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12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性接触
母婴(围产期) 母乳喂养
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
果子狸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 肉目、灵猫科、果子狸属。果子狸的正 式名称应该叫做“白鼻心”,常见的俗 名也包括:花面狸、香狸、白额灵猫。
• 果子狸主要分布在热带地 区,我国河北、山西、陕 西、江苏、浙江等地也有 分布。目前民间繁殖饲养 的数量颇多,但野外族群 的现状不明。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 法》,果子狸属于保护动 物。 • 野生果子狸的栖息地,分 布于低至高海拔之山区, 但以低、中海拔为多,栖 息地以阔叶林为主,偶可 在开垦地发现其踪迹。
1.急性刺激作用
刺激性气体可引起流泪、畏光、结膜充血、
流涕、喷嚏、咽部充血疼痛、发音嘶哑、呛 咳、胸闷等眼、和上呼吸道炎症;
引起化学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
喉头痉挛水肿,严重者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
死亡。
2.化学性肺水肿 • 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引起的以肺间质及肺泡腔液体过多聚集为 特征的疾病,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刺激性气体引起的 最严重病变之一。 (1)发病机制:
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锥体 外系障碍,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 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 小便失禁等; 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等, 或出现继发性癫痫。
⑵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CO是否引起慢性中毒尚有争 论。长期反复接触低浓度的CO可引起神经衰弱 综合征和对心血管系统有不利的影响。
CN-与含巯基或硫的酶类结合,使其失。
3. 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可出现乏力、头痛、头昏,胸闷, 皮肤、黏膜呈鲜红色。
重者除上述症状外,有意识丧失、瞳孔散大、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皮肤、黏膜逐渐转为 紫绀,最后由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HCN,可无任何先兆突
然昏倒,意识散失并阵发性抽搐,呼吸骤停 而致“电击样”死亡。
五、老年健康问题
•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非常突出、非 常紧迫的问题。 六、医源性疾病
• 由于诊断和治疗不当造成的医源性疾病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 且增加经济费用。大多数医源性疾病是可以避免的,由此带来的 法律诉讼将是临床医学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也增加了行业风 险。
七、食源性健康问题
•“毛发酱油”事件: 湖北荆州市津津乐调 味品厂生产的“红帅” 酿造酱油,用废毛发 作为其氨基酸液(胱 氨酸)的生产原料; 重庆万州三凯生化厂 卖胱氨酸废液给酱油 厂勾兑酱油。
•毒泡菜事件:四川彭州市九尺和蒙 阳镇一带的泡菜加工厂,把用工业 盐腌渍过后的又喷洒了剧毒农药敌 敌畏的泡菜销往全国。 •毒大米事件:河南新乡的黑心商贩 把黄曲霉素严重超标的霉变大米用 矿物油“美容”处理后当作好米卖 给人吃。
中油辽河石化分公司废渣),该运输户未按规定到指定地点卸车, 私自在宋家村一小工厂院内坑池排放,造成附近村民中毒事件。 •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双盛街道宋家村共造成68人中毒,其中3人 重度中毒,9人中度中毒,余者为轻度中毒,大多数患者症状都是 迷糊、呕吐、恶心。
北京怀柔氰化氢中毒3死15伤
• 2004年4月20日:北京市怀柔区北京 中发黄金有限公司八道河冶炼厂在处 理金矿废液过程中发生有毒物质泄漏 事故。泄漏的有毒物质是氰化氢。有 18人中毒,其中已经死亡3人。 • 入院者大都出现手麻、胸闷、憋气等 症状。
辽宁盘锦发生硫化氢中毒事件 68人中 •毒 2004年6月21日20点30分 :一运输车私自排放工业废碱渣(碱渣为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艾滋病:获得性 免疫缺陷 综合征 HIV照片 HIV模型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公布 《2004全球艾滋病疫情年度报 告》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毒感染 者约3800万,其中包括84万中 国人。2003年全球新增艾滋病 感染者500万,290万人因艾滋 病死亡。非洲8个国家因艾滋 病人均寿命降到40岁以下。全 球15岁到49岁的人群中有3570 万人感染艾滋病,其中2600万 是工人。
损害程度主要与毒物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有
关;高浓度吸入则侵犯全呼吸道。
病变部位与毒物的水溶性有关:
— 水溶性大,接触眼和上呼吸道黏膜,立 即产生化学刺激性炎症反应;
— 水溶性小,溶解少,对上呼吸道黏膜刺 激作用较轻,吸入后不易发觉,继续深入 呼吸道深部后对肺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 引起肺水肿。
(二)临床表现
大连发生氯气中毒事故
二、窒息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
gases):经呼 吸道吸入而直接引起组织窒息的气体。
单纯性窒息性气体:能引起组织供氧不足而发
生窒息的无毒微毒气体和惰性气体,如N2、甲 烷、CO2等;
化学性窒息性气体:能影响血液的运氧能力或
阻碍组织对氧的利用,如CO、硫化氢、氰化氢
第五章
我国人群主要健康问题
一、传染性疾病
1.新发现的传染病:全球新发现的传染病(30年来)又30余种,如艾 滋病、O139霍乱、O157:H7大肠杆菌肠炎、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 2.再出现的传染病:如结核病、性传播疾病、血吸虫病、布氏菌病等。 3.常见多发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霍乱、痢疾、感染性腹泻、流感、 疟疾等。
食品监管部门?!?!?
• 农业部门 •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 卫生部门 • 工商部门 • 商务部门 • 药品监督部门 • 城管执法部门 •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 • 教育部门 • 建设部门
第三章
一、刺激性气体
化学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刺激性及窒息性气体与健康
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是对皮肤、眼、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作用的一类 有害气体的统称。 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等。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侯群
非典型性肺炎
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 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② 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③ 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HIV的传播途径
血液 HIV感染者 精液 阴道分泌物 乳汁 带有HIV 血液
(三)防控措施 1.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立即将患者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服, 迅速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污染的部位。
2.纠正缺氧
及早吸氧,可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3.预防肺水肿
应尽早、足量、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限制静脉补液量,以不加重肺水肿为原则; 合理利用利尿剂、脱水剂,减少肺循环血容量。
二、非传染性疾病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 在全球流行严重,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呼吸系 统疾病等,成为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三、伤害
•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而造成的组织损伤和
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
• 2004年10月6日晚: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某工地发 生一起集体中毒事件,3名民工中毒死亡,另有2 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 武威市某建筑工地一工棚内住着6名民工,其中5 人上夜班。由于天气比较冷,这5名工人生起了柴 火,并在上面加了一些煤块。上白班的民工因为有 事回到工棚,发现5人情况异常后立即报告了医院, 并送医院救治,其中一人在途中死亡,另外两人在 抢救中死亡。
力、恶心、呕吐;或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但无昏迷者。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10%。
中度中毒: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恢
复后无明显并发症。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 30%。
• 重度中毒:出现深度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可并发脑水肿、休克 或严重的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脑局灶损 害,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50%。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急性一氧化碳中 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约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下列临床 表现之一者:
潜伏期:患者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相
对稳定,但潜在病变仍在发展,属“假象 期” 。
肺水肿期:潜伏期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
咳、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呼 吸困难、烦躁不安。 — 体检:患者明显紫绀,双肺满布湿罗音, 血压下降、血液浓缩、白细胞增高。
— 胸部χ线检查:双肺透光度降低,肺纹理变粗、边缘模糊,随着病 情加重,两肺可见散在的粗大片絮状阴影,界限不清,有时融合成 状如蝴蝶的大片状阴影。 恢复期:如无严重并发症,经适当治疗,3~4天症状减轻,7~11天 可基本恢复,多无后遗症。 3.慢性损害 • 长期接触低浓度刺激性气体,可致慢性结膜炎、鼻炎、咽炎、支气 管炎、牙齿酸蚀症。
刺激性气体可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 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肺泡型肺水肿;

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导致间隔毛细血管 通透性增加,形成间质性肺水肿; 交感神经兴奋,使右淋巴总管痉挛,肺淋巴 回流受阻,组织内液体潴留,加重肺水肿。

(2)病程分期:

刺激期:吸入刺激性气体后,短时间内出现 气急、呛咳、流涕、咽痛、胸闷、呼吸困难 及全身症状,有时该期症状不明显。
•猪粪臭豆腐:“黑心”商人利用人 们爱吃臭豆腐的心理,用猪粪浸泡 制作臭豆腐。 •人尿鲜虾:为省去买氧气泵的钱, 又保证鲜虾活泛,用人尿浸泡海虾, 可以一夜不死,摊主们发了财,但 被尿污染过的海虾成了毒虾,消费 者成了直接受害者
•地沟油、毒韭菜、激素水产品…… 几乎所有能入口的食品都有人造假。 •红油火锅竟真是一锅被“千人涮” 过的“老汤” ?! •“瘦肉精”猪肉:人食用了添加 “瘦肉精”的猪肉、猪肝后会引起 心脏功能紊乱。
• 我国城市伤害死因顺序: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