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十五篇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十五篇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十五篇小班安全教育教案1游戏目标:1.训练爬、跑等动作技能。

2.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防火的相关知识,知道如何自救。

2.物质准备:地垫2组、盛满水的塑料容器2个、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小锤子2个,鼓1个。

游戏玩法:把幼儿分成2组,当幼儿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湿后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垫上匍匐前进,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1.每个组员都要在听到鼓声后才能出发。

2.必须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垫上爬行。

延伸活动:可在游戏后开展真正的防火演习活动。

2.师巡回观察幼儿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3 十只小猫小班安全教育教案2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冬天到了,知道冬天很冷,人们有很多保暖的方法。

2.通过观察冬天的花草树木的转变,知道冬天的天气特征和人们的衣着变化。

3.学习词汇:冷、暖和。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冬天的衣服2.活动器械若干,每人一条皱纹纸。

活动过程一.把幼儿带到户外找冬天,并带到没有太阳的地方进行谈话。

1。

提问:你站在这里感到怎么样?(很冷)2。

教师:冬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吹在脸上感觉怎么样?(幼儿自由谈论)3。

请每个幼儿将自身的皱纹纸举起来让风吹,看看会怎么样?(风会把皱纹纸吹得很高很高)4。

让幼儿感觉一下,冬天的风吹在脸上有什么感觉?5。

教师小结:冬天来到了,冬天的风可厉害了,吹在身上很冷。

二.让幼儿回到教室自由谈话。

1.教师: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吹,吹得我们很冷,怎么办?2.提问:想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暖和起来?(要穿厚厚的衣服,外出时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围巾;还可以用取暖器、考火、开空调等;还要多运动,多锻炼身体)3.教师:在幼儿园最好用哪种方法?(多运动、多锻炼身体,如跑步、跳舞、做操、游戏等)三.热身运动(跳跃、搓手、弯弯腰等活动)四.户外活动1.幼儿自选活动器械进行活动。

教师明确提出活动安全要求。

2.结束活动教师:现在身子感觉怎么样了?还感到冷吗?3.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收拾好器材回教室。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3设计思路:现代的孩子已处于二十一世纪,他们应该是活泼主动、大胆不怕困设置各种难题,通过角色扮演,一边发现问题,一边随机教育,不但要让幼儿学会保护的方法,而且要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共鸣,加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内容:我该怎么办活动目标:1.了解发生各种危险时,所应该采取的措施。

2.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活动准备:警车(玩具)一辆,用椅子搭成的家,爸爸妈妈的头饰,坏人的头饰活动流程:游戏导入————————谈谈议议—————————游戏巩固实施要点:(一)游戏导入1.教师创设情景指导语:有一天,有一个陌生人进入了家里。

可是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就只有一个小朋友,该怎么办?指导语:有一天,有个坏人突然闯进了幼儿园,要挟我们,怎么办?2.随着幼儿的答案,请个别小朋友表演。

(二)谈谈议议指导语:刚刚这样子对不对?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总结:如果有陌生人在敲门,而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们不能开门!如果坏人闯进幼儿园了,我们要安静的想想办法,不能害怕。

可以打电话求救,也可以请求别人帮助我们!(三)游戏巩固根据小朋友及老师总结的答案及过程,请小朋友上前表演。

活动建议:幼儿在谈到各种自我保护方法时,可能会说出各种办法,有的可能是不合理的,教师不必当场反驳,可以根据幼儿的表演,来请小朋友谈谈。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4活动设计背景本班幼儿年龄较小,在节假日幼儿受伤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幼儿学会保护自身,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避免受伤。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避免受伤难点: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活动准备受伤的事例图片活动过程1.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有关烧伤、烫伤、破伤的情况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不小心被烫伤、烧伤或者是摔到跌破、划破过呢?那是怎么样的呢?有什么感觉?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1)教师鼓励幼儿讨论预防烧伤、烫伤、破伤的方法:小朋友有时候会不小心受伤,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呢?(教师提供时间给幼儿结伴讨论,同时深入到幼儿的讨论当中,听听幼儿们说的有关情况是怎样的。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记住平时生活中应记住的问题:中午老师在盛午饭的时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在平时能不能乱跑?玩耍得很过分呢?妈妈煮饭时能不能站在旁边呢?能不能玩火?能不能玩尖利的东西?3.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自救的方法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大人不在身边,你或者别人受伤后,你该怎样做?2)教师总结:如果烧伤、烫伤,可以把伤口露在外面,用冷水冲洗,然后马上请大人帮忙等。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高,师幼配合较好,大多数幼儿知道了如何保护自身,课堂气氛热烈。

但在第三环节中,个别幼儿对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会说,实际生活中却不会操作,如果这一环节在设计时还加进情景练习,效果会更好!小班安全教育教案5活动目标:1. 知道追跑容易使自身身体受伤。

2. 注意上下楼梯时慢慢走,学习避免与他人碰撞及简单的自护方法。

活动准备:1. 请1名大班幼儿装扮成受伤的小猴,额头和四肢某关节处包裹上纱布。

2. 小猫头饰人手1个。

3. 教学挂图。

4.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一起看望受伤的小猴,引出讨论话题。

扮演小猴的大班幼儿走进活动室,额头和膝盖上包着纱布。

教师:小猴,你头上和膝盖上为什么包着纱布?疼不疼啊?小猴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我在楼道里和小朋友追跑,摔倒了,膝盖破了。

下楼时,和小朋友一边挤一边跑,结果从楼梯上摔下来,把头也磕破了。

哎呦,疼死我了。

2. 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讨论。

教师:你摔倒过吗?为什么会摔倒?摔倒后疼不啊?教师:怎样走路才不会容易摔倒呢?教师出示挂图并小结:追跑打闹容易摔倒。

下楼时不小心或往下跑也容易摔跟头。

平时走路要看着路慢慢走,下楼时要一个跟着一个慢慢走。

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中的相关内容,幼儿引导观察小猴和小鸭的不同行为,知道应该向小鸭学习,下楼时一步一步慢慢走。

3、游戏“我会轻轻走”.教师出示小猫头饰,请小朋友说一说小猫怎样走路并学一学。

请幼儿带上头饰模仿小猫轻轻走路。

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学习小猫“眼睛看着路,脚下慢慢走,高高兴兴做游戏,保护自身不摔跤。

4.反思:课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教学准备充分,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安全知识,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6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懂得发生火灾时如何保护自身,帮助别人。

2.知道火警电话是119。

3.教育幼儿不玩火。

活动准备:1.布置小猪的家(图片、家门、桌子、椅子、床)。

一个猪妈妈头饰、三个猪宝宝头饰、一个大象头饰。

2.道具:打火机、蜡烛、两部电话、小灭火器、火警119图片、湿毛巾若干、火苗若干、树枝若干、三个小水桶。

(火盆内装小火、干柴、一个空瓷盆)。

3.危险的、容易燃烧或爆炸的物品:火柴、打火机、蜡烛、鞭炮、杀虫剂瓶子、香烟等。

活动过程:一.观看大班小朋友的情景表演《小猪家着火了》。

根据故事情节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猪家住着谁?他们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是怎样做的?谁又帮助了他们?2.小猪家为什么会失火?3.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呢?(出示实物:火柴、打火机、蜡烛、鞭炮、杀虫剂瓶子、香烟等进行讲解)4.教育孩子不能玩火,不能玩危险的,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品。

5.请客人——消防员叔叔告诉大家,着火了时候,我们该怎样办呢?(第一,要打火警电话119,告诉消防员你住在那里。

第二,如果家里有较大的烟雾,不能呼吸,我们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低头弯腰快点从房间里跑出来。

第三,出来之后要检查身上有没有被烧着,如果衣服上有小火苗,可以在地上打滚,还可以用树枝拍打火苗,或者是把衣服脱下来。

第四,看看周围有没有水源,可以用水桶提水救火,还可以请周围的邻居打开消火栓救火。

)小朋友,你们都记住住了吗?二.模拟:“火场逃生”。

发现险情。

“失火了!”逃离火海:1.拨打火警电话119。

2.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3.寻找安全通道,低头弯腰有秩序的离开火场。

4.来到安全地带,扑灭身上的小火苗。

(打滚、用树枝拍打)5. 消防员叔叔用灭火器灭火。

6.“你想对消防员叔叔说什么?” 邀请消防员叔叔和我们一起跳舞《小铃铛》。

三.活动延伸:请家长带孩子看消防知识的宣传图片,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7设计意图: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身。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

为此,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场景,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

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请家长在平时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以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幼儿有与成人一起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活动过程:1.边观看课件(一)边讨论。

(1) 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

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

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

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 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3) 教师归纳: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

这样太危险了,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2.边观看课件(二)边讨论。

(1) 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往前走。

奶奶家就在马路对面,兔宝宝兴奋地想冲过马路见奶奶,可是被兔妈妈一把拉住了。

(2) 兔妈妈为什么要拉住兔宝宝?过马路应该走哪里?(3) 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 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时候可以走?(5) 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 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前,等绿灯亮时再穿过马路去奶奶家。

3.小结:兔宝宝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小朋友,要牢记,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