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设施农业栽培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能掌握设施蔬菜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当前设施蔬菜生产上的各类栽培模式,理解设施环境与蔬菜生长的关系,熟悉当地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栽培方案,并根据不同作物生长特点,按照生产过程完成设施内蔬菜生产计划的制订、实施,并能够对生产过程与产品进行检查与评估。
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施蔬菜栽培的基础知识、蔬菜播种育苗技术、常见蔬菜的设施栽培技术及栽培管理模式,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能够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及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职业能力目标:
(l)熟练运用嫁接技术进行蔬菜育苗。
(2)准确判别蔬菜的生长发育时期,并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情况作较为准确的田间诊断。
(3)合理安排设施蔬菜种植茬口,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优
(2)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应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现场指导、参观调研、技能训练、教学实践、岗位实习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活动,突出可操作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指导性,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3)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性、实用性内容为主,尽量做到文字描述深人浅出、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4)教材应体现先进性,内容应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将设施蔬菜栽培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纳人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行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五)考核与评价
1.改进评价方式,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方式,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变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阶段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通过课堂提问、业务操作、课后作业、实训成果评比、技能竞赛、阶段测验等手段加强实践性环节的考核,突出阶段评价和过程评价。
3.采用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着重考核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考核时还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注重评价内容的整体性,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学生养成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节约资源、爱护设施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