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二、判断题
1.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于不同会计时期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
2.我国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3.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
4.会计分期是企业正确选择会计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
5.持续经营是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不同记账基础的前提。
()
6.由于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只有能够满足经济决策的及时需要,会计信息才有价值。
()
7.如果一笔经济业务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并且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会计处理必须严格核算,单独反映。
()
8.相关性要求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不仅要满足共性的信息需求,也要满足特定用途的信息需求。
()
9.某一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制度的规定,而不是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所以,一个事项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在另一企业则也具有重要性。
()
10.会计核算应当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经济活动。
()
三、填空题
1.稳健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出合理估计。
2.配比原则是将一个会计期间的__________和为了收入所发生的__________配合起来进行比较,从而正确地计算出__________。
3.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上观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不能与其他会计主体相混淆。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以__________为计量单位核算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并假定在不同时期货币的__________是不变的。
5.凡支出的效益及于本会计年度,应作为_________,应作为_________处理;凡支出的效益及于本会计年度和以后会计年度,应作为_________,应在其获益期内_________。
6._____________是在特定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业务会计准则制定的依据,它构成会计准则的最高层次。
7.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会计问题。
8.会计确认是解决__________问题,即解决“是不是”、“算不算”的问题;会计计量是解决___________问题,即解决“是多大”、“是多少”的问题。
9.会计的二重性决定了会计准则也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属性。
10.会计管理体制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四、单项选择题
1.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的基本前提或原则是()
A.谨慎性原则B.历史成本原则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2.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
A.时间范围B.空间范围C.成本开支范围D.期间费用范围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要求前后期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的原则是()
A.可比性原则B.一贯性原则C.配比原则D.权责发生制原则
4.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A.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
B.支付的超过税法允许开支的业务招待费用
C.支付的土地出让金
D.支付的现金股利
5.某会计核算前提会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如是否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等,这一会计核算前提是()
A.会计主体前提B.持续经营前提
C.会计分期前提D.货币计量前提
6.从核算成本效益看,对所有会计事项不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采用完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处理方法,不符合()
A.明晰性原则B.谨慎性原则C.相关性原则D.重要性原则
7.合理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原则是()
A.权责发生制原则B.配比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D.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8.根据可比性原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对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方面的要求是()
A.尽量增加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B.不允许企业自行选择会计政策
C.尽量减少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D.不做规定
9.对企业取得的各种财产物资按照经济业务实际交易价格和成本计量,在资产处置前保持其入账价值不变的做法,是基于()
A.客观性原则B.权责发生制原则
C.谨慎性原则D.历史成本原则
10.应用配比原则的意义在于()
A.正确计量收入
B.正确计量成本
C.正确计量期间费用
D.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费用对比,正确计算当期损益
B.保证会计信息的内容的真实性
C.保证会计信息的数字准确
D.保证会计信息资料可靠
五、多项选择题
1.以下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属于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有()
A.客观性B.可比性C.一贯性D.相关性E.重要性
2.以下属于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是()
A.谨慎性原则B.重要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D.权责发生制原则E.配比原则
3.以下属于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有()
A.权责发生制原则B.配比原则C.收付实现制
D.历史成本原则
E.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4. 根据一贯性原则的要求,为了企业前后各期会计信息相互可比,企业应做到
A.会计政策选择后不得改变()
B.会计政策选择后可以任意改变
C.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可以改变
D.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时可以改变
E.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改变
5.根据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做到()
A.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E.会计信息能够及时提供
6.下列经济业务事项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
A.购买固定资产时支付的运杂费B.在符合资本化条件情况下,购建固资产专门借款的利息支出
C.依法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注册费,律师费
D.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E.机器设备的中小修理支出
7.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报表信息()
A.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B.满足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需要
C.满足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的需要D.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E.满足各类人员各种特定用途的需要
8.下列不确定因素做出判断时符合谨慎原则的做法是()
A.设置秘密淮备,以防备利润计划完成不佳的年度转回B.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C.充分估计可能取得的收入和利润D.不要高估资产和预计收益E.尽量压低负债和费用
9.要建立完整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必须从_________方面进行研究()
A.会计的属性B.会计准则C.会计方法
D.会计内容E.会计制度
10.较为倾向性的观点认为:对会计准则的划分应以其适用范围和相互关系为依据,将会计准则划分为_________几个层次()
A.会计基本假设B.基本会计准则
C.一般业务会计准则 D. 具体业务会计准则
E.行业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