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共23张
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 咏蛙 • 蛤蟆本是地中王,独卧地上似虎形。春来我不先
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同为写秋景,李清照在词 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古来文人写秋景,总有 “悲秋”情绪,李清照便在 此类。本词中,词人描绘了 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 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 图画,抒发了词人悲秋伤别 的愁苦之情。
下阕
战斗岁月:携来百侣曾游
年龄气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抒情 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呼
爱国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应
上
设问:曾记否,到中 流击水,浪遏飞舟? 阕
——回答上阕问题
练习
• 阅读以下两首诗,请说一说哪一首是毛泽东作品。 • 咏蛙 • 果然生就大肚样,会有人来下池塘。人静夜寂叫
荷叶,“不是胆小是谦让。” • 咏蛙 •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
争:活现出江面上千 帆竟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击: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的矫健雄姿 。
翔:以鸟不展翅膀盘旋回飞的姿态,来写游鱼在水 中轻快自如的神态,可谓一字传神。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 扬文字粪土 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 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 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 以上)。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双 调、三叠、四叠等。
写作背景
•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 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 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农民协 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 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 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 词。
看 万 山 红 遍, 层 林 尽 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静
近观:漫江碧透
看
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
动
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谁主沉浮
景中寓情 情中显志
•红杏枝头春意闹
写尽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前人评为“卓绝千古”。 染:活画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 样,景色十分壮美, 很容易让人想到<山行>中 的诗句“停车坐爱 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领悟鉴赏诗词的方法
1、诵读领会,感知内容 2、知人论世,体味意境 3、品味语言,分析技巧 4、明白典故,知晓修辞 5、运用联想,借助想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 沁园春:词牌名。词,又称为曲子词、长 短句、诗余、乐府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 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 于宋,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 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 学样式。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 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 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
(注音练习)
寥廓 liáo 挥斥方遒 qiú 沁园春 qìn 百舸 gĕ 遏 è 峥嵘 zhēngróng
在一个深秋的季节 里,橘 子洲头,伫 立着一位英姿 勃发 的年轻革命家,他 正深情在注视着滚 滚北去的湘江波涛, 凝重的目光里似乎 折射出心头Fra bibliotek腾的 无限遐思……
独立 湘江 橘子 寒秋 北去 洲头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