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温馨提示:
1.同学们现在拿到的这份试卷满分为100分,你将有70分钟的答题时间;
2.这份试卷共有试题卷4页;请你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图“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国家),完成1-2小题。
1.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右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小题。
3.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④阶段相似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武汉市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8年7月14日在网上公布了大学生留汉落户试行政策通知: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
据此完成5-6小题。
5.武汉市实施这一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
A.扩大城市人口规模B.减轻农村人口压力 C.吸纳高端人才 D.城乡均衡发展
6.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当地
①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②增加城市发展活力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④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
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据此回答7-8小题。
7.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8.为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开发新能源
C.放开计划生育,人口越多越好
D.变耕地为工业用地
9.下列城市功能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10.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城镇体系示意图。
据图完成11-12小题。
11.在图示城镇中,甲城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水能丰富B.地形平坦C.交通便利D.气候宜人
12.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出现了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B.乙内部功能区住宅面积比例最大
C.丙与丁的服务范围互不重叠D.区域内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右图是阶段性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回13~15小题。
13.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14.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图中的哪个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②
15.阶段②中出现的郊区城市化伴生的社会现象有
A.城市建成区面积稳定
B.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市中心迁移
C.大量城市人口向周边小城镇迁移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右图为我市元旦期间某地草莓塑料大棚图,回答16-17小题。
16.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农业生产的: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17.塑料大棚农业运用的原理类似于:
A.大气热力环流原理
B.大气保温作用原理
C.水循环原理
D.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
18.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的“东耕西牧”,粮食作物分布的“北麦南稻”以及糖料作物的“南蔗北甜”的分布特点,反映出农业生产活动具有:
A.季节性
B.周期性
C.地域性
D.计划性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
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9-21小题。
19.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0.云南、泰国两地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台风活动频繁
B.锋面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
D.季风的不稳定性
21.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培育良种
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改良土壤
读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图,完成22-23小题。
22.图中甲、乙农业地域类型相同之处是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劳动力充足
D.畜牧业为主
23.甲、乙两地形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是
①市场距离不同②气候条件不同③人口分布密度差异④产品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下图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24-25小题。
24.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乳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5.此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50分)
26.按照经济发展规律,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平均年龄越大,老龄化水平越高。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16分)
(1)通常,A表示国家,B表示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人口增长模式为:A 型,B 型。
(3)以上两种人口年龄构成面临的问题是:
A ,
B 。
(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 ,
B 。
27.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2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1)图中A、B、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①商品谷物农业②季风水田农业 A:________,B:________。
(填序号)(4分)
(2)分析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
(10分)
(3)简述美国发展A类农业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
(6分)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教学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二、非选择题(40分)
26、(共16分)
(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2)现代型传统型
(3)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
(4)鼓励生育,接纳移民控制人口增长
27、(共14分)
(1)A>B>C。
(2分)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2分)
(2)D地。
(2分)
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视野好;③临近森林公园,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高;⑤靠近公路,交通比较便利;⑥位于城市上风向,空气质量好。
(4分)
(3)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4分)
28、(共20分)
(1)①②(4分)
(2) 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势平坦;③土壤肥沃;④人们喜食稻米的习惯,市场广阔;⑤劳动力资源丰富;⑥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10分)
(3)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市场广阔;③地广人稀;④机械化水平高;⑤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每点2分,任答3点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