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坪学校(初中部)教学案
匚年级科目:生物执笨’徐纯冰审阅^ 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导】:[复习总结,实验导入]
教师用谈话式和组织学生做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对水生环境进行
总结,进而引出陆生环境与水生环境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如下引课。
教师:请各小组将本组准备小鱼拿出来,放在课桌上,观察鱼的
活动,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鱼不能“站立”了。
学生:小鱼不能吃东西了。
口与鳃不停地闭合。
学生:小鱼不能游泳了,可是能蹦!
教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
如果长时间把鱼放在外面,鱼会怎样呢?
学生:不能呼吸死了。
教师:对,这就是俗话说的“鱼儿离不开水”的道理。
那么,现在大家来思考,水给了鱼儿什么?
学生:水能让鱼儿“站”在水中。
学生:鱼在吞水呼吸的同时,也把食物吃进去了。
学生:水里有鱼需要的氧气。
教师:很好!大家说得非常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投影片总结水生环境可供水生动物生存的原因。
同时,要提醒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语言描述生物学现象,请大家对照投影片上的内容,看自己哪一点说得不好。
投影内容如下:
1.水中有大量可供水生动物食用的饵料。
2.水中有溶解于水中的溶解氧,可供水生动物呼吸。
3.水中昼夜温差不大,对动物来说是一种温和的环境。
4.水对水生动物还有浮力,解决了动物支撑体重的问题。
教师:与水生动物相比,陆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内容。
【学】
观看录像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学生只看“热闹”,不看“门道”。
根据片中具体情节,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列举片中出现的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积极参与意识;其次,让学生描述片中出现动物的生存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陆生动物生存环境与水生环境的区别,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师生可进行如下活动,以突出本课时重点。
教师:现在,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交流一下讨论结果,还是老规矩,按从第1 组到第12 组的顺序。
第1 组:我们组的讨论结果是陆生环境没有水,所以,陆生环境干燥,,
第2 组:陆生环境中的氧气以气态存在,而水生环境中的氧溶解在水中,,
第3 组:,, 陆生环境缺少了水的浮力。
5 5
每一组的回答都不可能全面完善,但教师应及时给予激励评价。
对不足之处,教师应给以启发,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探索思考、不断钻研的意志品质。
之后,根据学生回答,与水生动物相比引出陆生动物适应陆生环境的特征。
【议】:教师:刚才,大家比较水、陆环境的差别,上节课我们对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动物的特点进行探究。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生活在水中的鱼有鳃可吸入水中的溶解氧,解决了它的呼吸问题;水的浮力又解决了它的支撑体重的问题;水中还有足够的饵料在它吞吐水的时候被摄入体内,等等;那么,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又怎么解决它的食物问
题、呼吸问题、支撑体重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问题呢?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契机,给予激励和评价,并对学生回答中的不准确语言给予纠正,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较为科学的语言描述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事件,以培养学生使用科学语言的行为习惯。
例如:上述学生回答中的“它有嘴”这种说法,教师应及时告知:嘴是生活中的语言,生物上应该说口。
学生的回答还很不系统。
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经过学生的讨论,是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答案的。
这样,使学生认识与人合作,团结互助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人生态度。
讨论完毕,小组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应课前备好的投影片内容适时、逐条打出,在充分肯定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再给予更准确、更科学的语言对学生加以引导,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的投影片内容如下:
陆生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1.陆地环境没有了水中的溶解氧,氧气以气体状态存在于空气中,出现了用肺呼吸或用气管呼吸。
2.陆地环境没有了水的浮力,出现了四肢发达的肌肉这是支撑
体重和奔跑运动的结构
3.陆地环境没有了水,变得干燥,出现了外骨骼、角质鳞片等 防止水
分散失的结构。
4.陆地环境复杂、危险四伏,出现了非常发达的神经系统和灵 敏的感
觉器官以对外界刺激做出灵敏、迅速的反应。
5.陆地环境没有水的温和,昼夜温差很大,出现了恒温动物。
[巩固重难点,顺引新知识点]
教师再次释放有关多种陆生动物生活片断的录像内或光盘。
不需 教师
插话,相信学生这次观看录像是会从重难点角度去感受画面内容 的。
然后,教师从中选出陆生的无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让学生 观察二者区别辨认陆生动物类群, 使学生能举例说出各类群的代表动 物。
教师还应从中选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画面, 引发学生保护动物 及动物栖息地的情感。
【练】:
一、看谁选得对
1.下列属于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A .大鲵
B .蚯蚓
C .蝗虫
D .壁虎
答案: D 2. 完全用肺呼吸的动物是
答案:B
3. 昆虫的外骨骼的作用是
A .蜥蜴和蟾蜍
D .蛇和青蛙
B .壁虎和蜥蜴
C .龟和大鲵
A .支撑身体
B .适应陆地生活
C.防止敌害捕杀 D .有利于飞行
答案:E
二、观察与思考
1.你发现了吗?许多陆生动物都有与环境及其相似的体色。
这对动物有什么好处?
答案:适应陆地环境,起到了防御、保护的功能。
2.摸摸猫、狗、兔等的身体,都有热乎乎的感觉,这对它们适应陆地生活有什么好处?
答案:这些动物都是恒温动物,也都是适应环境的表现,抵御昼夜温差对它们造成的可能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