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与环境

人口与环境


2.教材 P3 活动 活动 1:
原因分析 人口自然 经济发展水 女性人口受 增长率 工业化程度 平 教育程度 工业化程度高, 现代化大生 老 产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较 经济发达, 发 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 年人的社会 受教育程度 达 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 保障程度高, 低 高, 受传统生 国 培训, 因而参加劳动的人口 对子女的依 育观影响小 家 出 年龄较大, 劳动力培训费用 赖程度低, 较高, 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 生率低 力较大,导致出生率下降
力;二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显著缩小。
答案
(2)矿产资源
①重要性:人类进行 现代化生产
至趋于 枯竭 。
和提高生活水平的 物质基础 。
②利用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某些重要矿产资源正迅速减少,有的甚
(3)水资源
①重要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水。 ②利用现状:一方面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对淡水
国家 埃及 美国 总人口/万人 8 112 30 935 人口出生率/% 2.32 1.40 人口死亡率/% 0.51 0.80 人口自然增长 率/% 1.81 0.60
活动 2:埃及人口增长速度快,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慢。 活动 3:2010 年,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约为 146.8 万,美国自 然增长的人口约为 185.6 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更多一些。
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
人口容量 概念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 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 发展前提下的 最佳人口) 适度 人口( 人口合理容量
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
强调点 源环境所容纳的 最高 人 口数量(极限人口)
共同点
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确定,因此两者都 具有 相对 性;
随堂达标检测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二、环境的限制性 1. 自然资源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
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 2.各类自然资源重要性及利用现状 (1)土地资源 空间场所 , ①重要性: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_________ 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②利用现状:一是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越来越大的压
第1课时
课堂练习
1.18世纪产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 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B )。 A.出生率升高 B.死亡率降低 C.死亡率升高 D.出生率降低
2.按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排列,下面顺序正 确 的是( D )。 ①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②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③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 ①②③ B. ③② 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发 展 中 国 家

工业化程度低, 手工劳动者 经济欠发达, 受教育程度 不需要接受较高的教育, 因 社会保障程 低, 受传统生 而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 度低, 对子女 育观的影响 轻,劳动力培训费用低廉, 的依赖程度 大, 不易接受 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 高, 出生率高 新的生育观 小,所以出生率高
解析
某地的人口容量都是由该地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的要素决定的,
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4 500人。
解析答案
新知预习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取决于两个方面:即人口自然 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的增长值)。 2.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 空间流动行为。 3.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 移和国内迁移两种类型。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 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 定居等。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 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二、“高—高—低”模式 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时期:原始社会 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 然增长率 生产力水平:以采集、狩猎为主,极为低下 制约因素:自然条件为主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 的自然增长率 生产力水平: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的发达地区, 如美国、日本、中 国的上海
西欧、北欧 的许多发达 国家,如德 国、芬兰
2.判读步骤 (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 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 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对应“低—低—低”型的 人口增长模式。
相对稳定 的 前
和 经济规模 的大小。
警戒性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合的产物。2.人口容量的特点: 临界性 、 相对性 、 。
答案
情境创设
有一片草原,放养着一定数量的牛羊, 有一户人家在此幸福地生活。迁来了一户人 家,也带来了一批牛羊,当然也可以一起幸 福的生活,但随着迁来的人口越来越多,而 土地不能够养活更多的牛羊,所以人们的生 活质量开始下降,不过仍然可以维持生活, 但不能够保证人民的高生活水平,由此人越 来越多,这片草原所能够维持最低生活质量 水平的最大人口数量,即为其环境承载力。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四、“低—低—低”模式 1.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 2.原因 生活、文化水平的提升 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
3.分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而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 “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特别提醒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原始社会时期属于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属 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工业化初期属于过渡型;后工业化时期属 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型;个别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原始型和传统型是“高—高—低”型;过渡型是 “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高—低”型 高(>2.5%) 高(>2.5%) 低(<1.0%) “高—低—高”型 高(>2.5%) 低(<1.5%) 高(>1.0%) “低—低—低”型 低(<2.0%) 低(<1.5%) 低(<1.0%)
新知预习 一、人口增长 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有的时期很慢,有的时期却很快。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 得数。 3.影响因素: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也受到经济发达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影响。 4.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 教材活动· 点拨 1.教材 P2 活动 活动 1:
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三、“高—低—高”模式 1.时期 欧洲:自18世纪中期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 2.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原因:以近代科技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使生产力水平 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 亡率显著下降。 4.影响: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人口 问题。
跟踪练习 2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1)~(2) 题。
(1)a、b 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D ) A.“低—低—低”模式和“高—低—高”模式 B.“高—高—低”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C.“低—低—低”模式和“高—高—低”模式 D.“高—高—低”模式和“高—低—高”模式 (2)c 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资源不合理利用以及 水体污染
淡水资源短缺 ,从而导致 问题。
答案
(4)森林资源
①重要性: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是环境资源。
②利用现状: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导致大面积森林破坏,引起
水土流失 _________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沙化 速度加快, 大气污染程度 加深等问题。
答案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③医疗卫生
要点三 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易混点) 1. 特点: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低 —低—低”型过渡。整体看来,我国城市人口已基本实现了向低出 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而农 村人口还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之中。 2.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社 会经济因素。生活富裕有利于减少生育。二是制度因素。国家的人 口制度、社会主义教育促进了出生率下降。三是计划生育因素。少 生、优生、优育政策逐渐深入人心。
要点四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 口,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人口,中间代表青壮年人口;左半部分代表 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 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如下图)
1.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
人口年龄构成和人口金字塔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如上图), 即:(1)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 (如上左 图);(2)成年型(稳定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 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急剧收缩(如上中图);(3)老年型(衰 退型)——年轻人比重小, 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 塔形下窄上宽(如 上右图)。
1
2
3
4
5
6
7
对点训练一 “人口爆炸”及环境的限制性
1.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 C ) A.人口的算术增长 C.人口的指数增长 解析 B.人口的几何增长 D.人口的平均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