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优质课教案
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找找看,一共 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 质。 4、学生朗读 11—23 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明确每 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明确: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 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提问:学了 6—23 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5、读到此,老师有一疑问,藤野先生就长相,并不是光彩四射,非 常普通。就行为,非常平凡,做着老师该做的事。假如你碰着这样的 一位老师,你会觉得他伟大吗?那么,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 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学生讨论: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非常有关系。就拿“匿名信”和“看 电影”这两件事来看,这些遭遇严重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而在这种情 况下,藤野先生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只为学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 术。其实,当时,日本人一向看不起中国人的,称中国人为“东亚病 夫”,所以,作为一名日本教师,他抛开了这些偏见,没有私心,热
藤野先生 永城市高庄初级中学 张雷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1881 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 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 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 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雪》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 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 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 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 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 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我们前面提到的《从 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3。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 年在仙 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 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 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 1906 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 学活动,1910 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 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整体感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 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 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 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 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二、检查预习 1。作家作品
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学生浏览 6—10 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学生活动)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 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 形象? 回答后明确: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 2、学生再根据阅读感知,课本扉页后的彩色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 画肖像,请你为这张画像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用“藤野先生是一 个___________的人”的形式回答,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学生积极思考,发言。教师引导、提示: ⑴ 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 ⑵ 生活习惯角度:生活俭朴。 ⑶ 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⑷ 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3、过渡:这就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包括亲眼见到的,耳 朵听到的。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 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 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
情关怀我,严格Biblioteka 求我,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种精神与品格,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
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
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五、总结本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感受了这份跨越国籍的师
生情。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人们,
给人以精神和力量。似乎课文学习可以结束了。真的可以结束了?本
文标题为《藤野先生》,为什么文中却旁逸出许多其他内容呢?是大
作家的败笔,还是另有目的呢?
教师播放朗读,学生聆听,完成下列任务: 1.标注出难字难词。 2.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 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3.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4.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学生听读后,讨论明确: 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绯(fēi)红:鲜红。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瞥(pīe)见:很快地 看一下。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 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不逊(Xùn): 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 名字叫。 2、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 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 台后 4、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 1—3 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 4—35 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 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 36—38 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
六、布置作业。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
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七、说板书设计:
事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
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