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壱、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图表数据,说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能指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状,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
原因。
3、理解为什么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大量数据、地图、统计图表以及一些事例等资料和活动,对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采取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在理解图形表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
的意义,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如何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具】自做课件助学卡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
探究式教学法
图表、资料分析法
讨论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
通过生活经验和地图、图表提取信息,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旨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针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各种类型土地资源分布图”,来分析处理教材中大量的图表资料,直观认识、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采用资料收集分析法理解“珍惜每一寸土地”。
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各种图文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本课为学生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实例,以学生为主体,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难点探究。
二、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