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201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1讲 钠及其氧化物课件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201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1讲 钠及其氧化物课件
(2)Na2O2 为什么表现强氧化性和漂 白性?
提示 因结构中有活泼的-1价氧原子,易
得电子而表现出强氧化性,其漂白性源自其
强氧化性。
考点精讲
考点一 钠的性质 1.钠的性质可用一句话表示:钠与酸、 水、氯、氧、硫(均反应),安全保存在煤油中。 或用一段话记忆:银白轻低软,传导热和电, 遇氧产物变,遇氯生白烟,遇水记五点,浮熔 游鸣红,遇酸酸优先,遇盐水在前。
问题:(1)写出①、②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判断③、④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什么? (3)Na2O2 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强氧化性? 提示
2. 思考(1)Na2O2 与 Na2SO3 溶液反应, 生成的物 质是什么? (2)Na2O2 与品红溶液反应吗?会有什么现象?
提示
(1)与 Na2O2 与 SO2 反应相类似,Na2O2
解析
采用巧解算方法解题:分析题意要
满足题给条件。必须是物质燃烧消耗氧气的 量,等于 CO2 和 H2O 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 气的量。 点燃 2H2+O2=====2H2O 2Na2O2+2H2O===4NaOH+O2↑ H2+Na2O2===2NaOH ⇒
点燃 2CO+O2=====2CO2 ⇒C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Na2CO3 所以:A、B 满足上述结果;C 项可以改 写为(CO)6· 2)6 的形式,故 C 正确;而 D 项 (H C12H22O11 可改写为(CO)11· 2)11· 的形式,故 (H C D 项不能满足上述结果。 答案 D
装置中 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确认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 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按顺序排列 是(选填序号)________。 A.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 a, 观察细木条是否着火燃烧 B. C 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 将 量水配成溶液 C. 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 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 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2.钠跟酸、盐溶液的反应: (1)钠跟酸反应时,应分两种情况来考 虑:①若酸过量,则只考虑钠与酸的反 应;②若钠过量,则过量的钠还要与水 反应,不能认为钠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NaOH 再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不论哪种情况,都是钠先与酸反应
(2)钠与一些盐溶液反应时,均为钠 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生成 氢氧化物,不发生简单的置换反应。 (3)钠、铝混合物加入水中,钠与水 先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 氧化钠再与铝反应产生氢气。
A.甲<乙<丙<丁 C.甲=丁<乙=丙
B.丁<甲<乙=丙 D.丁<甲<乙<丙
解析 (1)甲、丁相比:
甲:Na―→NaOH 丁:NaOH 无反应 消耗 H2O,溶剂减少 溶剂不变
故 NaOH 的质量分数:甲>丁。 (2)乙、丙相比: H2 O 乙:2Na O——→4NaOH
2
H2 O 丙:2Na2O2——→4NaOH+O2
第三章
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钠及其氧化物 基础盘点
第1讲
一、钠 1.物理性质 颜色 密度 比水 小 比煤油 大 熔点
银白色
低于 100℃
2. 化学性质 (1)主要化学反应
3.制备:电解熔融氯化钠 2NaCl(熔融) 化学方程式: 4.钠的保存
2Na+Cl2↑
实验室中通常把少量钠保存在 煤油 中,目的是防 止 Na 与空气中的 O2 和 H2O 发生反应。
思考 1 金属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 怎样的变化?最终生成什么物质?并写出有 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提示
二、钠的氧化物 请完成下列表格(Na2O和Na2O2的比较)
思考 2 (1)Na2O2 中,阴、阳离子个数
比是多少?它是碱性氧化物吗?
提示 1∶2;不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与 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O2。
(5)先后顺序关系 一 定 量 的 Na2O2 与 一 定 量 的 CO2 和 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作 Na2O2 先与 CO2 反应,待 2 取 a 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 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 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 a g。下列物质中 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C.C6H12O6 B.CO D.C12H22O11 ( )
考点二
Na2O2 与 CO2、H2O 的反应
1.写出 Na2O2 分别与 CO2、H2O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提示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两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Na2O2, 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
(3)电子转移关系 当 Na2O2 与 CO2、H2O 反应时,物质的量 关系为 2Na2O2~O2~2e-。 (4)固体质量关系 相当于固体(Na2O2)只吸收了 CO2 中的 “CO”或 H2O 中的“H2”,可以看作发生相 应的反应:Na2O2+CO===Na2CO3、Na2O2+ H2===2NaOH(实际上两反应均不能发生)。
+ +
+
答案
(1)受热时气化, 其蒸气将反应体系中的
空气排净,起保护生成的 Fe(OH)2 不被氧化为 Fe(OH)3 的作用 (2)白色 (3)钠与水反应剧烈, 放出大量的热量, 使生成 的 H2 、汽油和试管里的空气混合,易燃烧发生 爆炸 (4)2Na+Fe2+ +2H2O===Fe(OH)2↓+2Na++ H2↑
2CO2===2Na2CO3+O2 可推得 CO+Na2O2===Na2CO3, 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原来 CO 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 m(O2) 6 中 CO 为 14 g,O2 为 12 g, = 。 m(CO) 7 答案 D
考点三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②Na2O2 ④Na2O2
1.比较下列两组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一组:①Na2O2 + CO2 +SO2 二组:③Na2O2+FeCl3(溶液) +FeCl2(溶液)
凡分子组成符合(CO)m· 2)n 的物质,W g (H 该物质在 O2 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 和水 蒸气)通过足量的 Na2O2 后,固体增重必为 W g。或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 要 C、 原子个数比为 1∶1, O 即可满足该条件。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 a.无机物:H2、CO 及 H2 和 CO 的混合 气体; b. 有机物: 3OH(甲醇)、 CH HCHO(甲醛)、 CH3COOH(乙酸)、 HCOOCH3(甲酸甲酯)、 C6H12O6(葡萄糖)等。
NaOH相等 消耗H2O相等 溶剂相等
故乙、丙溶液完全等同;
(3)乙、丙与甲相比: 甲:Na 乙:Na2O 丙:Na2O2 当它们物质的量相等时, Na(甲)所得 NaOH 1 是乙、丙(Na2O、Na2O2)所得物质的量的 , 2 它们所消耗的水相等,故溶剂相等,因此 甲的质量分数比乙、丙小。
答案 B
与 Na2SO3 反应也生成 Na2SO4。 (2)Na2O2 遇品红也会表现出强氧化性而使品红 褪色。
特别提醒
Na2O2、HClO、O3 的漂白性都是利用其
强氧化性而使有色物质褪色;活性炭因具有吸附作 用而使有色物质褪色; 2 因能与有色物质结合成无 SO 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
例 3 (1)写出 CO2 和 Na2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判断 SO2 和 Na2O2 反应能生成硫酸 钠, 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__________, 简要说 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无法断定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 拟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 已略去)。
即时巩固 2 将同样大小的金属钠块分别 投入到①MgCl2 溶液,②饱和 NaCl 溶液, ③NH4Cl 溶液中,各会出现什么现象?
解析 Na 分别投入到上述三种盐溶液中,
+
首先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在 ① 中 又 发 生 了 反 应 Mg2 + 2OH
-
===Mg(OH)2↓;在②中 Na+数目增多,而 H2O 的量减少,故有 NaCl 晶体析出;在③中发生 反应 NH++OH-===NH3· 2O,而且反应放热, H 4 故有 NH3 放出。
即时巩固 4 在一定条件下,使 CO 和 O2 的混合气 体 26 g 充分反应, 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 Na2O2 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 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 O2 和 CO 的质量比可能是( A.9∶4 C.7∶6 ) B.1∶1 D.6∶7
解析
点燃 由 反 应 2CO + O2 ===== 2CO2,2Na2O2 +
答案
在三种溶液中共同出现的现象是:钠
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迅速游动,并发 出嘶嘶声音,最后消失。不同之处是:①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②中溶液变浑浊;③中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即时巩固 3 往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 分别放入 0.1 mol 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 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 100 mL 的水,搅拌, 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 ( )
2.根据以上两个反应,探究反应中存在 的定量关系: (1)物质的量关系 无论是 CO2 或 H2O 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 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 Na2O2 时,CO2 或 H2O 与放出 O2 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2∶1。 (2)气体体积关系 若 CO2 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 通过足量 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等于原混 1 合气体(或单一气体)体积的 , 也等于生成氧气 2 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