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地面一次成型技术措施发行编号批准日期修改摘要Revision Approved Date Remarks0 Apr 2017地下车库地面一次成型技术规程目录页码1.0 设计原则52.0 车库地面一次成型技术结构设计要求73.0 车库地面一次成型技术建筑设计要求84.0 一次成型施工技术要求85.0 其它要求车库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要求1.0 设计原则1.1 车库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系指在车库楼板施工过程中,随打随抹,一次收光(或一次找坡收光)的施工技术,适用于新建、扩建的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与常规车库楼板做法相比,该做法无需进行楼板的找平或找坡施工,系直接在已经完工的混凝土楼面上进行地坪漆(车库地面)或防水施工(如车库顶板)即可;1.2 各项目设计及施工负责人需根据项目的自身需要,要求设计和施工单位把该规程的一次成型技术落实到招标图纸、正式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中,确保设计技术先进,施工质量可靠,并节约成本。
1.3 车库楼地面一次成型设计应由建筑专业负责人牵头,根据建筑功能的不同要求,明确需要应用一次成型技术的房间或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地下室停车场区域、高低压配电室、强弱电间、消防中控室、水箱间、自行车库等对地面做法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并绘制需应用一次成型技术的平面范围图,该范围应考虑施工过程的可操作性,宜保证施工区域的连续性。
与此同时,需在图纸中明确一次成型技术楼板的技术要求和做法,包括地面的节点做法、平整度要求等;1.4 车库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一次成型技术的要求,考虑相应的荷载变化,并反应到结构计算和设计图纸中;1.5 车库机电专业设计应符合《车库建筑设计规程》JGJ100-2015 4.4.3条,7.2.5条中关于楼地面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1.6 停车场地面一次成型技术的设计需满足国家及地方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和强制性条文的要求,确保设计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顺利通过政府部门的检查和审图单位的审查。
1.7 国家及行业标准1.8 本工程按现行国家及地方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尚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工程所在地区的有关规范和规程。
2.0车库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结构设计要求2.1 结构设计总说明中,需编制楼地面一次成型区域的平面范围图纸,以及针对楼地面一次成型区域的混凝土的专项技术要求,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水灰比、地面平整度要求等;2.2 结构设计荷载计算中,一次成型区域的结构设计荷载应扣除相应的找平层重量/荷载;2.3 车库一次成型区域楼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不低于C30,水灰比不宜大于0.45;楼板厚度应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不宜小于150mm;2.4 车库顶板的结构设计中,在建筑净空满足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下反梁的楼面方案。
采用此种方案时,楼地面结构亦需一次成型,故在结构设计图纸中需根据建筑要求,明确相应坡度和标高要求,真正做到结构找坡设计;2.5 结构专业需根据车库排水设计,如必需要设置车库排水沟或地漏区域进行结构找坡,并在图纸中明确表示相应坡度和标高;2.6 一次成型区域的结构楼板配筋设计中,总体原则宜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双层双向钢筋布置,有效控制楼板的开裂问题;钢筋宜选用HPB300级三级钢,直径不宜大于12mm;3.0车库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建筑设计要求3.1、按照JGJ100-2015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中4.4.3机动车库的楼地面应采用强度高、具有耐磨防滑性能的不燃材料,并应在各楼层设置地漏或排水沟等排水设施。
地漏(或集水坑)的中距不宜大于40m。
敞开式车库和有排水要求的停车区域应设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和相应的排水系统;3.2、按照规范要求封闭式的停车库内楼板可不做结构坡度要求;如必须在地漏/集水坑周边进行找坡,则需在结构板施工时进行结构找坡;3.3、大型车库中间区域可设置排水地漏,间隔不超过40M即可;边缘区域可设置集水坑;3.4、有洗车服务区域应设置排水沟,可局部设置降板/增加垫层,以利于排水沟的布置;3.5、排风、排烟装置必须按照JGJ100-2015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要求设置;3.6、完成面的平整度应满足《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要求,平整度偏差不大于4 mm;由于是汽车库的地坪,建议平整度可放宽至5-8mm即可(需根据甲方实际要求确定);3.7、设计要求中,以-0.05M结构标高即作为楼面建筑标高;4.0车库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施工要求4.1主要施工工艺:楼板面钢筋绑扎→楼面抄标高→浇筑商品混凝土→抹光机数遍压光→商品混凝土养护→成品保护。
4.2前期准备工作:4.2.1、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避免高温阳光直射;4.2.2、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防止商品混凝土浇筑中出现降雨情况;4.2.3、使用商品商品混凝土,配备足够的商品混凝土罐车,以确保商品混凝土的供应量满足浇注要求,并且在施工现场专设商品混凝土调度指挥中心,以保证商品混凝土商砼站与施工现场配合协调,时间安排有序,运输畅通,浇筑连续。
必须保证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4.2.4、施工前必须做好水、电管线预埋,清除基层/模板内的积水、垃圾、浮浆;4.2.5、设置控制地面浇筑厚度标志,在墙柱等竖向结构上弹水平标高控制线,楼面用水准仪配合设置控制厚度的灰饼;4.2.6、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放线出模板安装位置;4.3模板支立:4.3.1、车库底层地面:●基层验收:地基基础施工需经监理检查合格,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预留混凝土地面厚度并具备作业条件;●测量放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放出模板安装位置,划分好施工区段,以设计分缝为准;●支模:根据地面开阔尺寸,规范中变形缝规定间距,用模板分仓,分仓模板采用宽度不大于6m的模板(宜用槽钢),用水准仪检测模板标高,对偏差处用楔块调整高度,保证模板顶部标高准确;●调整模板高度:安装过程中随时使用水准仪测量模板顶标高,同时控制好模板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模板及支撑应安装牢固,接头严密,错缝应小于规范要求,模板的高度与混凝土完成面标高完全一致,并应保证整体模板上标高的一致性;4.3.2、车库楼板:●测量放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放出模板上表面控制线,同时必须放出混凝土浇筑完成面线,且要求所有可视位置均应放出混凝土完成面线及上翻500mm控制线并用文字标明。
所有放线均需使用激光水准仪进行一次放线完成,不得采用多次放线的形式。
在所有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一次放线符合,需由甲方、监理、总包质检及工段长等相关人员全部在现场同时见证,并需有书面及影像记录文件存档;●支模:按照常规模板支模的相关施工规范执行即可;4.4钢筋敷设:4.4.1、车库底层地面:●需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敷设;●对有钢筋要求的地面,根据划分好的仓格,按图纸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网;●钢筋下部设置垫块/马凳;若为双层钢筋,则马登绑扎牢固,同时铺设马道,保证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被踩踏;4.4.2、车库楼板:●需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钢筋敷设;●在敷设钢筋的同时需按照其它专业的图纸进行管线预埋;●灰饼/标高控制钢筋:需在刮杠长度范围内设置灰饼/标高控制钢筋间距,并应严格控制灰饼/标高控制钢筋标高;●●必须对敷设完成的区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需由监理牵头联合甲方、总包相关人员及设计单位人员共同对钢筋敷设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需有书面文件及影像资料存档备查;●甲方、监理、设计、总包四方在隐蔽工程验收单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监理下浇筑令);4.5商品混凝土浇筑:4..5.1使用商品商品混凝土,配备足够的商品混凝土罐车,以确保商品混凝土的供应量满足浇注要求,并且在施工现场专设商品混凝土调度指挥中心,以保证商品混凝土商砼站与施工现场配合协调,时间安排有序,运输畅通,浇筑连续;4..5.2对每车商品混凝土均进行到场塌落度检测,梁板商品混凝土塌落度大于180mm小于200mm的及柱子商品混凝土塌落度小于180mm大于220mm的,均退回商品混凝土商砼站,一律不得上泵浇筑;4..5.3每一处振捣器的振捣时间以拌合物停止下沉气泡不再冒起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且不宜过振。
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情况,如有下沉、松动、变形等及时纠正弥补;4..5.4浇筑过程中,跟锹人员及时配合振捣人员,见振捣后商品混凝土有不平之处应及时挖填补齐,且需用碎石较细的商品混凝土拌和料进行填补,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4..5.5在振捣大致震平以后需采用刮杠/振动横梁振动刮平;4..5.6混凝土的泌水控制:混凝土产生过多的泌水后,虽然对混凝土整体强度及结构质量影有限,但泌水部位的混凝土局部面层强度、抗冻性、抗裂抗渗透能力将降低,尤其是对于一次收光砼面层,存在面层砼开裂隐患,对收光作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需进一步控制砼大面积泌水的产生。
(1)提前联系砼厂家,改善砼配合比,在砼中添加泵送剂(由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减阻剂等复合而成),在不影响砼强的前提下,保证砼泵送性,减少泌水的产生。
(2)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避免过振。
(3)当仓面内局部出现了泌水,可采取人工在仓面掏水、橡胶皮管拖刮或者用海绵等吸水性强的材料吸水;4..5.7商品混凝土浇筑前放好控制线,明确控制标志的位置,确保在商品混凝土摊平时能够及时找到控制标志,控制间距按两米纵横布置;4..5.8静止4小时左右(需视气温、混凝土塌落度等具体情况而定)使混凝土处在临界初凝期,其判定方法是:脚踩到上面有脚印下沉5mm;4..5.9混凝土中可适量掺加木质磺酸钙缓凝剂以延长水泥初凝时间;4..5.10因施工面积大,为防止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收缩缝,掺入水泥用量10%的UEA微胀剂以补偿混凝土硬化收缩作用;4..5.11平整度的控制: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平整度的控制;(完成面线、灰饼/标高控制钢筋、大型刮尺/平板振捣器、激光水准仪等)4.6抹光机压光:4.6.1需在混凝土初凝期时进行抹光打磨流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地坪一次成型的关键节点/工序;4.6.2采用抹光机进行抹面工作,首先装上专用园盘进行初磨,均匀反复抹光压实,大致需要进行2-3遍。
每完成一遍后打抹,需给予商品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时间,待水分蒸发后再进行下一次打抹。
同时用刮尺进一步进行刮抹整平;4.6.3控制在商品混凝土初凝后不久完成粗抹工作,要求面层抹平压实并且调出原浆;4.6.4根据施工现场现浇商品混凝土的干湿情况,用抹光机纵向交错打抹,直至商品混凝土楼面不出现抹痕为止,并随时检查平整度情况;4.6.5去除抹光机专用园盘,用机器镘刀进行磨光,直到商品混凝土表面平整无砂眼,至此完成抹光机抹光;4.6.6完成抹光机抹光后需人工铁抹再次进行收光,以去除抹光机镘刀痕迹;4.6.7对墙交界的10-20cm范围内,用电动抹子找平提浆,与其他大面积施工地面的接槎处无抹痕;4.7成品保护:4.7.1商品混凝土浇筑并充分打磨后,待楼面商品混凝土完全硬化后,立即放线,随后用麻袋/塑料薄膜覆盖浇水养护,且至少进行7天以上的浇水养护;4.7.2为保证商品混凝土楼面质量,在上层墙柱钢筋施工前,楼面需铺模板/保护板/竹胶板等进行全面保护,以防止钢筋施工及后续模板支撑施工时对楼面破坏;4.7.3在进行上层模板支护时,支撑脚手架底部必须做独立的垫板,以缓解脚手架立管对楼面的集中压力;4.7.4在进行上层商品混凝土浇筑时,下层楼面须有专人及时冲洗清理漏浆,严禁事后凿补;4.7.5派专人对施工人员进行成品保护教育工作,加强施工人员成品保护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轻拿轻放,严禁从高处将模板、钢管等直接扔向楼面;4.7.6在移交车库地坪漆施工单位前,不得对楼面保护层进行拆除、移位、翻动等动作,并在移交时填写移交记录及保留影像资料备查;4.7.7在上层浇筑混凝土楼板时要注意观察,一旦出现上层浇筑漏浆、跑模等现象时要及时清理及补救,绝对不能产生对下层已经完成打磨好的楼板的污染;4.7.8在成品保护期间不得有油脂、酸碱等污物侵蚀已完成打磨并做好保护的楼板;4.7.9在成品保护期间不得在保护层表面进行砂浆/混凝土的现场搅拌、放置;4.7.10在成品保护期间不得集中堆放重物,重物的压强不得超过设计活荷载的1/2;4.7.11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后,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它工序;4.7.12在成品保护期间需注意避免对楼板的强冲击、强振动等不利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