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类文本阅读做题技巧之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材料观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做题技巧之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材料观点


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 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 是名利双收。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科学 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时代的悲哀。
③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 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 一个角落,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 的奢侈浮华。
段 活,没有宣传好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材料二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现实因素也极大地影响 第④段 了职业理想的选择。 材料二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 第⑤段 崇拜的偶像。
[易错提醒] 1.这是一个分析材料观点的题目,切记不要脱离材料谈自己 的主观理解。题目考查的重点是对作者观点的把握,“根据上述材 料”是重要的提示,不要忽视。 2.对作者观点的把握,要注意在材料中寻找议论性语句,切 记不要直接摘录,要转变成自己的说法。 [尝试作答]
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一方面,在大力调整夕阳产业和淘汰 落后产业时,传统的就业岗位将大量消失。另一方面,由于科技 进步、有机构成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传统工作岗位将 被大量摧毁。
再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以及选人用人配套措施不完善 使得人才不能合理流动。每年上百万的公务员考试大军、国企招 聘火爆、民企乏人问津、一线城市扎堆儿求职、西部城市人才缺 乏等现象,既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亟须更新,也说明我们的 选人用人配套措施尚不完善,人才不能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间 合理流动,造成大学毕业生体面就业机制不畅通。
[尝试作答]
答案:①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 果;②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育出科研团队。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重庆、十堰、宜昌和延安也出现了削山造地的做法。造地的 目的是为地方政府带来额外的收入。这一过程对环境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引发了沙尘暴、空气和水污染、土壤侵蚀和山体滑坡。 例如在十堰,削山引发了滑坡和洪水,把河水引入运河的做法导 致严重的土壤侵蚀。这些工程没有做环境评估,由于空气中微粒 增多,建造这些新生活区已经引发了大规模的空气污染,其原因 是地方政府在建设这些地方时没有遵循环境法规。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 2001 年的 7955 万人次增长到 2014 年的 7.2 亿人次,13 年间增长了 8 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 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 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 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 3000 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 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 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
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 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 年,西安市委、 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 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 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4 年 09 月 09 日)
根据材料,谈谈作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4 分) 答:
解析:材料的信息点相对明确,共三个自然节,每一个自然 节从一个方面介绍了2014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抓住每个自 然段的首句概括作者的观点。
答案:①连年扩招使高学历劳动力供给十分充足;②中国经 济面临转型将使传统的就业岗位大量消失或被摧毁;③大学生的 就业观念问题以及选人用人配套措施不完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AI(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围棋决战,首局人脑落败。AI 普及是 大势所趋,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却又威胁饭碗,人类实须筹谋应 对,以免酿成社会经济问题。
AI 技术日渐成熟,将会全面渗入生活,甚至成为企业的制胜 关键,这正是多家信息企业如苹果、Google、微软、可见 AI 潜力无穷,企业趋之若鹜。
③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 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 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形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 度和厚度。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 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④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现实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 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 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 500 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 又有“里子”。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4分)
[解题演示]
抓关 “材料一”介绍了博物馆职能的转变以及在经济发展和
键,联 科学研究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在科研方
整体 面的作用”在“材料一”的第2段中。
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
提信 息,重
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
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
整合
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
[易错提醒] 1.对内容要点的概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范围不清,重 点不准。根据题目要求,快速而准确地确定信息所在材料或语 段,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2.在这个题目上,要注意概括的方法,文本中关于“科研” 的作用,共两句话,这两句话是从两个角度表述的,要注意概括 成两点。
AI 的急速发展也引起忧虑,是否会替代更多的工种、扩大贫 富差距、冲击社会稳定呢?过去是制造业职位、服务业职位由发 达国家外移至发展中国家,AI 引发的不止是职位迁移,而是取代, 甚至是要求知识与智力的工种,如税务审计、法律、医疗、基金 管理等。
当然,科技与 AI 也创造了新工种,如社交媒体主任、AI 管 理员等。英国牛津大学曾发表报告指出,人类的社交能力、创意 等是 AI 难以取代的。乐观地看,AI 无可避免,亦利大于弊。问 题是适应过程并不容易,有些传统的白领职位可能要有落差甚至 被取代。AI 提升了生活,却没有提升某些职业的收入,使一些人 日子更难过。财富也更容易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现在的反全球 化民粹浪潮未来可能更高涨。
④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 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 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有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 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 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 远。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环境 问题。(4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材料的内容要点,从“材料一”看,两 个自然段分别从两个角度来说明地方政府在削山造地、城镇建设 中对环境的破坏。“材料二”是城镇化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没有 关注人口和生态的平衡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据此概括即可。
答案:①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削山造地,带来环境问题。②地 方政府在城镇建设中没有遵循环境法规,造成许多建筑闲置,并 没有达到生态城市的目的。③当前的城镇化是人工建造城市,没 有考虑环境、自然资源。
第二节 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材料观点
考点一 概括内容要点 概括能力是重要的阅读能力,在新闻阅读走向前台后,成了 主观题的考查重点之一。2017 年的三套课标全国卷试题,都考查 了概括能力,分别是:课标卷Ⅰ要求“概括说明”两种制播运营 模式的不同,课标卷Ⅱ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推进垃圾分类 的方法,课标卷Ⅲ则要求“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答案:①营造求真务实的社会氛围,多角度反映科学家的工 作生活,即展现科学的魅力,也展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②提高 科学家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 子”,又有“里子”。③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 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由于连年扩招,从 2003 年至 2014 年,12 年间全国普通高校 毕业生累计接近 1 亿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因而高学历劳动 力供给十分充足。从“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代表了一个 国家的劳动力从剩余向短缺变化的转折点)的角度看,高学历劳动 力还处于“刘易斯拐点”之前的工资平稳期,他们与老板议价的 空间并不大,体面就业更难。
考点二 分析观点态度 在新闻时评中,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是常考点。分析评价时 要注意两点:要善于抓观点句,评论者的观点可能散见于多处, 也可能有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务求全面;要紧扣文中的新闻事实, 客观评价。
分析新闻观点态度要注意三点
[典题释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①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 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②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 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 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 馅饼一样容易。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
பைடு நூலகம்
陷,大量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江河湖海中,严重地污 染了地方水质、土壤、农田,破坏了生态平衡。大部分城镇垃圾 的分类处理跟不上城镇的发展,人口聚集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不 能及时地进行无公害处理,大部分生活垃圾采取填埋及露天堆放 的处理方式,严重地污染空气、土壤及地下水资源。
(摘编自史亚楠等《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 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摘编自《中国城镇化计划面临环境保护难题》)
材料二: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转移到城镇生活,据全 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 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 1.36 个百分点,2011 年城镇居住人口已达到 6.9 亿人,首次超过农村 人口。人口聚集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 大部分城镇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的收集存在明显的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