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丁苯酞与阿司匹林、氯吡格、替罗非班、依达拉奉右莰醇、瑞舒伐他汀等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联合应用及用药方法

丁苯酞与阿司匹林、氯吡格、替罗非班、依达拉奉右莰醇、瑞舒伐他汀等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联合应用及用药方法

丁苯酞与阿司匹林、氯吡格、替罗非班、阿加曲班、巴曲酶、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右莰醇、瑞舒伐他汀等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联合
应用及用药方法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会在几小时之内出现病情迅速恶化情况,致使患者出现偏瘫、昏迷等症状,甚至有致死、致残风险。

临床治疗ACI主要采取溶栓、抗血小板、神经保护等治疗。

丁苯酞是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属自由基清除剂,对花生四烯酸有抑制效果;同时能增加缺血区再灌注,改善缺血区域血液流变学,从而改善脑血流状态,减轻神经细胞损伤,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良好恢复,进而提高其整体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丁苯酞注射液+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能够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但单独使用治疗ACI效果有限,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方面仍然有不足之处。

通过接受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脑血流灌注,抑制患者炎症因子释放,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从而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恢复,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用药方法
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
丁苯酞氯化钠使用药品专配PE输液器静脉滴注25mg,2次/d,滴注时间≥50min,且两次用药时间间隔≥6h。

治疗14d。

丁苯酞+阿司匹林+阿加曲班对ACI患者疗效更优,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患者快速
恢复,提升患者自理能力。

丁苯酞+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常见的抗血小板聚集的抑制药物,对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起到预防作用,对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活化扩增能起到阻断作用,并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

使用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对ACI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血小板聚集得到有效改善,并降低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患者自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免疫能力,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氯吡格雷。

用药方法
丁苯酞氯化钠用法用量同上;
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75 mg,1次/d。

共治疗2周。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4周,治疗ACI也取得满意疗效。

丁苯酞软胶囊+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进展性脑梗死是ACI中常见而严重的临床亚型。

丁苯酞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有助于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脑组织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缓解睡眠障碍。

三药的用法用量同上。

丁苯酞+替罗非班
ACI时间窗内最主要的治疗是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

但由于各种原因,多数ACI患者无法在发病4.5h内就诊得到早期治疗,且不具备机械取栓治疗指征,称之为超时间窗ACI,脑梗死发病4.5-8h。

对超时间窗ACI患者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方法对其治疗至关重要。

替罗非班属于血小板受体GPⅡb/Ⅲa类特异性拮抗剂,可发挥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减少血小板的形成。

替罗非班在进入人
体之后可对脑血管的扩张产生促进效果,进一步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及微循环状态,从而提高疗效[10]。

超时间窗ACI患者行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可获得显著效果,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同时可调节血清血红素加氧酶 -1、血管生成素 -1、P-选择素及溶酶体膜糖蛋白水平且并不会对凝血功能指标带来不良影响,安全性较高。

用药方法
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用法用量同上;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静脉内给予负荷剂量0.4μg/(kg·min)持续30min,后静脉泵入0.1μg/(kg·min)维持24h。

丁苯酞+阿加曲班
阿加曲班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血栓中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活性,从而产生抗凝和抗栓作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此外,阿加曲班还可通过调节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脑组织微循环,与丁苯酞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NIHSS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丁苯酞治疗。

用药方法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用法用量同上;
阿加曲班注射液60mg/d+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持续静脉滴注48h;之后剂量降低为20mg/次+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持续静脉滴注3h,2次/d。

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丁苯酞+巴曲酶
巴曲酶是降纤蛋白复合物,溶栓效果良好,对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分解血浆中纤维蛋白原,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使患者脑血管获得充足血液供应,其轻微溶栓作用可改善其微循环,对脑部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ACI效果确切,可改善脑血流灌注,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用药方法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用法用量同上,疗程2周;
巴曲酶注射液静脉滴注,在患者入院后第1、3、5天各给药一次,首剂量10BU,之后5BU/次,隔天一次,共计治疗3次。

丁苯酞+尤瑞克林
阿替普酶作为新型溶栓药,在发病4.5h内的ACI治疗中应用较广泛,单独应用扩张血管效果不明显,对脑血管损伤缓解作用较轻。

其为组织型人尿激肽原酶,具有较好的血管舒张作用,可改善脑血流。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用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的ACI 患者,效果满意,能同时改善脑血管循环及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用药方法
ACI患者先行阿替普酶溶栓,0.9mg /kg,最大剂量≤90mg,原液稀释至1mg /ml,于1min内静脉推注10%,剩余剂量在1h内持续泵注。

溶栓后给予尤瑞克林0.15PNA单位混合0.9%氯化钠溶液100ml 静脉滴注,首次滴注时间>1h,每天1次,持续用药14d;丁苯酞软胶囊用法用量同上。

持续用药1个月。

丁苯酞+依达拉奉右莰醇
依达拉奉右莰醇是由依达拉奉与右莰醇按4:1的比例组成,二
者各自特点优势结合,能够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炎症反应,阻止氧自由基与炎症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加强脑细胞的保护,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清自由基和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脑损伤,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且安全性高。

用药方法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用法用量同上;
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mL加入0. 9%氯化钠溶液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治疗2周。

丁苯酞+瑞舒伐他汀
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瑞舒伐他汀是临床上广泛使用调脂药物,能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病死率。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CI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且降低血清Lp-PLA2水平。

用药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1次/d;丁苯酞软胶囊用法用量同上,联合治疗90d。

瑞舒伐他汀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提高疗效,可快速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并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凝血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