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读《红岩》心得体会任时光荏苒,也不能抹去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用生命和鲜血铭刻下的记忆。
虽然革命时代离我们似乎已经久远,但每次了解到他们当年的故事时,我仍然会深深被先烈们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所震撼。
今天,当我翻开这本家喻户晓的《红岩》时,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们,又一次让泪水模糊我的眼睛。
一页,两页……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读着这本沉甸甸的《红岩》,拭去眼角的泪水,当我读到“……徐鹏飞把这阵惨叫,像倾听一首美妙的音乐。
如果有什么时候听不到被拷打者的号叫,他便会感到空虚和失落。
”顿时,我对国民党特务的狠毒和狡诈感到无比的痛恨,当我读到成岗烈士忘却周身的创痛,伸出流血的手,写下我的“自白书”“……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一股对成岗烈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一本《红岩》难道不是铭刻着密密麻麻,起起伏伏森林般辽阔的烈士的名字吗?成岗、许云峰、江姐、刘思扬……为了缔造我们的新中国,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相继倒在血泊中,他们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霎时间,小小的心里满是悲伤,肩头感到沉甸甸的,悲壮感和使命感都凝聚在我的心中。
当年,先烈们为建立新中国,用坚定的信仰,用视死如归的精神,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了一段段烈火中永生的奇迹。
今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又该如何?幸福中国、美丽中国、科技中国……一个个美丽的梦想等待我们去实现。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想到这里,我惭愧地低下头。
我没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珍惜自己美好的生活环境,辜负了革命先烈的期望……每一次老师叫我完成作业,我总是拖到放学前才交,总是说日子还长着呢……今天我一遍又一遍读着《红岩》,顿时心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好好学习,革命先烈的血绝不能白流……《红岩》化作一座晶莹的丰碑耸立我的心中,革命先烈顶天立地的精神拨动了我的心弦。
读《红岩》心得体会在全院大力开展“重读红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读书征文活动之际,我静下心来,用心去读了《红岩》,心灵再一次被震撼了。
《红岩》是以“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展开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地下斗争、集中营的狱中斗争,以及川北农村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保卫山城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
真实地表现出这场在特殊背景上、特定环境中,革命者进行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深刻展现了垂死挣扎的敌人的极端凶狠残暴与外强中干;热情歌颂了革命者在黎明前的最后斗争中表现的浩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共产主义精神。
人是要有信念的。
《红岩》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越读越有味的书,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阅历,读后的感想是不同的。
初读时,多是追求故事情节;再读时,便有更深的感受,想得更多更远。
坚定的信念是一个革命者永远的气节,也是一个革命者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
江姐的信念是坚定的,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她没有屈服,没有低头。
而是高昂起头,面对死神,笑傲苍穹……她对新中国的建立永远充满希望,她对党忠贞不渝的情怀永远值得我们新时代检察人学习。
这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历史时期,存在于各行各业。
江姐尽管牺牲了,但她的精神永存,她的名字依然年轻。
人是要有目标的。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
没有目标就好像航船在大海中航行没有灯塔,是永远不会达到彼岸。
《红岩》中的英雄人物,都有自己的目标,都有自己的方向。
尽管在狱中,依然战斗,依然想尽一切办法与组织取得联系,他们战斗的动力来源于他们的目标。
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唯有保持清醒,树立正确的目标,人生的道路才不会走偏,才不会走弯路。
人是要有奉献的。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奉献精神,要有为民做事的思想,要有踏实工作的态度。
新时期的检察人,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三个至上”的思想,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
要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要有革命前辈的气节,要有红岩精神。
在本职工作中戒骄戒躁,奉献自己的智慧,奉献自己的力量,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才不会懊悔。
今日再读《红岩》,再一次感受到了革命前辈那可歌可泣的精神,再一次读懂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没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就没有今天我们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舒适地工作,就没有一切的一切……作为后生,不继承他们的事业,不发扬传统,就忘记了历史;不坚定信念,就失去了气节;不执法为民,就找不到工作的目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检察人之光,当在共和国检察事业的奉献中闪耀!读《红岩》心得体会即使是当今和平年代,我们党也不忘过去的耻辱与艰辛,依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
我想,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同样也不能懈怠,不能因为生活质量变好了而忘记党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更不能因此而得意忘形,以致死于安乐。
秉着对党的尊重,值此重要的日子,学校号召大家阅读红色典籍,培养党的精神。
我选择了《红岩》这本书。
初中就读过《红岩》,当时对党还没有太深刻的认识,读之后没有太大的感触。
这次重新捧起这本红皮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心境已经不同往日了,我们革命先烈那“顽强的精神”与“不屈的气节”不禁让我潸然泪下。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
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记述了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
当时,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红岩》就是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许建业)、江姐(江竹筠)、成岗(陈然)、刘思扬(刘国志)、余新江(余祖胜)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还记得初中那首让大家都满腔热血的诗篇吗?——“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白’;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说得是多么地荡气回肠!现在才发现是出自《红岩》,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红岩》中成岗的现实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著名诗篇。
在《红岩》中作者着力刻画了许多像成岗一样的英勇战士。
让我映像最深刻最感动最佩服的莫过于形象高大完美的共-产-党人许云峰、温文尔雅又不失坚强机智的江姐以及伪装疯癫受尽委屈的华子良。
我佩服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
他是一名职业革命家,工人出身的地下党工运书记。
一出场他就显示出了作为一个有丰富斗争经验的老共-产-党员的特有品质。
当他建立的作为地下党备用联络站的沙坪书店被暴露,特务的魔爪正伸向党的秘密机关时,他在书店敏锐地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在新生茶园为保护同志机智冷静地面对叛徒、在宴会上巧妙识破敌人的阴险诡计。
许云峰以超人的意志,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用双手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
从他身上,我更加明白在困境中不放弃求希望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种信念的力量。
我佩服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
她性格温文尔雅,待人和蔼可亲,生活上爱整洁,即使在狱中也同样如此。
但在对敌斗争中,她却是那样坚强机智,宁折不屈。
在上华蓥山根据地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即使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个残酷无情的事实,她还是坚强地抬起头来,以理智克制了感情的波涛,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埋心里。
在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的“只剩下孤儿寡妇一样闹革命”的革命信念给予了江姐精神力量的泉源,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当她被捕后面对凶残的敌人严刑拷打,竹签钉手的时候,还是那么沉着冷静,她说:“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最后,在江姐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然后从容走向刑常她为新世界诞生而慷慨献身的誓言,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上:“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所有这一切,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我佩服华子良——装疯卖傻,舍己为党。
他,原来是华蓥山根据地的党委书记,被捕入狱十五年。
从1946年起,接受省委书记罗世文临刑前的指示,伪装疯癫,长期隐蔽。
从此,在同志们心目中,他是个一听到枪声就变成疯子的胆小鬼。
三年的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华子良默默忍受着敌人的侮辱,深深地埋藏着自己的情感,这是需要一种极大的坚韧的毅力才能做到的。
一直到了最后,党需要的关键时刻,他才一扫疯疯癫癫的模样,呆滞的目光变得炯炯有神,充分发挥蕴藏多年的力量,这是有一种多么可贵的“生能舍己”的精神啊!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这是《红岩》中解放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
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的英雄志士用鲜血换来的果实,血染红岩,才挣得今天的安居乐业。
急风暴雨,血火硝烟已经散去, 掩卷沉思,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
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重重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红岩烈士们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作为当代的青年人,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呢?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战争已然远去,敌我之间的斗争已没入暗线,建设和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
对于我们还在校学习的大学生,红岩精神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恩赐;它让我们常怀一种感恩之情,回首以往,心绪激昂;它让我们常怀一种奋进之情,环顾现实,奋发向上;它让我们常怀一种危机之情,提示我们时刻牢记,今天这样平和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地生活,好好的学习,好好地做人,好好地做事,来报答那些为我们创造这种安定生活的无数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