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将下列线性规划模型化为标准形式并列出初始单纯形表。
(1)123123123123123min 243221943414..524260,0,z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无约束 解:(1)令11333','",'x x x x x z z =-=-=-,则得到标准型为(其中M 为一个任意大的正数)12334567123341233561233712334567max '2'24'4''003'22'2''194'34'4''14..5'24'4''26',,','',,,,0z x x x x x x Mx Mx x x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初始单纯形表如表2-1所示:2.3 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1)123123123123123max 2360210..220,,0z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 (2) 1234123412341234min 52322347..2223,,,0z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解:(1)最优解为**(15,5,0),25T x z ==。
(2)最优解为**(0,1.5,0,0),3T x z ==-。
2.4 分别用大M 法和两阶段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1) 123123123123max 2357..2510,,0z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 (2) 12121231241234min 433436..24,,,0z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 解:(1)最优解为**(6.429,0.571,0),14.571T x z ==。
(2)最优解为**(0.4,1.8,1,0), 3.4T x z ==。
2.6 已知线性规划问题123451234512345min 23523234..2330,1,2,,5jZ x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j =++++⎧++++≥⎪-+++≥⎨⎪≥=⎩其对偶问题最优解为***124/5,3/5;5y y Z ===。
试用对偶理论找出原问题最优解。
解:先写出它的对偶问题12121212121212max 43223235..233,0w y y y y y y y y s t y y y y y y =++≤⎧⎪-≤⎪⎪+≤⎪⎨+≤⎪⎪+≤⎪≥⎪⎩将**124/5,3/5y y ==代入约束条件可知,第2、3、4个约束为严格不等式,因此,由互补松弛性得***2340x x x ===。
又因为**12,0y y >,所以原问题的两个约束条件应取等式,因此有**15**153423x x x x ⎧+=⎪⎨+=⎪⎩ ⇒ *1*511x x ⎧=⎪⎨=⎪⎩ 故原问题最优解为**(1,0,0,0,1),5T X z ==。
2.12 现有线性规划问题123123123123max 5513320..1241090,,0z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先用单纯形法求出最优解,然后分析在下列各种条件下,最优解分别有什么变化?(1)约束条件①的右端项系数由20变为30;(2)约束条件②的右端项系数由90变为70; (3)目标函数中3x 的系数由13变为8; (4)1x 的系数列向量由(1,12)T-变为(0,5)T; (5)将原约束条件②改变为12310510100x x x ++≤; (6)增加一个约束条件12323550x x x ++≤。
解:在上述LP 问题的第①、②个约束条件中分别加入松弛变量x 4,x 5得123451234123512345max 551300320..1241090,,,,0z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x =-++++-+++=⎧⎪+++=⎨⎪≥⎩① ②列出此问题的初始单纯形表并进行迭代运算,过程如表2-11所示。
由表2-11中的计算结果可知,LP 问题的最优解X *=(0,20,0,0,10)T ,z *=5*20=100。
(1)约束条件①的右端项系数由20变为30,则有1103030419030B b -⎡⎤⎡⎤⎡⎤==⎢⎥⎢⎥⎢⎥--⎣⎦⎣⎦⎣⎦ 列出单纯形表,并利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过程如表2-12所示。
由表2-12中计算结果可知,LP 问题的最优解变为**(0,0,9,3,0),139117T X z ==⨯=。
(2)约束条件②的右端常数由90变为70,则有1102020417010B b -⎛⎫⎛⎫⎛⎫== ⎪⎪ ⎪--⎝⎭⎝⎭⎝⎭列出单纯形表,并利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结果如表2-13所示。
由表2-13结果知,LP 问题的最优解变为**(0,5,5,0,0),5513590T X z ==⨯+⨯=。
(3)目标函数中x 3的系数由13变为8,由于x 3是非基变量,其检验数变为38530(2)70σ=-⨯-⨯-=-< 所以LP 问题的最优解不变。
(4)x 1的系数列向量由(-1,12)T 变为(0,5) T ,则x 1在最终单纯形表中的系数列向量变为1'110004155B P -⎡⎤⎡⎤⎡⎤==⎢⎥⎢⎥⎢⎥-⎣⎦⎣⎦⎣⎦ 从而x 1在最终单纯形表中的检验数变为'1'11105(5,0)505B cC B P σ-⎡⎤=-=--=-<⎢⎥⎣⎦所以LP 问题的最优解保持不变。
(5)将原约束条件②改变为10x 1+5x 2+10x 3≤100,则x 1在最终单纯形表中系数列向量变为'111(1,14)T P B P -==-,检验数'11115(5,0)(1,14)0TB cC B P σ-=-=---=x 2在最终单纯形表中系数列向量变为'122(1,1)T P B P -==,检验数'12225(5,0)(1,1)0T B c C B P σ-=-=-=。
又因11020204110020B b -⎡⎤⎡⎤⎡⎤==⎢⎥⎢⎥⎢⎥-⎣⎦⎣⎦⎣⎦的各分量均大于0,故LP 问题的最优解不变。
(6)增加一个约束条件2x 1+3x 2+5x 3≤50,则在此约束条件中加入松弛变量x 6,并将此约束加入到最终单纯形表中,继续迭代,过程如表2-14所示。
由表2-14中计算结果可知,LP 问题的最优解变为*(0,25/2,5/2,0,15,0)T X =,*525/2135/295z =⨯+⨯=。
3.1 分别用分支定界法和割平面法求解下列整数规划模型。
(1)12min 43z x x =-- (2)12max z x x =+121212410..238,0,x x s t x x x x +≤⎧⎪+≤⎨⎪≥⎩且为整数 12121226..4520,0,x x s t x x x x +≤⎧⎪+≤⎨⎪≥⎩且为整数 解:(1)求解得到最优解***122,1,11x x z ===-。
(计算步骤略) (2)仅写出利用割平面法求解的过程。
在原IP 问题约束条件中加入松弛变量x 3,x 4,化为标准型,可得12341231241234max 0026..4520,,,0z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且为整数不考虑整数条件,用单纯形法求解原问题的松弛问题,计算结果如表3-1所示。
表因此,松弛问题的最优解为x 1=5/3,x 2=8/3,x 3=0,x 4=0;z =13/3。
由于x 2不为整数,因此在最终单纯形表中根据x 2所在的行作割平面342/31/3()0x x -+≤ 即342x x --≤-将它作为约束条件,引入松弛变量后加到最终单纯形表中,并采用对偶单纯形法继续迭代,计算过程如表3-2所示。
由于12,x x 的值均为整数,所以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为**(2,2),4T x z ==3.4 某厂新购4台不同类型机器,可以把它们安装在4个不同的地点。
由于对特定的机器而言,某些地方可能安装起来特别方便且合适,所以不同的机器安装在不同的地点费用是不同的。
估计的费用见表3-3,试制定使得总安装费用最小的安装方案。
解:设 1,0,ij i jx =⎧⎨⎩如果机器安装在地点否则c ij —机器i 安装在地点j 所需的费用。
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如下:目标函数:4411min ij iji j z c x ===∑∑约束条件:(1)每一部机器只分配在一个地点,即4111,2,3,4ijj x i ===∑(2)每一个地点只能有一台机器,即 4111,2,3,4iji xj ===∑(3) 01ij x =或工作指派问题可以看成是一类特殊的运输问题,每个供应点的供应量为1,每个需求点的需求量也为1。
因此,本题可以采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计算,也可以利用匈牙利法进行计算。
计算得到的最佳安装方案为:机器1安装在地点4、机器2安装在地点1、机器3安装在地点3、机器4安装在地点2,最小总安装费为14元。
3.9 设有三个化肥厂供应四个地区的农用化肥。
假定等量的化肥在这些地区使用的效果相同。
各化肥厂年产量、各地区年需求量及从各化肥厂到各地区运送单位化肥的运价如表3-17所示。
试确定使总运费最少的化肥调拨方案。
解:这是一个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总产量为160万t ,四个地区的最低需求为110万t ,最高需求为无限。
根据现有产量,第IV 个地区每年最多能分配到60万t ,这样最高需求就为210万t ,大于产量。
为了求得平衡,在产销平衡表中增加一个假想的化肥厂D ,其年产量为50万t 。
由于各地区的需求量包含两部分,如地区I ,其中30万t 是最低需求,故不能由假想化肥厂D 供给,令相应的单位运价为M (任意大的正数);而另一部分20万t 满足或不满足均可以,因此可以由假想化肥厂D 供给,按前述,可令相应的单位运价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