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投资发展环境简介(2011年12月)一、基础优势成武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著名的中国牡丹之乡――菏泽市,版图面积988平方公里,辖十一个镇、两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省级工业园区,人口68万。
成武历史悠久。
秦时臵县,“成武”一名因汉高祖刘邦在此“成就武功”而得名。
成武人杰地灵,是春秋时期著名相马师伯乐、宋朝名相庞籍的故乡。
境内有文亭山、文亭湖、秦汉大堤、齐桓公斗鸡台、伯乐墓、晏崮堆、五代屯军大碾、唐代田塔等历史遗迹;汉蔡邕书《张寿墓碑》、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金王庭筠书《黄华诗碑》等是至今存世完好的奇葩瑰宝。
成武交通便捷。
成武西靠京九铁路,北依新石铁路,南临陇海铁路,东接京沪铁路。
距济南机场、郑州机场2小时路程,距济宁机场1小时路程,距连霍、日东高速半小时路程,济广高速在城西穿过,正在规划的菏徐高速、济祁高速贯穿成武。
德商、枣曹、定砀、东丰四条省级公路贯穿成武全境,县、乡公路村村相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成武资源丰富。
地下有煤、石油、煤层气等多种矿藏,煤炭储量16亿吨,煤层气100亿立方米,地下水蕴藏量3亿立方米。
距离巨野煤田20公里,徐寨、孙寺预测含煤区已纳入山东省鲁南经济产业带勘探开发规划,煤炭资源优势日益突出。
水资源充沛,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1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2亿立方米,引黄量1亿立方米。
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4万吨,可提供大量回用中水。
成武基础设施健全。
成武与华东、华北电网联网,属菏泽和济宁双电源供电,境内建有22万伏输变电站1座,11万伏输变电站3座,3.5万伏变电所11座,电力充足可靠。
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机电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供电、供排水、污水管网配套设施完善。
其中化工项目聚集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两纵四横”路网已经形成,配套基础设施渐趋完善,已入驻化工项目12个。
菏泽市有内陆口岸,海关、商检配套完善,与青岛港实现直通,货物进出口极为便利。
成武区位独特。
成武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东连齐鲁,西接中原,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处在中部过渡带,是中原地区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重要通道和辐射周边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是东南沿海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向华北和西北转移辐射的承接点,具有承东启西、引南连北的战略地位,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在方圆200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拥有1.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成武发展环境优越。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始终把优化环境放到经济发展生命线的位臵来抓,对所有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
在项目手续办理上,实行“一站式”服务,集中办理,限时办结。
在外部环境上,对重点企业和入园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进行挂牌保护。
金融、通讯、医疗、保险、文化、娱乐等设施齐全,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
成武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
近年来,成武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水平”的主线、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抓项目,城市出亮点,农业创特色,三产求突破,社会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加快调整投资结构,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谐社会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更好更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7亿元,增长1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4亿元,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48269万元,增长39.1%;农民人均纯收入5945元,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亿元,增长19.2%。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81亿元,增长26.5%;利税28亿元,增长66.8%。
今年1-9月份,完成地方生产总值82.2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7亿元,增长23%;地方财政收入49042万元,增长39.6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115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增长17.3%。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61亿元,增长34%;利税24.8亿元,增长40%。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机电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
年产8000万千伏安变压器、5万吨玻璃钢夹砂管、5万吨防污闪电力铁塔、10万吨文化用纸、26万吨玉米淀粉、30万吨小麦面粉、1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棉纺能力40万纱锭,桐杨木初加工能力100万立方米。
“达驰”变压器、“尽美”玉米淀粉、“利生”小麦面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
达驰电气、呈祥电工、利生面粉、大地玉米等一批知名企业迅速崛起。
成武县已被山东省列为“全省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被菏泽市列为“全市先进制造产业园”,将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新一届县委更是明确了今后的发展定位:以经济繁荣、事业发展、社会和谐、民生幸福为目标,以创新转型、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发展高端工业、打造精致城市、提升现代农业、扩大三产规模、做亮品牌文化为重点,以实施“五个一百”项目(百个企业促升级、百个项目增后劲、百个工程出形象、百个新村展新貌、百件实事促和谐)为抓手,高点定位,跨越发展,全力打造速度成武,生态成武,幸福成武。
成武农业基础雄厚,开发加工潜力较大。
成武县是全国著名的农、牧、渔商品生产基地、国家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开发基地,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山东省“芸豆之乡”。
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蚕桑、大蒜、蔬菜、瓜果、花卉、林木等,年产粮食44万吨,皮棉70万担,大蒜40万吨,有翠博牌芸豆、芸芹牌蔬菜两大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林木覆盖率达35%,用材林活立木蓄积量225万立方米,畜禽存养量650万头(只)。
二、资源产业优势及项目开发重点(一)机电制造机电制造业是成武县的支柱产业,这个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的产业之所以在成武得到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达驰电气公司带动。
达驰电气公司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变压器行业十强企业,总资产25亿元,员工1200多人,年产750KV 级及以下20多个系列变压器8000万KVA。
“达驰”牌变压器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全国变压器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变压器行业首选品牌”。
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清华大学的中试基地,并在北京燕郊开发区建立了科研开发基地,是国家电力公司定点生产企业,产品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亚、非、欧等国际市场。
公司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3.2亿元。
2009年开始,达驰公司实现了跨行业经营,投资15亿元建设了新能源项目,目前一期工程磷酸铁锂电池及正极材料项目已投入生产;与韩国晓星集团合作投资12.6亿元的GIS项目,一期工程投入生产。
在达驰电气公司的影响带动下,呈祥电工电气公司也由一个生产电工绝缘材料的小企业成长为集开发、研制、生产、经营绝缘材料和玻璃钢夹砂管为主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公司与世界最大的玻纤企业中国巨石集团联合投资建设了复合材料项目,与国电集团联合投资建设了风力发电塔项目,与鲁能集团联合投资建设了防污闪铁塔项目,逐步打造成北方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和防污闪铁塔生产基地。
机电制造产业已形成了以达驰电气公司为核心,达驰集团公司、呈祥电工电气公司、华驰变压器公司、鲁能电磁线公司、成威机电公司、顺达机械公司、安达绝缘材料公司、鲁成衡器公司等20多家相关联的企业,具备了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由此,成武县被山东省列为全省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被菏泽市列为全市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并专门聘请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对我县机电制造产业进行了规划设计。
我们将以达驰电气公司为依托,围绕变压器产品拓展和产业配套,重点开发高低压开关、熔断器、重合器、互感器、电磁线、绝缘材料、导电杆、接线板等产品,新上1000KV级特高压变压器、换流变压器、光伏电池等项目。
以呈祥电工电气公司为依托,围绕城市开发和电力配套设施,重点发展玻璃钢夹砂管道、维纶电缆水泥管、硅芯管、碳素螺旋管、防污闪铁塔、风力发电设备、复合绝缘材料等项目。
同时,鼓励发展计量器械、汽车配件、五金零配件加工及电子产品等项目。
(二)农副产品加工1、林木加工成武县是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
全县林地面积31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100.8万亩,农林间作38.4万亩,林木覆盖率35%,以速生杨为主的活立木蓄积量225万立方米。
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农桐间作化、河沟林带化、村庄林场化、林木良种化。
以成武为中心,方圆200公里范围内,是全国平原地区速生林最为发达的地区,林木蓄积量约为8000万立方米。
我县木材加工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孙寺、南鲁、伯乐为中心的杨木镟皮和以天宫、九女为中心的桐木拼板两大加工产业群,初加工能力100万方。
东力雅木业、美森木业等各类林木加工企业近千家,林木加工产品涉及到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家具门窗、木制工艺品等180多个品种,并已成为辐射周边省市的木材加工集散地。
然而全县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撑,仅仅是对林木资源的低层次初级加工,林木资源的潜在效益未能充分显现。
我们计划以丰富的速生林木资源为基础,以东力雅木业公司、美森木业公司等加工企业为依托,进一步扩大初加工规模,延伸木材加工的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环保型中高密度纤维板、胶合板、贴面板、细木工板、木质地板、高档家具、木制工艺品等项目。
2、棉花纺织及服装加工成武县是全国优质棉繁育基地县,年均植棉40万亩,年产皮棉70万担。
现有以银翔棉纺织公司、印龙纺织公司为代表的棉纺织企业14家,拥有40万纱锭、500台毛巾织机,以锦源安博斯针织服装公司为代表的服装加工企业3家,年产针织内衣等各类服装1500万件。
由浙江杭州三元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的玖德工业园项目,主要建设织布、绣花项目,目前已投入试生产。
济宁如意集团投资建设的如意工业园15万锭精梳纱项目和苏州万丽公司投资建设的万丽服装工业园,正在安装设备,年底前投入生产。
从目前情况看,我县棉花加工及纺织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装备差,产品种类少,档次低,尤其是缺乏印染、织布、服装等下游项目。
我们将充分利用丰富的棉纱资源,以银翔棉纺织公司、印龙纺织公司、锦源安博斯服装公司等企业为依托,以玖德工业园、万丽工业园为带动,重点发展中高支精梳纱、巾被、织布、高档服装加工等项目,提高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棉纺织品的系列化生产。
3、大蒜及蔬菜加工成武县是国家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面积45万亩,其中大蒜35万亩,芸豆3.5万亩,年产大蒜40多万吨,芸豆10万吨,“翠博”牌芸豆、“鸿方缘”酱菜已成为地方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