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原五中中考语文试卷

太原五中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注: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卷纸上]一、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干涸.(hé) 粗糙.(cāo) 载.歌载舞(zài) 相形见绌.(chù)B.街衢.(qú) 隽.妙(juàn) 姹.紫嫣红(chà) 大事渲.染(xuān)C.田塍.(chóu) 煦.暖(xù) 不省.人事(xǐng) 大声疾.呼(jí)D.拮据.(jū) 湖泊.(bó) 杳.无音信(yǎo) 揆情度.理(duó)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改正后将正确的写在答卷纸的横线上。

(4分)通宵达旦猝不及防丰功伟绩呕心沥血一如继往世外桃源黔驴技穷食不裹腹额手称庆不胫而走委屈求全美仑美奂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为把我国软件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总裁把全部精力__________到多煤体智能软件的研究开发中。

②她就是小说中女主角的__________。

③广告是一种宣传方式,商业广告的目的是__________。

A. 灌注原形盈利B. 贯注原型盈利C. 贯注原型营利D. 灌注原形营利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科技人员的发言,说出了好多年来压在知识分子心里的话。

B.在门口,正玩着一个小孩,她就是我姑姑的女儿小倩。

C.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有中医、中药。

D.这种锁质量很差,可是厂家还自吹是什么“理想的防盗克星”。

5.下列对联,哪一幅最适合贴在书房门口?( )(3分)A.门集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B.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窗松雪论天伦C.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D.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6.文学文化常识:(6分)①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

②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__________。

③我国第一部词典是__________。

④“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__________。

⑤巴金,原名__________,他的《激流三部曲》是__________、《春》、《秋》。

⑥世界文学名著中四大吝啬鬼形象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__________,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里《死魂灵》中的__________。

⑦有一书生应考,考试于上午九时开始,因此最晚应该在当天什么时辰到达才不致迟到?( )A.卯时B.辰时C.申时D.酉时⑧古代女子的“及笄之年”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选项所指称的年龄?( )A.始龀之年B.豆蔻之年C.而立之年D.不惑之年7.根据提示内容,写出诗文:(4分)①“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描写落花的诗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在境界上更胜一筹,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游记体散文,虽题为“醉翁亭记”但用于正面描写醉翁亭的只有六个字,这六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写出两句并标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语言是用来交际的。

由于交际时的对象、场合、目的和一定的社会背景等语言环境不同,就要注意说话得体。

根据这一要求,想一想希拉里该如何说。

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不能出现“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个说法。

)(2分)1952年,艾德蒙·希拉里在攀登珠穆朗玛峰失败数周后,被邀请到英国一个团体演讲。

希拉里走到讲台边,握拳指着山峰照片并大声说:珠穆朗玛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仅一年后,在5月29日,希拉里成功地成为第一个攀登珠峰的人。

二、古诗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4分)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9.这两首诗都以议论为主,是咏史诗,也都是七言__________。

王诗中的__________和“君王”都同指乌江自刎的项羽。

(2分)10.这两首诗题材相同,观点不同,请简要写出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观点。

(2分)杜诗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诗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乙]戎夷违齐如鲁。

天大寒,而后门(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

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

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子与我子之衣。

”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怎么)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11.用“/”给[甲]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1分)12.翻译[甲]文中画线文字。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子与.我衣与:给予B.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爱:珍惜、吝惜C.戎夷违.齐如鲁违:违背,违反D.若夫欲利.人之心利:使……得利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几项是:( )(4分)A.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属予作文..以记之D.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E.芳草鲜美..,落英缤纷F.夫战,勇气..也G.可怜..身上衣正单H.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15.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中“弗之怠”句式相同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乙]中表现了戎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㈠ @是老外狡黠的眼神刘可亮①电脑键盘上“@”这个符号,我认为是一个可以窥视西方人智慧的窗口,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狡黠。

②可以想像,某一天当一位老外在书写“at”这个词时,突然有点像羲之醉酒,怀素逸性,又有点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总之是心血来潮了,在写完“a”之后,信手一挥,就如我们在写草书“国”字时,写完框内的“玉”字后,顺手来那么一下,使它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结果他们发现这样很好看,便认定它了,从此慢慢成了电子信箱的标志性符号。

③“@”真是一个可爱的东西。

它有如我们防盗门上那圆溜溜的猫眼。

其实当我们打开电脑上网时,它又何尝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突破固有的文化时空,进入现代生活,张望世界的“猫眼”呢?再细看,“@”还像一只警觉异常、灵巧无比的小老鼠!它让我们在手握鼠标,“e路狂奔”时,感悟于信息社会的变幻,感叹于老外的幽默与狡黠。

④最近有幸见过名雕塑《物之道》。

它描述的是电子在回旋加速器里高速旋转的情景,其模样就是@的尾巴继续转许多圈。

莫非@的渊源便在于此?近代西方文化的丰碑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立起来的。

老外的智慧几乎都用在探索自然的奥秘上。

他们当中不乏大智大慧者,他们的狡黠是有别于中国的小农式的,市侩的、狭隘的小狡黠,是科学苦旅上的灵光一现,是纯朴的率真,是严肃的幽默。

西方的许多科学家在使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使用形象思维,甚至强调艺术和科学的一体性。

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那个比喻、埃尔顿的摄影《一滴牛奶的溅起》以及戴维·马林的银河系照片,无不充盈着科学之美与艺术之趣。

他们的大狡黠为的是创造更美的世界和人生。

⑤所以“@”给我的感觉便是,它满透着科学与艺术之光,它是近代西方文化的一种最佳缩写。

它是WTO大门之前,老外给我们的一个狡黠的眼神,让我们惊叹,也让我们警醒而奋发。

17.作者为什么说“电脑键盘上‘@’这个符号是一个可以窥视西方人智慧的窗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一位美国专家对“@”进行研究后,惊讶地得到了来自40种语言的115个答案,如泰国人称之为“蜷曲的蠕虫”,作者在文中也对“@”作了形象的比喻,请发挥你的想像,仿照第③段中划线句再写两个比喻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章第④段提到雕塑《物之道》,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的意图。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结合原文,理解文章结尾“让我们警醒而奋发”这句话的含义。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㈡橘子的甜味王文华我是城市小孩,痛恨大自然。

每次到了野外,朋友们悠然见南山我只想找地铁站。

上个周末被朋友拉去爬山,却有奇遇。

我们去爬阳明山,才走到二子坪,我已摇摇欲坠。

两旁树林茂密,我上气不接下气,根本无心欣赏。

此时,我突然看到窄小的山路上坐着一位老先生,七十多岁了吧,却抬头挺胸,直视前方,丝毫不理会我们这些游客。

走近了,才发现他是在卖橘子。

脚下摆着两个大篮,里面的橘子,一个比一个难看。

朋友买了一些,他也不给塑料袋。

大伙当场吃了,吃不完就拿在手上。

大家一边吃一边跟他聊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