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林下养鸡疾病控制技术要点前言:我是一名基层兽医,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走村入社到户是我日常工作,在我们农村,这些年随着“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经常看到房前屋后到处是森林成片或绿树成荫,这样一来,林下地、空闲地自然就多了起来,聪明勤劳的当地农民就把这些地很好地利用起来,一方面现在农村“土鸡”不愁卖,有市场,有销路,有钱赚,就这短短的几年间,我们这儿就在林下养起了“土鸡”,或30 至50 只,或300 至500 只,或1000 至2000 只不等,悄然兴起。
随着林下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土地硬结、环境污染、疫病增多、病死鸡增多、鸡肉品质在下降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专题调查走访了不少农户,收集整理此方面资料,再结合先前别人总结经验教训等,我归纳了如下“林下养鸡疾病控制技术要点”以期能为养殖户们防病治病提供一点帮助与借鉴,敬请同行多多指教。
一、场地要求:一是应建有围栏等与场外区域隔开的隔离设施。
二是场地内应设有栖息区(要防晒、防寒、防雨、通风)、病鸡隔离治疗区、粪便污物堆放点、无害化处理(高温、深埋等)区和相应的设施设备。
隔离治疗区、污物堆放点和无害化处理区域设在场内下风区域,并有防止健康鸡只进入的隔离措施。
三是鸡场、栖息区、病鸡隔离治疗区域的入口应有消毒池,消毒池或消毒垫与大门同宽。
二、日常管理:一是鸡场门口设立禁止进入标示。
严禁雏禽销售、成鸡收购、禽类加工、其它养殖场等无关人员进入鸡场。
二是活禽及鲜禽产品不得带入鸡场内,鸡场内严禁混养其他家畜、家禽。
三是做好饲料保管,防止变质。
四是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巡查鸡群一次,重点观察鸡只的动态、静态、食态,对异常个体详细观察,对发病鸡及时隔离并报告。
五是每天1 次对鸡群的栖息区进行清扫,必要时进行冲洗,将其粪便、垫草、饲料残渣等清除干净。
六是业主要接受有关部门对鸡群采样进行疫病监测。
七是业主不得出售病鸡、死鸡及其产品。
八是鸡场要建立养殖档案,养殖档案应载明以下内容:鸡的品种、数量、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等情况;鸡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三、免疫预防(一)免疫病种:一是强制免疫病种: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
二是非强制免疫病种:养殖场(户)要根据本场(户)实际情况、周边及历史疫情情况或抗体检测情况确定免疫病种,一般应包括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痘、产蛋下降综合症等。
(二)免疫疫苗:常用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5 ),鸡新城疫活疫苗(IV 系或C30 )和灭活疫苗,鸡马立克氏液氮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120 、H52 、Ma5 、28/86 )、鸡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B87 )、鸡痘活疫苗、产蛋下降综合症灭活疫苗(EDS-76 )等。
(三)免疫程序:养殖场(户)要根据本场(户)实际情况、周边及历史疫情情况,参照雏鸡来源的种场所推荐的免疫程序制定本场(户)免疫程序,有条件的可根据抗体检测情况制定免疫程序。
1、推荐的肉鸡免疫程序1 日龄颈皮下注射马立克苗,一般由种鸡场来完成;新城疫分7 日龄点眼IV 系苗、40 日龄皮下肌肉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和90 日龄皮下再次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即可;法氏囊在14 和24 日龄滴口或饮水;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灭活苗在34 日龄和100 日龄两次皮下肌注即可。
2、推荐的蛋鸡免疫程序1 日龄马立克,4 日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点眼或者滴鼻,新城疫分7 日龄点眼IV 系苗、40 日龄皮下肌肉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和90 日龄皮下再次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即可;法氏囊在14 和24 日龄滴口或饮水;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灭活苗在34 日龄和110 日龄两次皮下肌注即可,37 和75 日龄两次鸡痘活疫苗翅种,120 日龄皮下肌注产蛋下降综合症灭活疫苗,以后每隔4—6 个月用灭活疫苗进行一次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减蛋综合症免疫。
(四)免疫档案建立:一是1 首次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或新城疫免疫时,填发“动物免疫证明”。
购进的育成鸡进场后没有免疫证明的,首次强制免疫后应补发“动物免疫证明”。
二是鸡只进场后分群建立免疫档案。
免疫档案应载明:户主姓名、地址、鸡的种类、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免疫人员以及用药记录等。
(五)注射用疫苗采购、保管和使用:一是强制免疫疫苗应来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当地兽医站),其它疫苗应来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有疫苗供应资质的兽药经营商或有疫苗生产资质的厂家。
二是活疫苗冷冻保存,灭活疫苗冷藏保存。
三是按疫苗说明书使用疫苗,禁止使用过期、失效或包装破损的疫苗。
(六)免疫过程中注意事项:一是免疫接种前后3 天,不可使用消毒剂。
二是注射免疫器械洗净、高温消毒后方可使用,每10 只鸡更换1 个针头。
三是饮水免疫时,水中不应含有氯化物等消毒药物,要让所有鸡只喝到足够量的疫苗水。
免疫前停止饮水3—6 小时,饮水免疫时间控制在1—2 个小时。
不能使用金属饮水器。
七)预防免疫责任:免疫工作由业主负责,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业主无能力做免疫工作的由乡镇兽医站派人协助实施。
四、寄生虫病防治(一)线虫和绦虫的驱虫:一是鸡群可在10〜15日龄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咪唑进行预防性驱虫。
二是鸡群可在50、90、120 龄日用伊维菌素、或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与吡喹酮、或氯氰碘柳胺钠进行预防性驱虫。
必要时进行连续数次治疗性驱虫。
(二)原虫病防治:一是鸡群可在10 日开始用用盐酸氨丙啉、或磺胺氯吡嗪钠、或磺胺喹噁啉钠、或地克珠利、或妥曲珠利等预防球虫病。
二是在每年的4〜11 月,鸡群可用磺胺氯吡嗪钠、或磺胺喹噁啉钠预防白冠病(住白细胞虫病)。
五、中毒病的预防乔木、果、茶、桑、竹等杀虫前应将鸡只留置在栖息区,不得放养,杀虫后7 天内鸡只不得在林下放养。
腐败、变质、发霉的饲料不能饲喂鸡。
六、消毒灭源工作(一)消毒方法:一是机械消毒法:饲养动物的圈舍、运动场,运载动物的车、船,活动物交易场所,鲜肉市场,动物体表等采用清扫、冲洗、洗刷等手段将其粪便、垫草、饲料残渣清除干净。
清除的污物放入粪池或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是喷洒消毒法:用化学消毒药物按规定比例稀释,装入喷雾器内,对动物圈舍四壁、地面、饲槽、圈舍周围地面、运动场,活动物市场,鲜肉市场,动物体表,运载动物的车、船等进行喷洒消毒。
喷洒消毒的药液应均匀喷湿为宜。
三是焚烧消毒:被动物疫病污染的垫草、粪便等污物和病死(扑杀)动物尸体采用焚烧消毒,以烧成灰烬为止。
四是坑、堆发酵法:在坑、堆底面垫一层稻草或其他秸杆,再堆入待消毒的粪便等污物,粪便过干可加适量水份(冬天加热水),堆好后表面加盖10 厘米厚的湿泥浆,湿泥表面再盖一层塑料膜。
堆放1 月(夏天)至3 个月(冬天)后可作农肥。
(二)消毒药物:鸡场应常年配备2 种以上足量的消毒药物(如双链季胺盐类、月苄三甲氯铵类、有机氯等),消毒药物应轮换使用。
1、预防性消毒1.1 场地消毒:一是消毒池或消毒垫每周至少更换2 次消毒液。
二是栖息区每天用机械消毒法消毒1 次,每周用喷洒消毒法消毒1 次。
三是鸡出栏后用机械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消毒,7 天后才能新进鸡群。
四是隔离区适时用机械消毒法消毒和喷洒消毒法消毒,未经消毒的物品禁止运出隔离区。
1.2 人员进出消毒:进入鸡场的饲养员、管理人员和兽医部门人员应更换工作服,出场后工作服要及时消毒。
1.3 工具消毒:一是鸡场内的工具应固定,不得随意出场使用。
出入鸡场的所有用具必须消毒。
二是进出鸡场的车辆,必须用机械消毒法消毒和喷洒消毒法消毒后,才能装运鸡只和物品。
1.4 污物消毒:鸡场内的粪便、污水、污物,能直接燃烧部份作烧毁消毒,其余部份用坑、堆发酵法消毒。
2、应急消毒:发生重大疫病时病死鸡和扑杀鸡焚烧消毒;对鸡场和鸡舍包括被污染的物品用机械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消毒,每天1 次,连续7 天;污水集中收集后加消毒药进行消毒;污物能直接燃烧部份作焚烧消毒,其余部份和粪便一起用坑、堆发酵法消毒。
粪便、污水、污物能直接燃烧部份作烧毁消毒,其余部份用坑、堆发酵消毒七、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一)非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一是病鸡治疗,饲养员发现有病鸡时应立即向业主报告,业主应马上将其隔离,并请责任兽医进行诊断治疗。
二是死鸡处置,死亡的鸡应作高温或深埋处理,被污染的环境依次用喷洒消毒法、机械消毒法、喷洒消毒法进行消毒。
二)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一是业主或兽医怀疑有重大动物疫病时应及时向当地乡镇兽医站报告,乡镇畜牧兽医站向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并控制场内鸡只的流动。
严禁病、死鸡、同群鸡、鸡蛋及场内物品运出。
二是经确诊为重大疫病时,业主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三是业主应做好场内的机械消毒、喷洒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四是业主应在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饲喂“测试鸡”。
五是在疫情未解除封锁之前不得新进鸡只。
六是鸡场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生物安全的规定,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人禽共患病感染人。
八、鸡只在购进和出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同批次孵化或购进的鸡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二)鸡只购进:一是购进鸡只前,业主应按农业部、市、区县的关规定进行申报、备案、审批。
二是购买的鸡只应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雏鸡应已免疫了鸡马立克氏疫苗。
三是鸡只购回后应隔离观察,并向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报告,挂牌兽医应到场实施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购回的鸡只隔离观察后无疫病的按本技术要点4 进行免疫,有疾病的鸡只按本要点8 进行处理。
(三)出售:一是业主出售鸡及其产品前时应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二是运载鸡及其产品的车辆应先消毒后装运,并停放在鸡场大门外,取得《运载工具消毒证明》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