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
新课改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
新课程下构建的课堂教学,寄希望于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与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的研究性学习氛围。
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递——接受”教学理论为基础。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长期依赖于教师的安排,被动地接受,形成“学过的东西会用,没学过的东西就不会用”这种机械操作现象。
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等、靠、要的懒惰的学习习惯,没有主动性,没有创新性。
这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的。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认识到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程中已不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个“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担当不同的角色。
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做到——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当教师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
关爱等人际因素注入课堂时,就会不断领略到全新的体验:学生“动”起来了,生命活力焕发出来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的变化,师生之间的心拉近了,老师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
2.不替学生讲他们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
有些教师非常卖力地备课,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心得都教给学生,课上讲的多、练的少。
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新课改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在课堂上下应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探究的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探究、协作学习。
即使教师讲授,也应抓住要点,不可太精雕细琢,陷于各种细节,使学生丧失锻炼的机会。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下要求教学的目的能够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要面向每个学生,顾及个体差异。
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灌输——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应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
在新课改下,创设物理情境应有利于物理教和学行为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锻炼创造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求知过程中“自主、探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实践证
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它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
三、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中的物理知识
物理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物理学科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
《物理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就是说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以及巩固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物理知识与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物理情感与态度。
“现实”的物理,是指物理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同时学了物理又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
因此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尽可能以一些实际例子导入新课,尽量与现实原型进行联系。
例如,激光手电筒的光束可作为光线的现实原型,茶壶可作为连通器的现实原型,使用筷子时可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
通过联系现实原型,有利于农村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
物理知识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际应用的广泛性,在每学习一个物理知识后,我都会设计一些应用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应用,体会到学好物理的重要作用,加深对物理的认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信心”。
新模式下学生的物理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如果过于强调物理的抽象形式,忽视生动的具体模型,过于集中于内在的逻辑联系,割断与外部现实的密切联系,就失掉了产生兴趣与刺激动机的最重要的源泉,必然给物理教学带来极大的伤害,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
(作者单位:江苏赣榆县城头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