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乘法口诀记忆法怎样快速记住

乘法口诀记忆法怎样快速记住

乘法口诀记忆法怎样快速记住乘法口诀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必学的数学计算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熟记乘法口诀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记忆乘法口诀的痛苦时期,那么到底乘法口诀有没有什么记忆方法,能不能巧妙的将他记下来呢?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乘法口诀记忆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乘法口诀记忆法一、两个因数相同的: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二、积是整十数的:二五一十、四五二十、五六三十、五八四十。

三、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的:二七十四、五八四十、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三九二十七、八九七十二。

四、积的得数相同的:(两个因数不能重复的)一四得四、二二得四、一六得六、二三得六、一八得八、二四得八、二六十二、三四十二、一九得九、三三得九、三六十八、二九十八、五、其他: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五得五、一七得七、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

验算的“秘诀”一天,圆圆的小邻居宁宁做完数学作业,请圆圆检查一下。

圆圆瞟了一眼,便指着“3294×56=189464”这个算式说:“这道题肯定算错了!”宁宁在草稿上重新做了一遍,果然,答案错了,正确答案是184464。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宁宁不解地问道。

圆圆指着3294这个数说:“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3+2+9+4=18,18可被9整除,3294也就能被9整除。

那么3294×56也一定能被9整除。

而你计算的结果189464,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2’,显然不能被9整除,当然马上能判断答案错啦!”“啊!原来验算的秘诀在这里。

”宁宁恍然大悟!小朋友,请你用圆圆的验算“秘诀”来快速判断一下,下面算式的对错。

324×14=4536平均数前进小学8个班去帮助农民摘豆角,每个班摘豆角的重量分别是:55千克、50千克、48千克、54千克、49千克、53千克、54千克、53千克。

问平均每班摘豆角多少千克?“看谁算得快。

”前程教育刘老师鼓励说。

于丰很快举手回答:“平均每班摘52千克。

”前程教育刘老师点头说:“你能把计算的方法说一说吗?”于丰说:“求平均数有个窍门,就是先在这些数中确定一个基准数。

比如,这道题就是以50为基准数。

然后把5个班分别比基准数多出的千克数加起来,并从中减去剩下那2个班比基准数少的千克数,所得的数除以8,商再加上基准数,就是所求平均数。

”前程教育刘老师高兴地说;“很好,于丰的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给一个名字叫做‘减少加多法’。

做的时候可以这样:先选好基准数50,然后从前往后看,多的数前写上加,少的数前写上减,也就是:5+0-2+4-l+3+4+3=1616÷8=250+2=52(千克)这就是平均每班摘的重量。

”前程教育刘老师又说:“这样求平均数速度快,计算量小,是一种好方法。

”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如何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一)念好“基”字经“基”是指基本口算。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

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础,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指达到“脱口而出”,其它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

因此,要注意抓好如下几个方面:1、直观表象助口算。

从运算形式看,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

如教学建立9+2的表象:先出示装有9个皮球的盒子,另外再准备2个皮球,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皮球?”很快有学生说:“我从盒子外面的2个皮球中拿1个皮球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个皮球,外面还有一个,一共11个。

”我表扬了这个同学说得好,并说明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9就想到9和几凑成10。

这样,表象建立了,口算的准确性也就有基础了。

2、理清算理助口算。

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因此,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8+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8比10少2,求8与5之和,应把5分成2和3 8与2组成10 10加3得13。

并画出口算8+5=13的思维过程图。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

”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5+8”怎样算。

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3、说理训练助口算。

抓好说理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3-8=?”,问学生“13-8等于几呢?”“等于5。

”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做减法,想加法。

”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如何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二)念好“教”字经“教”就是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当学生都能熟练基本口算之后,就应转入拔高训练,即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一)用“凑十法”口算。

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1、加数“凑整”。

如14+5+6=?启发学生: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2、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如50-13-7,启发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

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3、连乘中因数“凑整”。

如25×14×4,25与4的积是100,可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40。

(二)运用“分解法”口算。

就是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如25×32,原式变成25×4×8=100×8=800。

(三)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

1、首同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

即用其中一个十位上的数加1再乘以另一个数的十位数,所得积作两个数相乘积的百位、千位,再用两个数个位上数的积作两个数相乘的积的个位、十位。

如:14×16=224(4×6=24作个位、十位、(1+1)×1=2作百位)。

2、头差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

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

如:48×52=2500-4=2496。

3、采用“基准数”速算。

如623+595+602+600+588可选择600为基数,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四)熟记常用数据。

如:1~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念好“练”字经“练”是指口算要经常训练。

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

怎样快速记忆乘法口诀1、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

我们不应该把现成的乘法口诀一句一句呈现给学生,而是在开始学习口诀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口诀的前两个数就是两个乘数而且小的数在前,积是两位数就把“得”去掉,让学生自己参与到编乘法口诀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编口诀的方法,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同时初学口诀时还以将每一句对照相应的图,再说说每句口诀所表示的意思,把乘法口诀和乘法的含义有机的联系起来,有意义的掌握背诵口诀。

2、通过探索规律进行记忆。

学生在找规律的过程中逐步感受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能灵活地记忆乘法口诀。

如:记住了三六十八,四六多少可以怎么想?二流多少可以怎么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让孩子理解前后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3、通过对比记忆。

有些易,容易混淆的口诀,可以直接对比着列出来,让学生辨别记忆。

如:四六二十四和六七四十二,再如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和四九三十六等等。

4、利用故事记忆。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喜闻乐见的,有些口诀比较特殊,我们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记忆,如: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遇到妖怪,孙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金箍棒就打。

“9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手指记忆法”来帮助我们记忆。

“手指记忆法”,平摊双手,在记忆“一九得九”这句口诀时,弯曲左手小拇指,在弯曲的手指右侧还有9根手指,这个“9”就代表积个位是9;在记忆“二九十八”时,弯曲左手无名指,弯曲的手指左侧,有一跟指头,这个“1”代表积十位上的数字1,弯曲手指右侧,还有8根手指,这个“8”代表积中个位上的数字8,也就是“二九十八”,以此类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