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安全管理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安全管理

编号:SY-AQ-09443(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 of LPG filling station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安全管理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概述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按其储罐放置位置可以分为地上站和地下站两类。

地上站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卧式放置在露天钢筋混凝土基础上。

这类加气站储罐基础简单,投资少,但占地面积较大,一般建在偏僻地区。

地下站是储罐埋设在地下或半地下的加气站,其储罐可以直接埋设在土中,也可以放在罐池内,罐池内再回填中性细沙。

特点是占地少,适合在城市中建设。

地下站储罐埋在地下,不会受到其他物体的撞击,安全性较好。

《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中对同等储量地下站及地上站的储罐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防火间距有明显不同的要求(见表6-14),对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储罐放散管管口和加气机与站与外建、构筑物等的防火间距见表6-15,对站内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要符合表6-16的要求。

表6-14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等的防火间距/m项目加气站级别地上储罐地下储罐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453530252016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二类保护物352518181512三类傈护物252015151210生产厂房及库房类别甲、乙类454535222218丙、丁(厂房)类352518181512丁(库房)、戊类18151212101O站外甲、乙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场454535222218室外变配电站454535222218铁路454545222222地铁隧道出入口120℃内角面出1009080807060入口120℃外角面及通风806050605040口排气口、内墙壁453525403020电力沟、暖气管沟、下水道1088655公路高速、Ⅰ级、Ⅱ级1512101088Ⅲ级、Ⅳ级12108866架空电力线1.50倍杆高1.50倍杆高(>380V) 1.00倍杆高(≤380V) 1.50倍杆高1.00倍杆高(>380V) 0.75倍杆高(≤380V) 架空通信线国家Ⅰ级、Ⅱ级1.50倍杆高1.50倍杆高1.00倍杆高一般1.50倍杆高1.00倍杆高1.00倍杆高0.75倍杆高表6-15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储罐放散管管口和加气机与站外建、构筑物等的防火间距项目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储罐放散管管口加气机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2520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3020二类保护物2016三类保护物1512生产厂房及库房类别甲、乙类3020丙、丁(厂房)类2016丁(库房)、戊类1512站外甲、乙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场302O室外变配电站3020铁路3025地铁隧道出入口120℃内角面出8060入口120℃外角面及通风60400口排气口、内墙壁4020公路高速、Ⅰ级、Ⅱ级106Ⅲ级、Ⅳ级85架空电力线1.50倍杆高(>380V)1.00倍杆高1.00倍杆高(≤380V)0.75倍杆高架空通信线国家Ⅰ级、Ⅱ级1.50倍杆高1.00倍杆高一般1.00倍杆高0.75倍杆高表6-16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项目地上储罐地下和半地下储罐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汽、柴油储罐地上罐1086———地下罐———864通气管管口12881086卸车点12(10) 10(8)8(6)544加气机(加油机) 864烃泵房、压缩机间6864燃气热水炉间20(16)18(14)16(12)121210站房12(10)10(8)8864消防泵房、水池吸水口40(30)30(20)30(20)201515道路543433防火隔墙222———站区围墙655433二、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功能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主要功能是快捷、准确、安全地为燃气汽车加液化石油气。

为保证连续供气,加气站应具有接收、存储、充装等功能,在目前情况下,加气站还应具有排残功能。

也就是说,加气站应具有以下功能:①能接收和存储液化石油气,装卸槽车;②向燃气汽车充装液化石油气燃料;③排出储罐内的残液,以保证加出的燃料都为合格产品。

在加气站设置两个储罐时,应具有互相倒罐功能,以保证在一个储罐检修时另一个储罐可以正常作业,不影响加气站运营。

具体确定加气站功能时,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但应满足标准及规范要求。

三、加气站的分级加气站内储罐容量一般是依其业务量确定。

储罐容量不同,其危险性对周期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区别。

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中根据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容积对加气站和油气合建站进行了分级,规定见表6-17和表6-18。

表6-17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等级划分级别液化石油气罐容积/m3级别液化石油气罐容积/m3总容积单罐容积总容积单罐容积一级二级40<V≤6020<V≤40≤30≤30三级V≤20≤20注:V为液化石油气罐总容积。

表6-18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LPG加气站加油站级别一级(120<V≤180)二级(60<V≤120)三级(30<V≤60)三级(V≤30)一级(45<V≤60) ××××二级(30<V≤45) ×一级一级一级三级(20<V≤30) ×一级二级二级三级(V≤20)×一级二级三级注:1.V为油罐总容积或液化石油气罐总容积(m3)。

2.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3.当油罐总容积大于60m3时,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m3;当油罐总容积小于或等于60m3时,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m3。

4.液化石油气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m3。

5.“×”表示不应合建。

加气站不宜建大,主要是受城市建设用地、安全防范距离和交通运输管理等条件的制约。

根据城市交通要求,不宜因加气站前的车辆拥挤而堵塞交通。

加气站必须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达到使用方便。

因此规定了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设一级加气站和一级合建站。

在城市人员稠密区的建站规模控制在三级站,以降低其事故危害和减少交通堵塞。

一级站是适用于远离气源的远郊区或山区的加气站。

因距气源较远,道路状况不好,受运输条件或天气、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这类加气站需要储罐容量大一些。

按平均每辆车40L/次计,一级站日服务车次在400~600次之间。

级站用于城市郊区。

因供气条件较好,综合占地及服务车次条件,一般建二级站即可满足业务需要。

该类加气站每日服务车次在200~400次之间,日售气量为8~16m3。

三级站用在大中城市的市区。

因市区人口密集,各类建筑物、道路、高压线、工业企业较多,建一、二级站比较困难,因此建三级站较为适宜。

这类站一般业务简单,设备较小,与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以缩小。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储罐容积基本按2天销售量来确定,城市建成区内建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合建站时,宜采用地下储罐,采用地下储罐时,一般选用潜液泵,投资较大,但这是节约城市用地和降低事故危害性的重要举措。

四、加气站的安全制度及安全管理(一)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为加气站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和安全技术人员具体负责,设立消防专职人员。

加气站必须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各班次应配备专(兼)职安全员。

1.加气站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加气站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应该持有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的合格证。

应当保证燃气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认真履行如下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责任制。

批准、发布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和长远规划。

(2)重视职工的劳动条件和企业的安全、工业卫生状况,重视女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3)经常(每日)深入现场,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情况,监督检查各岗位人员对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审定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4)建立健全安全组织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按企业职工人员比例配备充实安全专业人员,提高专业人员素质,稳定安全专业队伍。

(5)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负责压力容器、消防器材的使用检查及定期检验,审核引进技术(设备)和开发新产品中的重要安全技术问题。

(6)负责全站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考核工作,安全生产档案的建立。

保证本单位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加气站的安全管理机构(小组)、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资金的管理要求(1)加气站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小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从事燃气加气工作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并应当由相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任职。

(2)安全管理机构(小组)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如下。

a.在站长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

制定各类设备的操作规范。

b.对加气站的从业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人体健康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加气站工作必要的安全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章程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c.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不听劝阻者,有权停止其工作,并报经领导处理。

d.采用新设备和新的操作方法时,应当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e.监督检查加气站内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作业。

③加气站应当具备生产经销安全条件和所需的资金投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当予以保证,并对生产经销安全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负责。

3.加气工的安全职责(1)加气工在确认无明火后将前来加气的车辆安全引导到指定的位置。

(2)加气工在指挥车辆时,应站在车辆的侧面,以避免指挥者被车辆碰伤。

(3)加气工在指挥车辆时要注意,绝不允许驾驶员有碰撞加气机和周围防护栏等其他物体的现象出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