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施工物资供应计划及物流组织安排

铁路施工物资供应计划及物流组织安排

铁路施工物资供应计划及物流组织安排
1.1.主要材料分年度、季度供应计划
详见“表6-16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1.2.主要材料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
对本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水泥、钢材、桥梁支座、钢绞线、土工材料等材料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强度等级、试验方法、检查验收标准、包装方式、运输方式、交货状态的要求:
1)水泥
(1)技术标准、技术要求
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在有充分实践经验证明可行的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混合材宜为粉煤灰或矿渣。

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也可选用中级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级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748-2005)和下表的规定。

水泥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要求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仅为粉煤灰或矿渣),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在强腐
蚀环境下不应大于5%;其余性能应符合GB175的规定,禁止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2)水泥的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符合“水泥的检验要求”的规定。

水泥的检验要求
(3)检查验收标准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748-2005)、《铁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及设计文件要求。

2)钢材
(1)技术标准、技术要求:钢筋的品种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钢筋混
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

钢筋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

装卸钢筋时不得从高处抛掷。

钢筋(含加工完毕待安装的钢筋)应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堆置在仓库(棚)内,并分类设立标牌。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一次。

(3)检验方法: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批进行随机抽样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钢材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
(4)检查验收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碳素结构钢(GB700-88)。

设计文件要求。

3)轨道材料
道床板混凝土、轨枕混凝土用水泥、砂、石料,必须根据各自的技术要求分别进行验收。

1.3.主要材料供应方案
1)物资储存仓库设置情况
本标段不设置材料厂,在各作业架子队及拌合站均设物资储存仓库,仓库设置要符合各类物资存放标准,确保库存水泥一个月的用量,确保存放钢材、钢绞线等其他物资三个月的需用量。

本工程所需物资数量大、规格型号复杂、涉及面广、国内外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广泛应用、管理跨度大,如何“快速、有序、高效、优质”地组织好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根据对项目的实地调查情况,为确保工程物资及时的由生产厂家运送至各施工现场,保障工程物资及时、有序的供应,项目经理从物资的计划、发运安排、检查验收、装卸、仓储保管、供应、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符合项目运作的规章制度,将各项工作指标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确保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主要材料供应方式
本工程甲供材料由甲方提供,承包人负责接收,并按规定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

甲供材料由业主运到各作业架子队及拌合站物资储存仓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