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流派】【古典主义】17世纪一种艺术思潮,由法国流传世界。
它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代表作品:马拉之死、佩劳的卢浮宫东立面建筑设计。
【新古典主义】又称“典雅主义”“形式美主义”“新复古主义”。
兴起于18世纪。
资本主义初期一种设计思潮。
把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作为创作源泉。
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
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
代表人物:杰弗逊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
英国大笨钟。
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
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形式主义】或“形式主义设计”。
对形式而非内容的重视。
20世纪形式主义美学,形式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将文本的形式结构作为艺术的核心。
【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
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
在建筑设计表现最为充分。
特点是功能主义,形式上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重视空间的考虑,重视设计对象费用开支,具有高度理性化。
幕墙架构,梁柱支撑。
代表人物:瑞士勒·柯布西埃的钢管座椅。
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
美国的弗兰克·赖特。
芬兰的阿尔瓦·阿图的伊马特拉教堂。
德国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和包豪斯校舍。
【粗野主义】也就“野性主义”“朴野主义”。
以柯布西埃的粗犷的建筑风格为设计倾向。
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形式美。
以毛糙、粗鲁为建筑美的标准。
只有钢筋混泥土,没有涂抹和装饰。
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代表人物:柯布西埃。
路易康的达卡政府大楼。
【纯粹主义】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个分支。
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
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埃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
1920年以后,在柯布西埃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
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的过程中,用来作为构图参考的。
在建筑造型上,纯粹主义摒弃个人情感,反对装饰,认为比例是处理建筑体量与形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提倡表现立方体,圆锥体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光影变化为主的构图手法。
柯布西埃1928粹主义的经典作品。
【草原式风格】也称“草原式住宅”。
建筑师弗兰克·赖特。
这类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平坦的草地上,周围是树林,用地宽阔,环境优美。
代表作品:流水别墅。
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
1917年俄国构成主义,从立体主义派生出来。
“结构”是设计的出发点。
用非常简单的造型,抽象的手法。
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探寻理性主义。
构成主义的三大基本原则;技术性、肌理、构成。
代表人物:马列维奇,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
构成主义风格来源:①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流派。
代表人物是毕加索。
立体主义艺术的中心是如何使用二维的平面展现三维的形态。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对材料的重新组合。
②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抽象的、动感的表现形式。
③至上派(至上主义)——马列维奇,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极力解放具象艺术中的形式,我在正方块的形式中寻求一处避难的空间。
”“当我想离开自己生活过、工作过并且曾信以为真的理想世界之时,恐惧就会降临。
”随后宣称至上主义结束。
【样式主义】20世纪20年代开始。
“样式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
美国工业设计一种理念:保持功能稳定,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
在美国主要体现在汽车产业上,通用汽车公司。
【消费主义设计】30年代兴起于美国。
在工业设计中体现最明显。
重要的是汽车设计。
强调“创造需求”。
【商业性设计商业性设计的具体体现,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汽车设计是商业性设计的典型代表。
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和福特公司通过不断推出新奇、夸张的设计,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效。
【国际主义】也叫”米斯主义”。
20世纪60年代兴盛。
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特点。
代表人物: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
庞蒂的佩莱利大厦。
后来发展成减少主义,最后变成一种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
【集合艺术】又称“拼合艺术”)为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属于粘贴和物体艺术。
它是把身边能发现或捡拾的消费文明的废物、机器的残片凑合在一起,成为立体作品的一种艺术。
是达达理念的另一种呈现形式,也是大量生产物资过剩时代的表现。
集合艺术对环境艺术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代表人物有阿曼等。
【反设计】又称“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反设计是一种设计运动,是抗拒主流的设计模式,这种设计运动兴起于1960年代后期的意大利,反设计运动对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期设计主流模式投向消费者主义而扭曲了〞现代运动〞或〞好设计〞。
反设计对抗了所谓国际式样带领了计界在1960年代的激进化。
维多·德罗可和弗兰克·莫罗设计的仙人掌形状挂衣架,是设计史上反设计的典型例子。
代表人物还有爱尔多·索塔萨斯。
【后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
以反对现代主义艺术为思想基础。
反对米斯的“少则多”思想。
主张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丰富。
主张设计多样化,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注重人文含义,注重作品与环境的关系。
代表人物:美国罗伯特·温图利提出“少则烦”。
设计英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圣斯布里厅。
《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温图利”住宅提出了后现代主义宣言。
还有栗子山别墅。
詹克斯: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权威。
斯坦恩:后现代主义理论奠基人。
【有机现代主义】二战到20世纪60年代。
流行在斯堪的纳维亚、美国、意大利等国的现代设计风格。
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设计风格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
代表人物:阿尔瓦•阿尔托。
美国沙里宁的肯尼迪机场候机大楼和美国国家机场。
丹麦设计师伍重的悉尼歌剧院。
【新现代主义】兴起于70年代后期。
以“纽约五人”为中心。
坚持现代主义传统,根据新的需要给现代主义加入新的简单的形式的象征意义。
依然坚持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减少主义。
代表人物:“纽约五人”、贝聿铭: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卢浮宫“水晶金字塔”。
查理·迈耶:法兰克福装饰艺术博物馆。
【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械美学(柯布西埃)。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是现代技术在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的具体体现。
特征是强调技术特征和商品味。
首先在建筑领域。
代表人物:理查·罗杰斯设计的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
【过渡高科技风格】也叫“改良高科技风格”。
对工业化风格、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谑和嘲弄的表现,具有更高的个人表现特征,难以批量生产。
代表组织:意大利的阿基米呀和孟菲斯集团。
【减少主义】又称“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
德•罗“少则多”的思想和影响发展而来的。
这种风格的工业产品,特别是家具,具有简单的结构,比较生硬的表面处理特点。
1984国减少主义大师菲利普·斯塔特作品有水果榨汁器、“普拉法尔”椅子。
【简约主义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流派兴起,将产品的造型化简到极致,这就是所谓的“简约主义”。
法国著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特是简约主义的代表人物。
【解构主义】作为设计风格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从建筑上最先开始。
代表人物:弗兰克·盖里是第一个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师。
作品有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和古根海姆博物馆。
艾什曼等。
【循环设计】循环设计是20世纪80-90年代产生的一种设计风格。
是指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
它旨在通过设计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的设计物能多次反复利用,形成产品设计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组合设计】组合设计是20世纪80-90年代工业设计领域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同性能的可以互换选用的模块式组件,在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的同时,达到节约材料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
【微电子风格的工业产品设计具有超薄、超小、轻便、便携、多功能而造型简单明快的特点。
代表人物:托马斯·斯塔特。
【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上的一个分支,在建筑师设计的家具上,产生像建筑的家具来。
代表作:罗西设计的柜子AR-1。
【微型建筑风格】可以跟“建筑风格”相同理解。
【荷兰风格派】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现代设计摇篮之一。
以设计师、画家等以《风格》杂志交流而得名。
代表人物:杜斯伯格、画家蒙德里安、里特维特设计的红蓝椅子,施罗德住宅。
【技术美学】也称“迪扎因”问题。
是研究物质生产和器物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
它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劳动生产的经济、实用、美观和工艺需要而进行的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而且还涉及整个社会生活的美化。
代表作品: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
【波普艺术】又称“新写实主义\新达达主义、流行艺术、通俗艺术”。
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代表人物:时装界:英国玛丽·奎特设计的“迷你裙”。
法国特伦斯·科兰设计的家具“哈比塔特”。
【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
【非物质设计】又称“非物质主义设计”。
物质主义设计是以信息社会是一个“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为前提,以“非物质”这个概念来表述未来设计发展的总趋势:即从物的设计转变为非物质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转变为服务的设计、从占有产品转变为共享服务。
非物质主义不拘泥于特定的技术、材料,而是对人类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重新规划,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产品和服务,突破传统设计的作用领域去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保证生活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包豪斯的设计风格】(1)注重满足实用要求(2)注重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和,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
(4)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5)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20世纪30年代以后,建筑史研究大大的兴盛起来。
许多人测绘、写生,新发明的照相术给建筑史的研究以很大的帮助。
这是的建筑史纯粹服务于模仿历史样一整套标准的特点。
并给这些历史风格一个简单的评语,以便于业主选购。
例如:古典主义【好莱坞风格】(10)1929至1933年渐形成大西洋两岸设计风格的交流,而美国所赋予“装饰艺术”风格最重要的因素计,很快变成一种典型的美国风格,在30年代的时候逐渐影响到北美和欧洲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和平面设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