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耐磨地面技术交底
2、地面起砂:(1)养护时间不够,过早上人:水泥硬化初期,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养护,能使水泥颗粒充分水化,提高水泥砂浆面层强度。如果在养护时间短强度很低的情况下,过早上人使用,就会对刚刚硬化的表面层造成损伤和破坏,致使面层起砂、出现麻坑。因此,水泥地面完工后,养护工作的好坏对地面质量的影响很大,必须要重视,当面层抗压强度达5MPa时才能上人操作。
(3)第二次撒布金刚砂拌合料及抹平、磨光:先用靠尺或平直刮杆衡量水平度,并调整第一次撒布不平处,第二次方向应于第一次垂直。第二次撒布量为全部用量的1/3,撒布后立即抹平、磨光,并重复磨光机作业至少两次,磨光机作业时应纵横交错进行,均匀有序,防止材料聚集。边角处用抹子处理。面层材料硬化至指压稍有下陷时,磨光机的转速及角度应视硬化情况调整,磨光机作业时应纵横交错三次以上。尽量避免龟裂、脱皮或起砂现象。表面修饰及养护:墁光机作业后面层仍存在抹纹较凌乱,为消除抹纹最后采用薄钢抹子对面层进行有序、同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
(4)金刚砂耐磨地面每平米撒金刚砂不能超过4kg。
三、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洒水湿润→刷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浇筑100厚C25细石混凝土→第一次撒布金刚砂拌合料及抹平、光→第二次撒布金刚砂拌合料及抹平、磨光→表面修饰及养护→机械切割缝→养护→验收
2、基层处理:基层上的杂物需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污,用钢丝刷将粘在基层上的砂浆、腻子、涂料皮铲净。
3、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按照墙、柱上弹出建筑+1m水平标高线,测量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弹在四周墙、柱上。用与细石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拌合料抹灰饼,横竖间距1.5~2m,灰饼上标高就是面层标高。
4、洒水湿润:在抹面层之前一天,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湿润。
5、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在铺设细石混凝土面层以前,在已湿润的基层上刷一道(水灰比为0.42)的素水泥浆结合层(可随刷随铺细石混凝土,避免时间过长水泥浆风干导致面层空鼓)。
(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
五、施工注意事项
1、空鼓、裂缝控制:在混凝土金刚砂地面施工时可能发生空鼓、裂缝的主要原因为:(1)基层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产生的水化热高,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内与环境气温温差大,养护不到位或养护不当,混凝土温度较高时突然浇冷水养护,也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无规则的多条微裂缝。
四、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硬化耐磨地面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采用拌合料铺设的,按同一工程、同一强度等级检查一次;采用撒布铺设的,按同一工程、同一材料、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型号、同一规格、同一批号检查一次。
(2)硬化耐磨面层采用拌合料铺设时,水泥强度不应小于4.25MPa。金属渣、屑、纤维不应有其他杂质,使用前应去油除锈、冲洗干净并干燥;石英砂应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2%。
4、施工做法:(1)地下车库耐磨骨料楼面做法:钢筋混凝土底板;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100厚C25细石混凝土,面撒2~3厚金刚砂浆,专用抹平机压实抹平。
(3)车库地面伸缩缝留置:按车库柱间轴线设置纵向、横向伸缩缝,伸缩缝采用假缝,假缝宽度为5mm,假缝高度为地面混凝土厚度的1/3。细石混凝土面层四周与墙体交界处应设置竖向隔离片,隔离片厚度为10mm,高度同面层高度。竖向隔离片采用挤塑聚苯板,采用自粘胶粘于墙体。
2、为保证混凝土强度,完成面不能过早上人,必须等到混凝土达到终凝后才能上人作业。
3、耐磨混凝土面层施工前保证墙体、已安装门框及门扇等其他一切施工完成品的成品保护;如部分顶棚、墙面涂料及其他各专业需要在地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应在地面铺设黑塑料布,以免污染地面。
七、安全文明施工
1、浇筑混凝土时注意成品保护及环境保护,注意工人的劳动保护及安全保护教育。
8、机械提浆:施工时机械在混凝土平整初凝后开始,人员和机械磨光机作业时基本不下沉时(浇筑后约3-6小时,露天及高温条件可适当提前,晴天气温较高的情况下2-3小时就可以达到初凝;阴天湿度较高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约4-6小时可达到初凝)。使用加装圆盘的机械磨光机均匀打磨,至混凝土表面原浆充分提起,由于模板、立柱、墙壁边缘及凹坑等边角地方容易过早失水且机械不易施工,所以宜提前以人工进行处理。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
(2)面层表面应色泽一致,切缝应顺直,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
(3)硬化耐磨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5.1.7的规定。
项次
项目
硬化耐磨面层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4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缝格顺直
3
拉5m线和用钢尺检查
3、第3.0.21条规定: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划分检验批。
(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即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起重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
2、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商品砼、金刚砂。
2、机具准备:泵管、平板振捣器、切割机、水准仪、手推车、铁抹子、2m刮杠、磨光机等。
3、施工条件:(1)施工前基层经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墙面上弹好水平标高线。
(2)预埋在层面的电气及其他设备管线已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3)在框架柱上提前做好分格缝标识。
10、切缝:面层完工3天左右应及时进行切缝处理,以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按设计要求按柱距切缝在地面弹出分格线,调整切缝机切割深度,按分割线标志进行切割。对墙根、柱根等部位切割不到的部位以及顶头缝部位,改用云石机切缝。
11、表面修饰及养护:磨光机作业后面层仍存在磨纹较凌乱,为消除磨纹最后用薄钢抹子对面层进行有序方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耐磨地面完工以后的12小时,采用在其表面涂覆养护剂或加盖薄膜的方法进行养护,以防止表面水分的激烈蒸发,保证耐磨材料强度稳定增长,养护时间为7天以上,如遇气候干燥气温较高的情况,应在上养护剂后的6小时撒水进行养护,特殊情况可提前。耐磨地坪面层施工完成24小时后即可拆模,注意不得损伤地坪边缘。
(2)基层清理不彻底、不认真,在抹水泥浆钱必须将基层上的粘结物、灰尘、油污彻底处理干净,并认真进行清洗湿润,这是保证面层与基层结合牢固、防止空鼓裂缝的一道关键性工序,如果不认真清除,使面层与基层之间形成一层隔离层,致使上下结合不牢,就会造成面层空鼓裂缝。
(3)涂刷水泥浆结合层不符合要求:在已处理洁净的基层上刷一遍水泥浆,目的是要增强面层与基层的粘结力,因此这是一项重要的工序,涂刷水泥浆调度要适宜(一般0.4~0.5的水灰比),涂刷时要均匀不得漏刷,面积不要过大,砂浆铺多少刷多少。一般往往是先涂刷一大片,而铺砂浆速度较慢,已刷上去的水泥浆很快干燥,这样不但不起粘结作用,相反起到隔离作用。
(2)使用过期、标号不够的水泥、水泥砂浆搅拌不均匀、操作过程中抹压遍数不够等,都是造成起砂现象。
3、平整度、光洁度控制:本工程地面面层采用在混凝土基层上撒布金刚砂增加其表面硬度,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经简单处理,用长刮尺刮平、木抹子抹压后,在混凝土初凝前,采用专业磨光机进行表面磨光,养护后的表面硬度能达到较重荷载的承重要求而不损坏。在施工现场过程中采用“水准仪不离现场”的办法,严格控制好地面标高和平整度。在金刚砂面层施工时,采用专业磨光机进行抛光,同时手工修补边角部位。
工程名称
唐山市路南区城中村(檀庄区域)棚户区改造(一期)一标段
交底部位
地下车库耐磨地面
工程编号
日 期
2020.6.12
交底内容:
1、工程概况
施工一标段包括10栋住宅楼1#、2#、3#、4#、5#、6#、7#、9#、10#、11#楼(主楼为地下2层、地上18层、标准层层高为2.9米),S1#至S4#商业,地下车库。住宅为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S1#至S4#商业为框架结构(从车库生根),车库为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建筑面积164278.24平米。
4、撒料工作业时要戴手套,保证作业工人的身心健康。
5、合理协调安排施工时间,将混凝土施工产生噪声的施工项尽量安排在白天,如确需晚上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降低噪声,以免扰民。
6、剩余硬骨料不得随地乱撒,要保持环境卫生。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2、使用平板振动器应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
3、现场需要用电时,必须提前提出申请,经项目部专业电工批准,才能进行接引。接引电源工作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施工用电完毕,由专业电工拆除。
9、撒布耐磨材料:
(1)撒布前依据可施工区域的面积及地坪进度情况,计算撒布材料用量,每平方米撒布4kg,避免用量不足或浪费。
(2)第一次撒布金刚砂拌合料及抹平、磨光:金刚砂拌合料撒布的时机随气候、温度、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而变化。撒布过早会使金刚砂沉入混凝土中而失去效果,撒布太晚混凝土已凝固,会失去粘结力,使金刚砂拌合料无法与混凝土粘合而造成剥离。判别金刚砂拌合料撒布时间的方法是脚踩其上,约下沉5mm时,即可开始第一次撒布施工。墙、门、柱和模板等边线处水分消失较快,宜优先撒布施工,以防止因失水而降低效果。第一次撒布量是全部用量的2/3,拌合应均匀落下,不能用力抛而致分离,撒布后用木抹子抹平。拌合料吸收一定的水分后,再用磨光机除去转盘碾磨分散并与基层混凝土浆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