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县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我们在对校园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时,首先要确定()
A、小组和组长
B、时间和方案
C、范围和顺序
D、目的和对象
2、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传染病。
能说明登革热病毒是生物的是()
A.能使人患病
B.有细胞结构
C.能在人细胞中繁殖
D.由有机物构成
3、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影响蛇的冬眠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老鼠
D.鹰
4、蝗虫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几乎融为一体,这个现象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
5、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6、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草原里所有生物和非生物
B.一个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地球上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D.长白山森林中的所有非生物部分
7、玉米的一个体细胞里有20条染色体,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A.5条
B.10条
C.20条
D.40条
8.如图是小红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甲→丙D.甲→丙→乙→丁9、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
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10、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所生存的海水,这是细胞中的()在起作用。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壁
11、目前单车已成为很多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不属于该项举措的意义是()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C.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减少市民出行的费用
12、下图中的甲、乙分别代表肌肉细胞和叶肉细胞,图中B区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则B 区含有下列哪些细胞结构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液泡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⑥
13、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
核()
A.能合成有机物
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能控制物质进出
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14、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生物种类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30.1450.009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A.C→B→E→A→D
B.E→D→C→B→A
C.D→A→B→C→E
D.C→E→B→A→D
1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
二、填空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6、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及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若此序列图标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则图D所滴的“水”应为__________。
(3)图二中,同学在观察时,在视野中清晰地看到一个大的圆形且带黑边的物像②,这个是图一中实验步骤出现失误造成的(填写字母)。
(4)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有。
(5)通过染色发现,细胞内能被染色最深的部位是。
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据图回答:
(1)若要表示生态系统,图一还缺少了。
(2)图一表示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3)在图一中,食物链有条。
(4)因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螳螂数量骤减,长期内数量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5)图二表示图一的食物链:
草鼠蛇猫头鹰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那么丙表示的生物是。
18、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组数
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明亮处(只)
23313212阴暗处(只)87797898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5只鼠妇为一组放纸板这边的中央,体型较小、爬行较慢的5只为一组放玻璃板这边的中央,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3)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计算全班八个小组实验数据的_________。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图二
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