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防疫指南-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一)

[最新]防疫指南-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一)

防疫指南|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一)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防疫指南|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一)
亲爱的同学们, 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问答来啦!其中涉及疫情期间如何饮食, 如何运动, 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外出购物如何防护, 有什么预防药物, 如何处理废弃口罩等多方面问题。

快来了解一下吧~
Q1: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饮食?
答:
1.一般人群:
食物尽可能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类、瘦肉;少吃肥肉、烟熏肉制品;坚决杜绝野生动物;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提倡分餐,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珍惜食物,按需备餐。

2.一线工作者:
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男性推荐热量摄入2400-2700KCAL/天,女性2100-2300KCAL/天;尽可能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2000ML;摄入优质蛋白质,清淡饮食,忌油腻;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食物;采用分餐制就餐,做好营养保障。

3.普通型或康复期患者:
摄入热量要充足,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摄入优质蛋白质150-200G,蔬菜每天500G以上,水果每天200-350G,摄入必需脂肪酸,尽可能保证饮水量1500-2000ML。

营养较差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可给予营养素补充剂,保证有充足的睡眠,适量活动。

4.重症型患者:
少量多餐,每日6-7次利于吞咽和消化的流质食物,或遵医嘱;病情逐渐缓解过程中,可摄入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食物达不到营养要求的,可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对于危重型患者无法口服食物,可放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对于严重胃肠功能障碍的,采用肠外营养,保证基本需求;患者营养方案应根据机体总体情况、出入量、肝肾功能以及糖脂代谢情况而制定。

Q2:疫情期间可以出去遛弯透气吗?
答:
保护良好的情况下, 可以。

但是建议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避免群体聚集活动, 如组队打球等, 以免因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

如果要到空旷露天、人员稀少的户外场所,如球场进行适度活动, 建议佩戴口罩并做好身体准备活动,以免形成运动损伤,时间也不宜太长,半个小时即可。

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 给自己和老人孩子做好口罩、手套防护。

活动地点建议避开人流, 选择人少、通风良好的地方。

但注意在外不
要乱摸东西、注意口鼻卫生。

见到熟人时, 也不要脱下口罩, 建议保持1 米以上的距离打招呼, 不要太靠近说话。

Q3:疫情期间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出行时, 需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答:
出行前, 保证无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 方可正常出行。

合理安排行程, 确保佩戴口罩, 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离开站点。

保持手卫生, 推荐戴手套。

勤洗手, 洗手时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清洗, 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

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与管理。

自身出现可疑症状应尽量做好防护, 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主动报告就医。

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 及时报告。

建议记下自己的行程, 妥善保留旅行票据信息, 以备查询。

Q4:疫情期间外出购物, 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答:
在疫情传播期间,尽可能不外出或减少外出。

1.出发前准备
先自测体温,按要求佩戴好口罩,尽量自备购物袋;
2.在路上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乘坐时尽量分散就坐;
3.选购时
不要直接用手拿,可戴手套或将购物小袋套手上抓取;避免直接接触生鲜产品;避免接触垃圾废水;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肉类,不购买不食用野味;
4.称重结账时
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距离,减少公共平台的接触;
5.回家后
用流动水和洗手液立即洗手,对外套、鞋子、购物袋、门把手立即消毒;建议将外套挂于通风处;
6.选购食材的处置
及时清水冲洗,食物必须彻底煮熟,水果尽量削皮,生食、熟食使用的菜板刀具要分开;
7.减少外出次数
列好购物清单,尽量选择人流少不拥挤、物品充足、一站式购买齐全的市场或超市,减少逗留时间;外出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Q5:请问有哪些药物可以预防?
答:
目前网络上有消息称双黄连口服液、维生素C、抗生素、板蓝根口服液、乳酸菌素片、抗流感药物如莲花清瘟胶囊、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据国家卫健委专家表示,以上药物并没有足够的医学证据证明对新型冠状病毒有预防作用。

因此,不建议自行服用药物,滥用药物反而会伤害身体健康。

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预防该病毒,最好的预防办法是: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集,做好科学防护是关键。

综合回答
Q6:如何处理废弃口罩?
答:
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的传播。

但正确的规范处理使用过的口罩也是非常重要的。

处理不当,反而会成为传染疾病的途径。

1. 普通市民,在没有发热及咳嗽等症状时,使用过的口罩,可直接投放到标有有害垃圾的垃圾桶内。

2. 普通市民,在伴有发热或有咳嗽等症状者,建议把使用过的口罩在开水中(至少要高于56℃)浸泡30分钟以上;或者用75%的酒精喷雾消毒后,再密封,然后投放到标有有害垃圾的垃圾桶内。

3. 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的口罩,应严格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执行。

Q7:武汉来的快递能收吗?
答:
可以放心收取。

应国家要求, 如今邮政及各大快递网店都需要严格消毒及通风, 病毒在物体表面不可能长期存活, 由此可见, 收快递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几率微乎其微。

如果非常担心, 也可以使用75%医用酒精喷撒表面, 外包装不要带回家。

收完快递后一定要及时洗手甚至可以带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收拆快递包裹。

Q8:开窗通风病毒会飘进来吗?
答:
不会。

其实, 开窗通风反而有助于降低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量, 也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

室外的空气经过「稀释」, 几乎不可能把病毒带进室内。

如果家中有疑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通风时开窗不开门, 也不要使用新风系统, 避免患者所处区域的气体进入干净区域。

Q9:疫情期间, 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答:
一般来讲, 只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于飞沫传播的距离就是相对安全的。

因此, 1.5-2米左右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但最好能更远一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