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定义:指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经济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社会民俗:社会关系,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结合。
包括家庭乡里,人际交往,人生礼仪,岁时节日。
信仰民俗: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
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是口承文艺活动,民间歌舞,民间戏曲和曲艺,民间竞技与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模式与传承行为的总称。
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服饰结合的民族,即指衣饰,也含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
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居住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创造,想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居住模式。
居住惯制民俗:由家庭关系,房屋结构和传统习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综合体系。
交通民俗:是指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人生礼仪: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所经历的不同仪式和礼节。
岁时节日民俗:是指一年之中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
它在人们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
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项的总和。
民俗的分类:四分法: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语言民俗);三分法:心理的,语言的或行为的民俗
经济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
社会民俗包括:家庭乡里,人际交际,人生礼仪,岁时节日
游艺民俗包括: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
民俗的基本特征:民族的集体性与模式性,传承性与播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民族性与地域性,原始性与神秘性
民俗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维系功能,社会调解与控制功能
民俗的形成的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宗教原因,地域的原因
民俗对旅游的作用:(民俗文化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旅游地的经济效益),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旅游能促进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播,旅游促进了旅游接待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腐朽生活方式的传播,传统道德观念堕落)
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蔽体防寒,适应生产需要,社会角色等级身份,社会政治观念
服饰文化内涵: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求吉心理,变现民族自我意识,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饮食民俗形成:经济自然条件民族宗教信仰的原因
饮食的惯制:日常生活的需要,岁时节日,礼仪饮食,信仰上的饮食惯制
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实用性,艺术性,伦理性,宗教性
住宅外部格局:住宅与水、路、山、内部格局:住宅地势住宅格局
风水与民居:宅基选址,住宅外部布局,住宅内部布局
交通民俗产生及特点:地域性,神秘性,等级性,行业性
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自然环境的影响,新型交通的发明和使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因素人生礼仪分类:诞生礼仪,成人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
人生礼仪功能:1诞生礼(开端,真正意义的人)2成人礼(男人有治人服兵役的义务)3婚姻礼(相亲订婚阶段,迎娶阶段,认姻亲阶段)4丧葬礼(初终,设床,沐浴更衣,报丧,大殓,选目的落葬日)
人生礼仪民俗:1诞生礼(未孕前求子习俗,怀孕时的求子习俗,临产的习俗,诞生后的习俗)2成人礼(冠开之礼,穿裤换裙,纹身染齿)3婚姻礼(抢婚礼,入赘礼,表亲婚,转房婚,不落夫家)4丧葬礼(安葬方式:火,土,天,塔;礼仪表现:停尸,招魂,报丧,吊唁,入殓,送葬)
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1节日所处的时空位置的影响2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历史事件与传说的影响4文化传播的影响
岁时节日民俗的分类:1宗教性节日及民俗2生产性节日与民俗3年节及其民俗4文娱性节日及民俗
节日民俗的特征: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2浓厚的伦理观念级人情味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性向复合性发展
游艺民俗的类别:口碑民俗类,歌舞活动类,游戏竞技类
游艺民俗的特色:1季节性与无季节性的结合2竞技性与自娱性的融合3以传统节日为高潮,明显的祭祖与巫术色彩4浓郁的乡土特色
农业民俗产生与发展:原始农业民俗2传统农业民俗3现代农业民俗
农业民俗类型: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采集与狩猎,副业
农业民俗特征:1地域性,季节性,行业性2功利性;3技艺性4稳定性5经验性6田园性7自然环境的制约性
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1世界性与丰富性2朴实型与无季节性3吸引力的定向性与易逝性4不可根移性与不可仿制性5组合性欲群体性
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1物质民俗旅游资源(行业民俗,消费民俗)2社会民俗旅游资源(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结构民俗,游艺民俗)3意识民俗旅游资源(原始信仰民俗,宗教信仰及民间信仰民俗,禁忌民俗)
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目标:1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2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范围3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总体特色4确定民俗旅游资源在当地旅游资源中的地位5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规模和级别6确定可能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项目及潜在的价值
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原则:1实事求是2综合性原则3前瞻性原则4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5效益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体系:1珍稀度2古悠度3奇特度4密集度5完整度6观赏度7愉悦度8组合度9饱和度10可进度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1本原式2主题公园式3资源凝聚式4结汇式5物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