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流系统运行机制及其系统化的方法
物流系统运行机制及其系统化的方法
库存过剩与积压阻碍物流合理化和效率化 ,虽有物流系统,但却是非以物流为主题的虚 假物流系统。
以排除库存过剩、积压为契机,推进物流 系统。新物流系统是在已存在的虚假物流系统 上推进而产从物流系统的角度,多余库存成为 高效物流作业的障碍。
D 根据双重区域处理系统实现物流据点的重 组。
企业物流系统化发展的几种模式:
仓库
工厂
仓库
顾
工厂 仓库
客
工厂
仓库
A 后处理物流模型
B 仓库集约物流模型
工厂
物流中心
顾
工厂
物流中心
客
工厂
C 双重区域物流模型
工厂
库存 配送
中心 中心
顾
工厂
库存 配送 中心 中心
客
工厂
物流系统化就是将物流活 动从一个无序状态调整到一个 有序的状态。
3.2 物流系统概述
3.2.1.物流系统概念与特征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系统化管理思想和 系统化运作方式。 物流系统的概念: 定义:按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 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
干扰
输入 反馈
物流节点 物流作业 物流管理
信息处理
顾 客
3高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
批量出库中心
区域物流中心(RDC)
顾 客
前方配送中心FDC
4 C 类商品后方配置型
物流中心
AB类商品配
送中心
顾 客
5 工厂直达型
工厂仓库
顾 客
4.4 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A 物流系统构筑的要点 所谓推进方法是指将物流从一种“混沌” 状态到有序的系统化状态的方法。 物流系统化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 到企业赢利水平,应该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 从企业战略高度构筑物流系统。 首先从物流作业效率的改善为切入点,以 此为起点推进物流系统化。
C 双重区域处理系统
库存是必要的,但过剩库存和积压库存也 存在。解决方法:将必要库存与非必要库存分 区,形成双重区域处理系统,形成“仿佛没有 多余库存的状态”。
出货模型分析: 分析出库特征——出库频率、一次出库量 和每日最大出库量。 由前两个特征得出:低频率大批量出库型 与高频率小批量出库型。
从每天平均出库量,就可推算出每种商品有 多少天的库存量,再考虑最大出库的影响,推 算出库存量的依据。
物流系统设计步骤
物流系统的构成
物流系统是构成要素的活动的有机体, 体现一种有序的物流状态。
运输 包装
装卸搬运 配送
物流加工
物流信息 仓储
输入资源——输出服务
物
大量化
流
系
统
计划化
设
计
原
短距离化
则
共同化 标准化 信息化
3.3 企业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
物流系统是构成要素的活动的有机体, 体现一种有序的物流状态。(存货范围和水平,服务水准)
工厂仓库
物流中心A
顾客A
物流中心B
顾客B
物流系统的一般形态
物流系统的衡量:总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存货可得性,作业表现和服务的可 靠性。
物流系统的体现:物流成本——物流服务之间 的均衡。
物流系统的基本类型:
1 物流中心库存集中型
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
顾 客
2 物流中心换载基地型
物流中心
换载基地
物流系统运行机制及其系统化的方法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第 2 讲 物流系统
本章内容提要:
• 物流系统概述 • 物流系统运行机制 • 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2.1 系统概述
物流不是运输和保管等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 以信息为中介构成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
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关系,部 分最优不等于系统整体最优。
从物流系统的结构看,企业物流系 统大致可分为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作 业系统实现了物流各项功能的效率化, 信息系统是作业系统的支持系统。
物流系统的特征:
整体目的性:将物品按规定的时间、数量、 地点,送规定的顾客。
组合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二律背反(Tradeoffs)需应用此定律对物流要素进行最佳。
子系统特性: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企业经 营系统的子系统,必须服从上位系统的战略目 标。
信息控制作用
3.2.2 物流系统化概要
国民经济—国家政策
一般企业 微观经济
物流行业
3.2.3. 实现物流系统化的对策
物流系统的构筑是在现有物流结构和物流环 境下进行,改造结构、优化系统。(霍尔法)
明
现找
确
确 范
状出定 围
分问
目
、 确
析题
的
定 目
研 究 改 善 方 案
提 出 新 方 案 , 评
标
估
货物 F,每天出库一次,每天平均出库30件; 现有库存150件,即5天平均库存量。
如果每天最大出库量为32件,若保持两天库 存量,则最大库存应为64件,考虑安全因素, 置安全库存30件,则合理库存为96。超过这个 水准的库存从物流服务上看就属于过剩库存。
双重区域处理系统实际上是 将库存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 是配送中心,另一个是库存中 心,前者为物流的必要库存, 构筑效率化的作业系统;后者 放置过剩库存以及出库频率低 的货物库存,避免对物流作业 效率化产生影响,实现物流系 统化的第一步——提高仓库内 作业高效化。
输出
反馈
图 1-2 物流系统基本模式
目标:
1、合理配置物流网络;2、维 持适当库存;3、实现装卸、保管、 包装等物流作业的省力化、效率 化;4、保持合理的物流成本;5、 实现从订货到出货全过程信息的 顺畅流动。
要素特征:节点要素与线路要素。
仓库、物流中心、车站、码头等物 流节点与运输线路构成了物流系统的基 本要素。无论哪一个要素出现偏差,系 统运行就会发生紊乱,无法达到物流系 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