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学
(6)采后处理 如晾晒、清洗、分级、包装等。
(7)高产高效 亩产量在几千到万公斤,产值几千到几 万元。历来有“一亩园,十亩田”的说法。
2.蔬菜生产的意义 六方面
(1)具有重要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2)已成为种植业的第二大产业; (3)出口创汇的比重在不断增加; (4)许多蔬菜的副产品是很好的家畜饲料,发展蔬菜还 可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5)可以与大田作物、果树等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 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 (6)绿化、美化环境。
(1)地下茎类蔬菜 又分为块茎类(马铃薯、菊 芋、草石蚕等)、根茎类(莲藕、生姜等)、球 茎(荸荠、芋头等)。
(2)地上茎类蔬菜 又分为肉质茎(茭白、莴笋、 茎用芥菜、球茎甘蓝等)、嫩茎(石刁柏、竹 笋)。
3.叶菜类 以叶片、叶球、叶丛、变态叶为产品器官的
一类蔬菜,又可分为 4 类。
叶菜类:
(1)普通叶菜类:包括小白菜、芥菜、菠菜、芹菜 等。
6.豆类 豆科植物中以嫩豆荚或种子为食用产品的一类蔬 菜,为 1 年生植物,种子繁殖,喜温怕霜。包括菜豆、豇 豆、毛豆、刀豆、扁豆、豌豆、蚕豆等。
7.葱蒜类 百合科葱属中以鳞茎或叶片为食用产品、具有香 辛味的一类蔬菜,2 年生或多年生,用种子繁殖或无性繁 殖,耐低温能力较强。包括洋葱、大蒜、大葱、韭菜细香 葱等。
蔬菜的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增进人 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蔬菜营养价值:七个方面。(1)提供维生素; (2)提供矿物质;(3)增加肠胃中的纤维素; (4)提供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5)含有有机 酸、色素及挥发性物质,丰富蔬菜品质,增加食 欲;(6)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7)具有医 疗保健作用。
三、农业生物学分类
是将蔬菜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特点结合起来的一种分 类方法,按此法可将蔬菜分成以下 14 种类型。这种分类 法较为适宜生产上应用。
1.根菜类 直根肥大为食用器官的一类蔬菜,均为2年生蔬 菜,种子繁殖。都起源于热带地区,喜温和或较冷凉的气 候和充足的阳光,耐寒而不耐热。
2.白菜和甘蓝类 十字花科芸薹属的蔬菜,以柔嫩的叶片、 叶球、花薹、花球及肉质茎为食用产品。大多数起源于温 带南部,可育苗移栽。
蔬菜的范围很广,种类很多。不完全统计,中国栽培的蔬 菜有210余种,分别属于32个科。有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多年生草本和木本植物,以及许多真菌和藻类植物。
演化:由野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演化而 来,既与野生种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基 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等原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蔬菜类型和 品种。
一、植物学分类
主要以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理论为依据,把蔬菜按界、门、 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其中,种为基本单位,在 种以下,还可分为亚种、变种、品种等。
植物学分类的优点:
可以明确科、属、种间在形态、生理、遗传、系 统发生上的亲缘关系。
例如:结球甘蓝与花椰菜,产品器官不同, 前者叶球,后者花球,但两者同属1个种,有共同 的病虫害不宜轮作,彼此容易杂交,制种时需要 相互隔离;西瓜、甜瓜、南瓜等都属于葫芦科蔬 菜,其在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上都有共同的地 方,需要轮作防病。
无土栽培:
是蔬菜栽培的一个分支,也是保护地发展的重要 内容,最初是作为矿质营养生理的一种研究手段, 现在已成为设施栽培的重要形式。它具有生长快、 产量高、低污染、品种好的特点,还可进行立体 栽培。无土栽培主要有基质栽培和水培。
2.现状
蔬菜总产值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位居第二, 而山东、河北等省的总产值已超过粮食,位居第 一,其中设施蔬菜占较大比例。
3.前景
四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农业
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
旱作农业,灌溉农业,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
(2)旅游观光农业
(3)都市农业
(4)生态农业
市场园艺;社区园艺、家庭园艺、微型园艺; 蔬菜园艺。
四、蔬菜栽培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蔬菜栽培学的含义及其发展 蔬菜栽培学是蔬菜学二级学科下的一门非常重
要的专业课。
(2)结球叶菜类:如结球甘蓝、大白菜、结球莴苣、 包心芥菜等。
(3)香辛叶菜类:葱、韭菜、芫荽、茴香等。 (4)鳞茎菜类:洋葱、大蒜、百合等。
4.花菜类 又分花器官类(金针菜等)、花枝类
(花椰菜、青花菜、金针菜、菜薹、芥蓝等)。
5.果菜类 以幼嫩果实或成熟果实为产品
器官,又分以下 3 类:
(1)浆果类 番茄、茄子、辣椒等。 (2)荚果类 菜豆、豇豆、毛豆、豌豆、蚕豆、扁豆等。 (3)胡瓜类 黄瓜、南瓜、冬瓜、丝瓜、蛇瓜、西瓜等瓜类蔬菜。
8.绿叶菜类 以幼嫩的绿叶、叶柄或嫩茎为食用产品的一类 速生蔬菜。在起源和植物学分类上比较复杂,多数植物矮 小,生长迅速,对氮肥和水分要求高。包括莴苣、芹菜、 菠菜、茼蒿、苋菜、雍菜、落葵等。
9.薯蓣类 以肥大的地下茎或地下根为食用产品的 一类蔬菜,在生产上均采用营养器官繁殖。包括 马铃薯、芋、姜、山药、豆薯等。
蔬菜栽培的学习方法:
要理论联系实际、熟悉并掌握蔬菜生长发 育的基本规律,植物学基本特征,对环境 条件的要求,蔬菜栽培学的基本原理与技 能,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在讲课的同时, 安排相同进度的田间实验技术课。
本章思考题:1.简述蔬菜生产特点、方式和意义。 2.怎样学习蔬菜栽培学?
第一章 蔬菜的种类、起源与分布
13.食用菌类 真菌。如蘑菇、草菇、香菇、平菇、金针菇、 猴头、黑木耳、银耳等。
14.野生蔬菜 指能用做蔬菜的野生植物。如蕨菜、萎蒿、 菊花脑、马兰、荠菜、蒲公英、紫贝菜、马齿苋等。
第二节 蔬菜的起源与演化
一、蔬菜的起源中心 1945年Darlington在Vavilov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1 个北美洲中心,使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成为 12 个。这 12 个起源中心也是蔬菜的起源中心。
10.水生蔬菜 指在淡水中生长的,其产品可作为蔬 菜食用的一类植物。包括莲藕、茭白、菱、荸荠、 慈菇、水芹、芡实、蒲菜、莼菜、豆瓣菜等。
11.多年生蔬菜 一次种植可多年生长和收获的一 类蔬菜。如竹笋、金针菜、石刁柏、百合、香椿、 枸杞等。
12.芽苗菜类 用蔬菜或粮食作物种子长出的幼芽(幼嫩的 下胚轴、子叶,有的还带针叶)为食用产品的一类蔬菜。 如豌豆芽、萝卜芽、苜蓿芽、荞麦芽、绿豆芽、黄豆芽等。
研究内容:以蔬菜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其生长发育规律为主 要内容,了解并掌握土壤、气象条件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原 理,利用现代的生物科学理论与先进的管理技术来协调蔬 菜、土壤、气象三者的关系,努力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环 境条件为主要任务,以获得高产、无污染的优质高产和高 效益为最终目的。
蔬菜栽培学涉及的学科:植物学、植物生 理学、蔬菜生态学、产品器官的形成与调 控、蔬菜生产的合理布局,蔬菜的栽培制 度、茬口安排、立体种植等方面的内容。
绪言
一、蔬菜的含义及其营养价值
蔬菜:凡是具有柔嫩多汁产品器官、可佐餐的所有植物均可 列入蔬菜(vegetables)的范畴。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的 草本或木本植物、菌类和藻类,如香椿、蘑菇、紫菜、海 带以及某些调味品等。
蔬菜与人类的关系:三个方面。(1)蔬菜是人类不可缺少 的重要食物;(2)蔬菜也是人类维生素、矿物质、碳水 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3)蔬菜具有 刺激食欲、调节体内酸碱平衡、促进肠的蠕动、帮助消化 等多种功能。
3.芥菜类 需要湿润季节及冷凉的气候,多数为 2 年生植物, 种子繁殖,包括叶用芥、根用芥、茎用芥和籽用芥菜等。
4.茄果类 茄科中以果实为产品的一类蔬菜。起源于热带地 区,喜温暖不耐寒,为 1 年生植物,种子繁殖。包括茄子、 番茄、辣椒等。
5.瓜类 葫芦科中以瓠果为产品的一类蔬菜,多数为起源 于热带的 1 年生植物,用种子繁殖,喜温怕霜。包括黄瓜、 南瓜、西瓜、甜瓜、冬瓜、丝瓜、苦瓜、蛇瓜、瓠瓜、菜 瓜等。
区域特色:中国南北跨4种气候类型,东西部之间海拔高 度差异很大。气候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使中国各地蔬 菜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性。
第一节 蔬菜种类与分类
蔬菜种类繁多,食用器官多样:叶片、种子和果 实,肉质根或块茎,嫩茎、花球或幼苗。
蔬菜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植物学分类、食用器官 分类和农业生物学分类。
具体内容见21~22页。 1.中国中心(Ⅰ); 2.印度-缅甸中心(Ⅱ); 3.印度-马来亚中心(Ⅱa); 4.中央亚细亚中心(Ⅲ);
5.近东中心(Ⅳ); 6.地中海中心(Ⅴ); 7.埃塞俄比亚中心(Ⅵ); 8.墨西哥南部-中美洲中心; 9.南美洲中心(Ⅷ); 10.智利中心(Ⅷa); 11.巴西-巴拉圭中心(Ⅷb); 12.北美洲中心-主要为美国的中北部。
中国设施蔬菜面积、产量发展很快。 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鲁、冀、豫、川、苏等省,
面积都超过8×105公顷。
蔬菜种植技术发展很快:表现在11个方面。
(1)生长调节剂的应用,(2)嫁接育苗, (3)无性繁殖,(4)脱毒培养,(5)化学除 草,(6)调亏灌溉等现代灌溉技术,(7)生物 技术,(8)现代贮藏技术,(9)功能性农膜的 应用,(10)PC板材,(11)各种保护设施, (12)病虫害的生物防治,(13)生态防治, (14)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等。
中国蔬菜绝大多数属于种子植物,既有双 子叶植物,又有单子叶植物。在双子叶植 物中,以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葫芦科、 伞形科、菊科为主;单子叶植物中,以百 合科禾本科为主。
本节仅介绍重要的科。见第10~18页,请通 读名称一遍。
二、产品器官分类
根据蔬菜的食用器官将蔬菜分为根、茎、叶、花、 果 5 类。
(2)食用器官多样化 包括根、茎、叶、花、果等。
(3)育苗移栽 蔬菜集约化生产是重要特点之一。便于 管理、延长生长期、提前上市、增产增收。
(4)精耕细作 需肥水量较大,要求土壤疏松透气,保肥 保水。技术要求:做畦、培土、封垄、支架、绑蔓、摘心、 打杈、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