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幼儿园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幼儿园教学设计(精选15篇)幼儿园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介绍别人并懂得介绍礼仪。

2、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核心要素客人到先问好进门后做介绍先家人后来客按顺序不要错活动准备1、贴纸、水彩笔,小道具(娃娃家)2、幼儿在生活中有过客人到来访的经验3、两幅图:第一幅图里的小朋友把来作客的老师先介绍给妈妈;第二幅图里的小朋友把妈妈先介绍给来作客的老师基本过程一、导入过程通过提问引出活动主题a、教师:“如果老师今天要去你家作客,但是她却跟你的爸爸妈妈不认识,你应该怎么做?”b、“你应该如何介绍老师?并让她和你的爸爸妈妈认识?”二、关键步骤1、情景表演《作客》a、班上的教师互相配合,一位扮演依依的妈妈,一位扮演老师、一位扮演依依b、教师重点示范介绍他人时的手势(以右手四指并拢、手心朝上的方式进行介绍)以及介绍的顺序(先介绍妈妈再介绍老师)2、老师请小朋友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老师来作客》3、比比看a、请幼儿观察两幅图,看图片中哪个小朋友做得更好,为什么说这个小朋友作得好?第一幅图里的小朋友把来作客的老师先介绍给妈妈第二幅图里的小朋友把妈妈先介绍给来作客的老师b、请幼儿观察,书中的四幅图,再请幼儿回忆情景表演的过程,然后给四幅图按先后顺序编号第一幅图:老师来家里作客,刚进门第二幅图:小朋友介绍老师给妈妈认识第三幅图:小朋友请老师坐下,给老师敬茶第四幅图:小朋友介绍妈妈给老师认识三、引歌套词可参考《小松树》的曲调,也可自选歌曲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客人来访”:在区域中设置“茶吧”,提供小沙发、小座椅、茶具、茶叶、自制饮料、小点心,学习奉茶的礼仪开展“客人来访”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介绍他人的礼仪2、在生活环节活动中练习唱诵三字儿歌家园互动1、通过礼仪专栏向家长讲解介绍他人的礼仪要求,并希望家长能够用到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正确的影响2、在家庭聚会或有客人来访时,家长可以有意识的给孩子提供机会,并让孩子在客人面前大胆的介绍自己注意事项1、在情景表演时,教师应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并且行为举止规范2、为了表示对客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女士和他人的尊重,我们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先家长、后来客;先男士、后女士;先年轻、后长者;先职位低、再职位高)幼儿园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幼儿在教师画好的两个小圆圈上用蜡笔沿着圆圈画轮廓线,直到两个小圆圈连起来。

2、说一说自己画的小宝宝在干什么?活动准备:美术纸、蜡笔、粘纸教学流程:导入部分——幼儿作画——交流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激发幼儿集体活动的兴趣。

谈话:小朋友几岁了?四岁了,上小班了。

到幼儿园来了以后,学会了哪些本领呀?幼儿讲。

老师小结。

小宝宝慢慢长大了,慢慢的懂事了。

老师和幼儿一起做一做长大了的动作。

二、进行部分:1、好,今天我们就来把小宝宝长大的样子画下来好吗?2、老师示范讲解。

画的的方法和上一次绕毛线一样。

慢慢的画的紧一点,圆一点。

请小朋友在老师画好的两个小圆圈上用蜡笔沿着圆圈画轮廓线,直到两个小圆圈连起来。

最后画上眼睛,手、脚。

3、幼儿练习,老师指导。

l 鼓励每个小朋友都参加活动。

l 画的时候要画的紧一点,圆一点。

l 要求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作业。

三、结束部分:表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幼儿,并用小粘纸鼓励。

活动结束: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长大了,会帮爸爸妈妈做许多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园教学设计3活动目标1.尝试通过辨认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去感知、判断人的情绪,知道良好的情绪使人健康、要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的道理。

2.在不断进行观察、感知、辨认、判断活动中提高观察力、情绪识别能力、记忆力,促进思维力和表达力的发展。

3.在与他人互动中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体验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七个表情面具(大笑、微笑、厌恶、生气、哭泣、愤怒、害怕)。

2.用大型图纸做一个脸谱转盘,在转盘的圆心放一根可随意旋转的指针。

3.“我的情绪”图表、托盘、水彩笔等若干。

活动过程1.录像导入,谈话引题(1)请幼儿带着问题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生活片断。

问题①:你看到了录像中小朋友的表情是什么样的?问题②:小朋友为什么在笑(哭、生气)?(2)谈话①引导幼儿从录像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出发,回答自己的观察结果。

②让幼儿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初步获得关于情绪的知识。

师:请你想一想,平时在幼儿园中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遇到高兴的事,你的表情会怎样?遇到不高兴的事呢?(3)教师小结:通过表情辨别可以判断他人的情绪。

2.游戏1:变脸(1)教师出示表情面具,说明游戏规则:让幼儿同时观察面具的各种表情,并尝试判断和描述表情。

(2)引导幼儿讨论将几个表情面具从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两方面去归类,初步知道表情与情绪有一定关联以及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

(3)教师小结:情绪可分为喜、怒,哀、乐四种类型。

喜、乐属于良好的情绪,如微笑、大笑等,我们也可以说心情好;哭泣、生气等属于怒、哀的情绪,我们也可以说心情不好。

3.游戏2:玩脸谱转盘(1)介绍玩法玩法①:每次请1位小朋友上来玩转盘,转动指针,指针指到哪一处脸谱,这位小朋友要试着做出这种脸谱的表情,并说说自己对这种情绪的感受。

玩法②: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玩转盘,其他小朋友根据指针指到的脸谱做出相应的表情,该小朋友则说出是什么表情,并谈谈对这种情绪的感受。

(2)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情绪的理解、判断等知识的掌握。

4.画出自己的脸谱娃娃(1)出示图表,要求幼儿会用各种脸谱娃娃表现相对应的各种情绪,并用“√或“×”表示喜欢或不喜欢此种情绪。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幼儿根据图表,分组讨论,初步懂得学习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①引导幼儿讨论:情绪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师:图中你喜欢哪些情绪,不喜欢哪些情绪,为什么?②知道不良情绪不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

师:你在什么时候会哭、会愤怒?你想用什么方法使自己情绪变好呢?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结束:在不高兴或害怕、想哭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不高兴的原因讲给别人听,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去跑步、做游戏等,慢慢就会把不高兴的事给忘掉了。

要经常笑口常开,主动和同伴玩,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

这些好的情绪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教学设计4课程目标1.熟悉音乐旋律,尝试双手同时在铃鼓上随乐一下一下地演奏。

2.通过找害虫的游戏情境及教师的语言提示,能随乐用乐器表现青蛙跳,用动作表演躲猫猫和吃虫。

3.体验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并能正确使用乐器。

课程准备1.栓好绳子的铃鼓20个。

2.20名幼儿围成半圆坐。

3.音乐。

4.稻田图片。

5.彩虹伞课程过程一、故事导入。

师(出示池塘背景图):今天天气真好呀!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宝宝们出门去玩。

我们跳呀跳,跳到池塘里,与妈妈玩捉迷藏吧!咦,看见一条小虫子,啊呜一口吃掉它。

二、动作创编。

师:小青蛙的小脚可喜欢在荷叶上跳啦!我们的身体是一片小荷叶,你们想在身体的什么地方跳啊?三、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现在你们吃到虫子了吗?我们一起看看原来吃到了一条……虫子哦!师:我们再去找一个虫子吃吃吧!(教师再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咦?这次我们吃到一条什么虫子呢?师:又发现一条虫子,我们快去吃掉它!(教师第三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这次我们究竟会捉到一条什么虫子呢?四、乐器加入。

1、教师出示乐器,并引导幼儿使用乐器。

师:你知道吗?我们每只小青蛙都有一片小荷叶呢!现在妈妈这里有一片小荷叶,妈妈先把小荷叶慢慢地挂起来,你看妈妈哦,我会在荷叶上跳啦!2、幼儿尝试使用乐器。

师:小青蛙你们会在荷叶上跳吗?拿出你们的小荷叶挂在脖子上。

(教师检查铃鼓佩戴情况。

)五、增加新的游戏情境:稻田里捉虫子。

(听电话铃音)师:青蛙妈妈,有好多小虫子在我的稻田里,麻烦您快带着小青蛙们来帮我捉虫子好吗?(游戏2—3遍)师:原来小虫子都生活在什么颜色的稻田里呀?六、放松。

师:我们还有一块很大很大的五彩田地,请所有小青蛙走到田的边上,我们一起捉虫子咯!师:捉到虫子高兴吗?幼儿园教学设计5活动目标1、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跳等动作。

2、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欢乐。

活动准备椅子若干、运动员进行曲、自制金牌(反面画有各项运动图标)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运动员们可棒了,在运动场上获得了很多金牌,我们也来学学他们。

幼儿与师一齐学做运动员的动作(跳水、举重、游泳等)。

二、探索椅子的玩法(将椅子当作跨栏、跳台、杠铃、平衡木)1、幼儿每人一只小椅子,自主地进行探索,走、跑、跳等动作,能够合作将椅子拼起来成跨栏、平衡木等。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发现创新的加以表扬,加强安全保护。

2、集中,说说你是怎样玩的3、练习在练习时从中抽去小椅子,或把椅子背横过来,构成障碍,提高游戏的难度。

4、休息,擦汗。

三、游戏:运动员大夺金幼儿跨过跳栏、走过平衡木(椅子搭成),摘取金牌。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四、整理场地、结束。

反思椅子是孩子们最熟悉,每一天他们都与小椅子亲密接触。

在平时带班时,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用椅子做玩具,从椅子上跳下来,跨过椅子,当马骑,但由于研究到教室内活动空间狭小,不安全,不允许幼儿开展,但孩子们玩椅子的兴趣始终浓厚。

班内幼儿的动作发展都较好,有的幼儿受家长的影响,对体育新闻有必须的了解,明白很多运动员取得金牌为国争光。

在《纲要》中也指出,要进取开发运动资源。

我就以幼儿开心、开窍、开朗为原则,利用椅子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开展本次活动。

幼儿园教学设计6活动目标: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把火车连接起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数字火车(3套),绿色西瓜火车、黄色香蕉火车、红色火车、泡沫火车各一套(各有十几节);牛奶盒做的山洞,轨道,滑坡;各种材料的绳子(色彩、质地、粗细都不同)。

活动过程:1、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孩子参与活动。

2、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火车。

2、教师以观察为主,适时指导。

过程中托儿可能出现的行为:孩子按照一种材料连接火车。

两种材料的火车连接(现成和自制的火车)。

没有规律的连接。

火车颜色和绳子颜色的配对。

两种颜色有规律的连接。

拉着火车钻山洞,过轨道。

孩子模仿生活,用语言表达火车开到哪里。

孩子比一比火车的长短。

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提升经验,但不强求。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幼儿园教学设计7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