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 (Vol. 171 )37通用航空具有安全、高效、便捷、服务多样化的特点,长期以来,在支持工农业生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预防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世界其他航空大国相比,我国通用机场数量偏少,通用航空功能单一,通用机场定义及分类标准简单、笼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通用机场分类技术标准是机场建设与规划设计重要的技术指标,通过对通用机场进行分类,不仅有利于科学合理地确定机场建设的内容和规模,充分发挥建设资金效率,而且有助于全国通用机场的布局规划,构建和完善高效的全国民用机场体系。
一、中美通用机场现状 1. 中国通用机场现状 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通用机场及临时起降点286个,其中通用机场70个,临时起降点216个。
2012年底,我国通用航空企业适航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1342架,其中教学训练用飞机328架,持证飞行的驾驶员有1700多名。
2012年,全行业完成通用航空生产作业飞行51.7万小时,其中工业航空作业完成7.71万小时,农林业航空作业完成3.19万小时,其他通用航空作业完成40.81万小时。
作业时间量排在前三位的通用航空项目分别为石油服务、中美通用机场分类技术标准差异分析文/曹学明 刘海迅(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of Sino-US general aviation airports通用机场分类技术标准是机场建设与规划设计重要的技术指标。
对通用机场进行科学分类,有利于合理确定机场建设的内容和规模。
本文在阐述中美通用机场现状基础上,对中美两国通用机场最新分类标准中通用机场定义、分类的原则、分类标准等进行了深入比对分析,总结和梳理出两国通用机场分类方法的差异和特征。
对比研究中美两国通用机场分类标准的差异,对我国通用机场建设与设计建立具有可操作的技术标准有重要意义,对国家层面通用机场布局规划以及通用机场建设资助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等具有现实意义。
农林化飞行、航空摄影,这与美国通航机场提供的航空服务功能有较大的差别。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的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民航局《关于印发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指出,通用航空作为民航发展的支柱之一,要根据通用航空的发展需要与布局要求,结合地域特点,加快通用航空机场(起降场)的规划布局与建设。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按照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规划和建设机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构建以国际枢纽机场和国内干线机场为骨干,支线和通勤机场为补充的国内航空网络。
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深入,我国通用机场必将迎来新的建设高潮。
目前,民航华东、华北、东北、西南、中南地区管理局均已出台了地区性通用机场建设管理办法,预计2014年民航局将在总结各地区管理局通用机场建设管理办法实施试点情况的基础上,出台全国性的通用机场建设管理办法,这将有力地推进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 美国通用机场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机场数量最多的国家。
美国现有19000多个陆地机场、直升机场和水上机场,以及其他起降设施。
其中,3330个机场包含在FAA 国家综合机场系统计划中,向公众开放,并有资格获得美国联邦资金资助。
政府出资修建通用机场主要出于服务社会的公益目的。
美国国家综合机场系统中,有2952个机场提供空中医疗、空中灭火、执法、抢险救灾等通用航空服务,并为偏远社区提供航空出行服务,在FAA 新的通用机场分类中将这些机场归为通用机场。
这2952个通用机场构成了一个广泛的机场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多样化的通用机场网络。
二、中国通用机场分类标准 按照通用机场建设规模、使用频次、使用的航空器类型、机场所在位置等因素为分类原则,可以确立不同的通用机场分类体系。
2012年版的《通用机场建设规范》(简称《规范》)是目前我国关于通用机场建设的最新标准。
鉴于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民航局)在执行行业管理过程中代表公众利益,《规范》以“机场对公众利益的影响程度”为通用机场分类原则,将我国通用机场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指具有10—29座航空器经营性载人飞行业务,或最高月起降量达到3000架次以上的通用机场;二类指具有5—9座航空器经营性载人飞行业务,或最高月起降量在600—3000架次之间的通用机场;三类是除一、二类外的通用机场。
上述分类方法参照2007年施行的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对“特别重大事故”Feb. 2014 (Vol. 171)38定性为“死亡30人以上”的数量等级,《规范》将适用的经营性载人飞行通用航空活动限定在29人以下。
可见,我国新的通用机场分类标准规避了通用航空“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
新的分类标准对航空器座位数作了明确规定,限制了30—50座航空器参与经营性载人飞行业务,而这恰恰是我国通勤航空开展短途运输服务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领域。
对经营性载人飞行业务的航空器座位数进行限定,对通用航空承运人(通航公司)起作用,但《规范》将航空器座位数作为通用机场的分类标准,对机场规模的确定意义并不大。
该规范分类原则与机场规模、机场技术类别以及机场使用功能等无关。
起降量较大的一类通用机场其跑道长度可能会较短,比如800米以下;而起降量较小的三类通用机场其跑道长度可能会较长,比如超过1800米。
因此,该《规范》中起降架次这一分类标准对通用机场建设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确定的指导意义也非常有限。
尽管《规范》中通用机场的分类方式不排斥其他研究工作基于各自的意图而对通用机场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
但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行业标准,《规范》必然会影响行业的发展,其影响有正面的,也不排除有负面的影响。
关于机场设施中飞行场地设计,《规范》指出应按照或参照《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及《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MH5013)执行。
《规范》并未提及是否按照1999版国标《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GB/T 17836)执行。
此外,临时起降点、水上机场均不在《规范》范围之内。
三、美国通用机场分类标准 2012年,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对全美通用机场重新进行了研究分类。
美国综合机场系统中共有3330个机场,其中378个为主要机场(相当于我国的运输机场),另外的2952个机场主要提供通用航空功能,定义为通用机场。
对通用机场的分类就是针对这2952个机场而言。
FAA 根据机场基地飞机的数量和类型、航班的数量和种类,将上述2952个通用机场分为四类,即国家级、区域级、本地级和基本级通用机场。
1.国家级通用机场 国家级通用机场有84个,位于主要的商业中心的大都市地区附近,提供国内和国际航班。
目前美国31个州有国家级通用机场,在全部通用机场中,国家级通用机场飞行量占总飞行量的13%。
这84个通用机场中,用于飞行作业的航空器也是最先进的。
商务飞行、私人飞行及空中的士服务等的许多航班是由喷气飞机执飞。
这些机场平均有200架以上基地飞机,30架以上基地喷气机。
与主要运输机场相比较,这些国家级通航机场还提供飞行员租赁。
此类别中不含直升机场和水上机场。
国家级通用机场分类标准(均为年度数据):至少5000次仪表飞行,至少11架基地喷气飞机,至少20个国际航班,或至少 500次州际起降架次;或至少10000人次的登机旅客和至少一个有大飞机执飞的包机航班;或至少5亿磅到达货物。
2.区域级通用机场区域级通用机场有467个,一般位于大都市地区或人口密集区。
目前除夏威夷州外,有49个州拥有区域通用机场。
在全部通用机场中,区域通用机场飞行量占总飞行量的37%。
在区域通用机场中,有大量包机(空中的士)、喷气飞机、旋翼飞机的航班。
这些机场平均有90架以上基地飞机和部分喷气飞机。
区域机场中,不含有直升机场和水上飞机机场。
区域级通用机场分类标准(均为年度数据):超过10个500英里以上的国内航班,1000次以上仪表飞行,1架以上基地喷气飞机,或100 架以上基地飞机;机场座落在大都市区,机场符合商业服务的定义。
3.本地级通用机场 本地级通用机场有1236个,是美国通用机场系统的骨干,几乎每一个州都有本地通用机场。
这些机场通常位于较多人口中心附近,但不一定是在大城市或大都市地区。
在全部通用机场中,本地级通用机场飞行架次占总飞行架次的38%。
本地级通用机场主要利用活塞式飞机为企业和个人服务,飞行活动通常是在本州内或邻近区域。
此外,这些机场通常提供飞行培训、应急服务和客运包机服务。
平均每个机场有37架基地飞机。
这一类别中不含直升机场,但有4个水上机场。
本地级通用机场分类标准(均为年度数据):10架次以上仪表飞行和15架以上基地飞机;或2500人次以上的登机旅客。
4.基本级通用机场 基本级通用机场有668个,基础设施有限。
美国48个州有基本级通用机场,这些机场可提供私人飞行,沟通社区与全国机场系统联系。
基本级通用机场飞行量约占总飞行量的7%。
基本级通用机场中,大多数飞行活动是商务和个人自驾飞行,通常使用螺旋桨飞机。
这些机场提供大量的包机(空中的士)服务,平均有10架基地飞机。
在这一类别中,有3个直升机场和20个水上飞机。
基本级通用机场分类标准(均为年度数据):10架以上基地飞机;或4架基地直升机;或距离最近的国家机场系统(NPIAS)机场30英里;或机场被美国林务局、美国法警、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美国邮政服务局等租用;这些机场是2001年1月1日后启用或更新了设施;这些机场公有或私有,用于指定作为分流机场使用,且不少于90架基地飞机。
四、中美通用机场分类标准差异与特征 1. 定义不同 美国通用机场定义相当宽泛,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通用机场,又包括那些提供的服务大部分为通用航空服务的非主要运输机场和大都市区的分流机场。
可见,在美国的公共运输机场中存在大量的通航服务飞行;在国家级的通用机场,同样存在定期航班服务,如洛杉矶的范奈斯机场。
而我国严格定义和区分了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运输机场基本不提供通用航空作业服务,而通用机场的航空服务功能又非常单一,这对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是不利的。
2. 服务范围特征 美国的通用机场分布广泛,通用机场的分类基本基于服务区域和服务半径指标。
而我国的通用机场主要分布在林区、工矿区等,新规范分类标准不涉及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
2014.2 (Vol. 171 )39 3. 基地飞机数量和类型 美国通用机场基地飞机数量庞大,特别是私人飞机,因此将机场基地飞机数量和类型作为重要的机场分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