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近名人鲁迅PPT讲稿

走近名人鲁迅PPT讲稿

走近名人鲁迅课件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 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 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 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郁达 夫
鲁迅其人
10/2/2020
2
• (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文学
家和思想家。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 的封建大家庭里。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 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 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 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 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 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 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
• 本时期著作目录: • 小说:《呐喊》《彷徨》 • 杂文:《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集》
《坟》《而已集》
• 散文:《朝花夕拾》 • 散文诗:《野草》
10/2/2020
20
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不
• 鲁迅1926年断在厦解门剖和自我。
广州时对自己的思想作 了系统的清理。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
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
10/2/2020
4
xl
10/2/2020
5
10/2/2020
6 一中语文刘组
横 眉 冷 对 千 夫 指
10/2/2020
俯 首 甘 为 孺 子 牛
7
父亲和母亲
绍兴新台门一角 ——鲁迅诞生地
父亲—周伯宜 母亲—鲁 瑞
10/2/2020
8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说 集《呐喊》(包括《孔乙己》、《药》、《故乡》、《阿Q 正传》等)、《彷徨》(包括《祝福》等)、《故事新 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 《且介亭杂文》等。
原 著 : 鲁 迅

Q 正 传
下一页
10/2/2020
18
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文学活动
五 四 时 期 的 鲁 迅
10/2/2020
• 除了小说外还写了
许多杂文。
• 支持和组织语丝社、
未名社,出版《语 丝》《莽原》《未 名》等刊物。
• 编辑《未名丛刊》
《乌合丛书》等。
19
鲁迅的创作“显示了文学革命的 实绩”。
《为了忘却的
• 1931年左联
五烈士遇难, 鲁迅写下了 《无题》诗, 两年后又写 了著名的 《为了忘却 的记念》一 文。
记念》手稿
《无题》墨迹
10/2/2020
25
创作成就
• 本时期著作目录:
• 杂文:《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
《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 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 1918年5月鲁迅在
《新青年》杂志发表 了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小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0/2/2020
《新青年》四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号
15
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止,写了 一系列小说。
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呐喊》
10/2/2020
“这些也可以说是
‘遵命文学’,不过我
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
活。
鲁 迅 、 许 广 平 与 海 婴
• 1927年10月鲁
迅从广州到上海, 结束了一年多的 动荡生活。
10/2/2020
23
本时期参加的重要团体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并为发起人之一。
1930年参加“中国自由大同盟”。
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 盟”。
10/2/2020
24
愤怒抨击当局的白色恐怖
10/2/2020
9
10/2/2020
10
在仙台医专受到了藤野先生的 关怀和教诲。
藤野严九郎
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10/2/2020
11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10/2/2020
12
自 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返回
10/2/2020
13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 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 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 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 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 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0/2/2020
14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出了 向封建传统进攻的呐喊。
• 历史小说:《故事新编》
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 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 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 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 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 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
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
我自己愿意遵奉的命令,
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
决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
刀。” (《〈自选集〉
序》)
16
小说中表现出对于“国民性” 问题的思考。
取材“多采自病态社 会中的不幸的人们, 意思是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南腔北调集·我 怎么做起小说来》)
10/2/2020
北京八道弯十一号— 鲁迅在这里创作了 不朽的《阿Q正传》17
地解剖我自己。”
(《写在〈坟〉的后
面》)
10/2/2020
一九二六年在厦门 21
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 1928年—1929年鲁
迅与创造社、太阳社 发生过一次关于革命 文学的论争。这场论 争为中国左翼作家联 盟(左联)的成立作 了思想上的准备。
10/2/2020
左联成立时期的鲁迅 22
4.1. 1927年10月后,定居上 海,开始了最后十年的战斗生
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10/2/2020
3
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 大自然的无穷趣味……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 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直读到17岁。 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 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 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