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与环境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大都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A 、煤烟、粉尘B 、工业废水C 、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D 、酸雨A 、新加坡、北京、伦敦、东京B 、新加坡、伦敦、伊斯兰堡、北京C 、华盛顿、东京、巴西利亚、莫斯科D 、莫斯科、巴黎、华盛顿、孟买3、我国都市化进程不应过快的要紧缘故是A 、人口素养不高B 、科学技术水平不高C 、都市建设体会不足D 、经济进展水平不高 4、从全然上改变我国工业布局和都市人口分布的重要措施是 A 、严格操纵大都市规模 B 、合理进展中等都市 C 、合理建设小都市D 、主动建设新型乡镇5A 、加尔各答、墨西哥城、纽约、伦敦B 、墨西哥城、纽约、加尔各答、伦敦C 、墨西哥城、加尔各答、纽约、伦敦D 、伦敦、纽约、加尔各答、墨西哥城6、下列都市中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的是①巴西利亚 ②华盛顿 ③堪培拉 ④伊斯兰堡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7的时期分不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①都市人口比重①②③人口/百万8、高级住宅区一样位于都市边缘,缘故是A、那儿地价比较廉价B、那儿环境条件比较好C、都市中心不能够建住宅区D、那儿更靠近工厂等工作区9、以下关于商业区的讲法错误的是A、商业区占都市用地总面积的大部分B、从形状上看,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都市街道两侧C、从地域分布上看,商业区一样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利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10、都市合理规划最要紧的目的是A、为保证都市居民居住更方便B、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C、为节约都市建设的投资D、既合理利用都市土地又爱护都市环境11、下列有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都市地域结构的进展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封建社会,都市的地域结构要紧服从于统治权力的需要B、进入工业社会后,都市的地域结构要紧由资本和市场来决定C、以后都市的地域结构的进展趋势是以人为中心D、“花园都市”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外围为居住区和工业区12、工业区在都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有以下特点A、它是都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点B、工业区持续向市中心迁移C、在建筑质量上显现高级和低级工业区D、趋向于沿要紧交通干线分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3~15题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 9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13、有关我国人口进展的推测,正确的是A、如果连续实行打算生育,劳动者数量就会严峻不足B、按目前人口政策,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会连续下降C、我国人口死亡率会逐年下降D、人口老龄化会逐步减缓14、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劳动者数量不足,我国在现时期应该临时不实行打算生育B、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越好C、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操纵在什么水平上,是由国家政策和法令决定的D、人口的进展对社会起促进和延缓作用15、人口如果进展过快,带来的社会后果是A、劳动力充足B、促进经济进展C、人丁兴盛,促进生活水平提升D、阻碍社会安定和生活水平提升16、对研究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明白得不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排除一定历史时期内,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B、环境人口容量的估量结果是人类和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之间关系的一个相对依据C、有助于人类认清超过环境人口容量可能带来的咨询题,走可连续进展道路D、由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故研究的意义不大原生地理环境(要紧指地势、湿度、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阻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及人口素养。
据此回答17~19题17、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黄土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恒河平原18、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
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有大面积洪涝区,生态脆弱B、地势复杂,多高山、高原C、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D、人口的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19、土壤中缺乏人体需要的某些元素,或者某些元素过多,都能够产生地点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中硒丰富—克山病B、环境中汞缺乏—克山病C、环境中碘专门—甲状腺肿大D、环境中钙过剩—软骨病20、符合北半球、发达国家、人口超过一亿三个条件的国家,正确的一组是A、美国、法国、印度B、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C、巴西、中国、日本D、美国、俄罗斯、日本(二)双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形均不得分。
按照材料回答21~24题:材料一: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该市就发生了震动世界的酸雾事件,导致4000人死亡。
近年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关心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为提升,雾日已不多见。
材料二:在一些西方大都市里,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事业的进展,一些大都市每天有几百万人次做“钟摆式”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
材料三:近几年昆明市投资100个亿治理滇池,抽取湖底污泥,打捞湖面藻类,并对邻近排放污水的300多家企业实行并转关停,使滇池逐步重现碧水风姿。
21、在英国各都市中,伦敦“雾都”形成的缘故有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B、地势闭塞,不利气流扩散C、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使用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增多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22、我国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今年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都市进展角度,该市预备采取的一些措施中较合理的是A、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B、缩小工厂规模,操纵废气排放量C、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排除废气中的SO2D、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邻近办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23、下列关于滇池的讲法,正确的是目前滇池邻近工厂纷纷建设污水处理场,牺牲了经济效益换来了社会效益滇池治理前鱼类逐年减少,要紧是水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所致滇池治理前湖水含氧量比治理后多治理滇池过程中,抽取污泥是为了减少湖中植物营养物,操纵藻类生物生长24、从伦敦老城人口白天和夜间变化,反映了西方国家都市化进程显现的新趋势是A、分散都市职能B、郊区都市化C、显现逆都市化现象D、进行合理规划,市区为第二、第三产业区,郊区为居民住宅区25、阻碍都市功能分区形成的经济因素有A、土地的付租能力B、付租人收入的高低C、地区知名度的大小D、通达度的优劣26、关于都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都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合的结果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都市所共有的功能区都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阅读资料,据此回答27~29题:材料一:20051月6日零时02分,随着一声男婴的啼哭,中国内地第13亿名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产生,当日被确定为我国十三亿人口日。
材料二:国家人口计生委数据统计,我国出生人口性不比差不多升高到119.92﹕100,与正常值106﹕100相比有严峻的偏离。
材料三:专家称,中国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长,也确实是讲10年就有1个亿的新增人口,如此估量再过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极限。
27、有关我国人口目前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基数大,新增加人口多C、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较低D、属于人口再生产传统型28、我国出生人口性不比居高不下的缘故要紧是A、传统观念的阻碍B、医疗技术手段的提升C 、生活水平的提升D 、人为操纵遗传基因 29、我国人口的连续增长,会导致A 、人均收入逐年降低B 、大量人口移民国外C 、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D 、人口老龄化咨询题 30、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该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在西部大范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加速开发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操纵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养选择题答案 姓名 总分(一)单项选择题(二)双项选择题31(1(2)由于上述对流运动,会产生下列 现象。
清洁的空气由 流向。
居民区的空气湿度 ,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 ,从而改善了局部小气候。
(3)如果在居民区与公路间建绿地,绿地还具有 、 、、 等作用。
(4)如果在居民区与公路间建绿地,绿地可发挥 、 等作用。
32、读“东京市区域规划图”,回答下列咨询题。
10分(1)目前,东京已成为10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且老城区人口过多,造成严峻的环境咨询题,解决的具体措施是A,B。
(2)老城区时有酸雾发生,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缘故是,那个地点的酸雨可能移动的方向是和 方向。
(3)图内海区曾显现“赤潮”, 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产生这一 现象的要紧缘故是 。
33列咨询题。
14分 居民区绿地155 10 15 25 20 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差额率·· · · · · · · ABCD E H I 老城区 市区 郊区高速公路卫星城(1)阻碍该都市人口变动的最直截了当因素是。
(2)在A —I 地,理由是(3中显现的现象 。
(4)在图中绘出一条曲线,以示意 A 地人口日变化情形。
3412分(1)某地距电视塔图上距离为2㎝,则实际距离为 千米。
(2)为保证都市用水,欲修水库请在图上用“Ⅱ”画出坝址所在 的位置。
(3)现欲建火电厂、印染厂、 面包加工厂、休闲疗养院, 请在①~⑤处加以选择:火电厂在 ;印染厂在 ;面包加工厂在 ;疗养院在 。
(4)在A 、B 、C 、D 处选择适当位置建设综合仓库和商贸大厦:综合仓库宜建在处,商贸大厦宜选建在 处。
35、阅读关于非洲的有关资料,据此回答咨询题: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由于奴隶三角贸易,非洲大陆的1200万~3000万奴隶被贩卖到国外,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而缺失的人口至少有1亿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大多数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人口增长显现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目前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而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居世界首位,有些国家超过了3%。
20世纪60年代,非洲是个粮食自给自足的地区,70年代需要进口粮食,80年代整个非洲大陆的粮食进口比70年代增加5倍。
1990年非洲的粮食自给率为81%,目前有1亿多非洲人吃不饱肚子。
5 -5-5 10 -10 -15 ·F G 0 6 121824时电视塔 比例尺 1﹕300000 我国东部沿海某都市示意图(1)非洲因奴隶贸易缺失1亿多人口,对非洲产生的危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