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讲义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讲义


A.①③④
B.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⑤
7.已知氯化铝的熔点为190℃(2.202×lO5Pa),但它在 180℃即开始升华。
(1)氯化铝是_共__价__化__合__物___。(填“离子化合物”“共 价化合物”)
(2)无水氯化铝在空气中强烈的“发烟”,其原因是 ___氯_化__铝__与_空__气__中__的_水__蒸__气_发__生__水__解_反__应__产_生__H_C_l_气_体__,____ ___H_Cl_在__空__气_中__形__成_酸__雾__而__“_发__烟__”_。__________________。
1、配位键
①定义: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 提供给另一个原子共用所形成| 的共价键称配位键。
② 表示方法 A→B
H+
H-N →H
③ 形成条件
H
一个原子有孤对电子,另一个原子有空轨道。
2、配位化合物
①配合物的形成
CuSO4溶液
继续滴 滴加氨水 加氨水
天蓝色 溶液
蓝色 沉淀
深蓝色 溶液
加乙醇 并静置
晶体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2、晶体与非晶体性质对比
本质差异
自范性 微观结构 各向异性 熔沸点
晶体

原子在三维空 强度、导 间里呈周期性 热性、光 有序排列 学性质等
有固定 熔沸点
非晶体 无
原子排列相 对无序
无固定 无 熔沸点
自范性 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自范性前提: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①1mol 冰中有 2 mol氢键?
②H2O的熔沸点比H2S高还是低?为
什么? 氢键
二、原子晶体
1、原子晶体
概念: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 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又称共价晶体
组成微粒:原子 无分子式 化学式表示原子最简整数比
粒子间作用力: 共价键
2、常见原子晶体
①某些非金属单质: 硼(B)、硅(Si) 锗(Ge)、金刚石(C)等 ②某些非金属化合物:
B、晶体有自范性但排列无序
C
C、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
D、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 2、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A、熔沸点 C、颜色
BD、、硬x度-射线衍射实验D
二、晶胞
1、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是无形的,是人为划定的
2、晶胞特征
一般是平行六面体 晶体由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c2=b2+a2 b2=a2+a2 c=4r (4r)2=3a2
③六方最密堆积(镁型)Mg、Zn、Ti
12
6
3
A
54
B
A
B A
六方最密堆积的配位数 =12
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
六方最密 堆积的晶胞
六方最密堆积的空间占有率 =74% 上下面为菱形 边长为半径的2倍 2r
高为2倍 正四面体的高
2 6 2r 3
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 氢键
①若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时
以1个分子为中心,周围有12个紧邻分子,即 分子密堆积结构
CO2 干冰 晶胞
②若分子间主要为氢键时 以1个分子为中心,周围有4个相邻分子,即 分子非密堆积结构。如:HF 、NH3、冰等
氢键具有方向性
4、物理性质
熔沸点较低;易升华 硬度很小
固态和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 只有酸的水溶液中有的导电
④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铜型)Cu、Ag、Au A C B A C B A
12
6
3
54
立方面心最密堆积的配位数 =12
立方面心最密堆积的空间占有率 =74%
第三章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四节 离子晶体
一、离子晶体
1、离子晶体
概念: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 结合而成的晶体叫做离子晶体
组成微粒:阴阳 无分子式 离子 化学式表示离子最简整数比
②CsCl 晶体
阴离子配位数 8
阳离子配位数 8
每个晶胞中 Cl—有 1 个 Cs +有 1 个
每个Cl— 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l—有 6 个 每个Cs+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s +有 6 个
CsCl晶胞
NaCl晶胞
③CaF2晶 体
阴离子配位数 4
阳离子配位数 8
CaF2晶胞
CaF2晶胞
每个F— 周围最 近且等距离的F— 有6 个
各向异性 不同方向上,性质有差异
3、晶体形成的途径
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体的鉴别
①物理性质差异 如:外形、硬度、熔点、折光率
②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构成金属晶体的粒子: 金属离子、自由电子 粒子间的作用力:金属键
常见金属晶体 :金属、合金
3、金属性质与电子气理论
①金属导电性
电子气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 加电场的条件下,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形成 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②金属的导热性
自由电子在运动时与金属离子碰撞,把 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Bபைடு நூலகம்)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3.下列分子晶体:①H2O ②HCl ③ HBr ④HI ⑤CO
⑥N2 ⑦H2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C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③②①⑤⑥⑦
C.①④③②⑤⑥⑦ D.⑦⑥⑤④③②①
4.当S03晶体熔化或气化时,下述各项中发生变化 的是( BD )
深蓝色 晶体
Cu(OH)2
NH3 2+
H2O
2+ H3N Cu NH3
H2O Cu OH2
H3N
H2O
[Cu(NH3) 4 ] SO4•H2O
Cu2++ 2NH3·H2O = Cu(OH)2↓+ 2NH4+
蓝色溶液
蓝色沉淀
Cu(OH)2 + 4NH3 = [Cu(NH3)4]2+ + 2OH—
蓝色沉淀
第三章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金属晶体
一、金属键
1、金属键
①定义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②本质 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发生脱落, 形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电子气理论
无饱和性 自由电子被所有原子所共用 无方向性 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2、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结合 而成的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4、下图是CO2分子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 其中有多少个原子?
(8×
1 8
+
6
×
1 2
)×3
=12
5、最近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气态团簇分子,如下图所示,顶角和面心 的原子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 是碳原子,它的化学式是 Ti14C13 。
第三章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粒子间作用力:离子键 配位数(缩写为C.N.) 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
2、常见离子晶体
强碱、金属氧化物、部分盐类 ①NaCl 晶体
阴离子配位数 6
阳离子配位数 6
NaCl 晶体
每个晶胞中 Cl—有 4 个 Na +有 4 个 每个Cl— 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l—有 12 个 每个Na+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Na+有 12 个
深蓝色溶液
H2O
2+
H2O Cu OH2
H2O
1Cu与4O形成的结构 为平面正方形
NH3 2+
H3N Cu NH3
H3N 1Cu与4N形成的结构 为平面正方形
第三章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又称玻璃体
平行六 面体
无 隙 并 置
3、三种典型立方晶体结构
4.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
晶胞顶角原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8 晶胞棱上原子为4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4 晶胞面上原子为2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2 晶胞内部的原子为1个晶胞独自占有,即为1
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可推 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比 为 1:1 ;乙晶体的化学式为 C2D ;
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E_F___;丁晶体可能 的化学式为_X_Y__3Z__。
2、下图依次是金属钠(Na)、金属锌(Zn)、碘(12)、 金刚石(C)晶胞的示意图,数一数,它们分别平均 含有几个原子?
Zn
Na
I2
金刚石
3、钙-钛矿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观察 钙-钛矿晶胞结构,求该晶体中,钙、 钛、氧的微粒个数比为多少?
相似相溶原理
练习:
1.下列性质适合于分子晶体的是( BC )
A.熔点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
B.熔点10.31 ℃,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易溶于CS2、熔点112.8 ℃,沸点444.6℃ D.熔点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g/cm3
2.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
密置层 配位数为6
2、金属的三维堆积方式
①简单立方堆积 唯一金属——钋
简单立方堆积的配位数 =6
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占有率 =52%
球半径为r 正方体边长为a =2r
②体心立方堆积(钾型)K、Na、F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