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_病例分析

儿科_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1、病例分析: (50分)何XX,女,11岁。

主诉:浮肿、尿少7天。

现病史:患儿于3周前因受凉后咳嗽、伴发热(38℃+)、咽痛,当地医院诊为“急性扁桃体炎”,肌注青霉素及其他口服药,三天后热退。

4+天前晨起家人发现患儿眼睑浮肿,逐日加剧,手、脚亦肿,尿量较平时减少,约1天2次,每次约一小酒杯,尿如茶色,但无尿频尿急及尿痛,起病后无头昏头痛,无皮疹及紫癜史,否认肝炎病史。

平素体健,否认家族有肾炎病史。

体查:T 37℃,P 96次/分,BP 20/12kpa,Wt 48kg,R 22次/分,急性病容,嗜睡、较疲倦,呼吸尚平顺,能平卧,全身皮肤无黄染、眼睑明显浮肿,眼裂变细。

咽充血+、扁桃体Ⅱ0、心律整,心率70次/分,心音有力,心尖部SM Ⅰ0~Ⅱ0/Ⅵ0柔和,无明显传导。

双肺呼吸音清晰。

腹稍胀,肝肋下仅及,质软,无触痛,腹水征(-),双下肢肿胀,胫前压之无凹陷。

入院两小时后突然头痛,视物模糊,随即抽搐一次,测BP 20/14kpa。

化验:尿常规:蛋白+++,RBC+++、WBC++、透明管型+。

抗“O”1:833,血C3 0.1g/L,C40.3 g/L,血Na 138mmol/L,K+ 6.0mmol/L,Cl 108mmol/L,CO2 16mmol/L,BUN 25.7mmol/L,Glu 6.0mmol/L,Cr 186μmol/L,TP 65g/L,AST 70U ,ALT 58U,入院次日尿量150ml。

根据上述资料1. 请作出本病例的诊断(20分),诊断依据(7.5分)和鉴别诊断(7分)2. 写出本病例的长期医嘱(8分)和临时医嘱(7.5分)。

二、病例分析: (50分)诊断 1. 急性肾小球肾炎(10分)2. 急性肾功能不全(5分)3. 高血压脑病(5分)4.肝损害查因(1分)诊断依据:①学龄期儿童及前驱感染病史(1分)②茶色尿,尿量↓,< 250ml/m2.d (1分)③紧张性浮肿,BP↑↑(1分)④尿改变:以RBC为主(1分)⑤化验检查:血补体C3↓(1分)⑥化验检查:BUN↑>22 mmol/L,Cr↑,血K+↑(1分)⑦嗜睡、头痛、视力↓,BP↑抽一次(1.5分)鉴别诊断:1. 狼疮性肾炎(3分)狼疮肾炎:支持点:可有急性肾炎同样临床经过;女性学龄儿常见。

需行SLE的相关化验检查来鉴别:如:ANA阳性、DNA抗体阳性,双链DNA抗体阳性,平滑肌抗体阳性,补体C3、C4降低。

必要时肾活检。

目前不能排除。

2. 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2.5分)不支持点:无过去肾脏病史及慢性贫血史;需作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包括小球、小管功能)及其追踪肾功能恢复/进展情况鉴别。

3. 急进性肾炎:(1.5分)不能完全排除:需追踪肾功能在2 ~3周后是否能在保守治疗后尿量增加而逐渐恢复,必要时通过肾活检鉴别长期医嘱:1. 按急性肾炎肾衰竭护理(Ⅰ级)(0.5分)2. 暂禁食(0.5分)3.记尿量/日(1 分)4. 测BP tid (1 分)5. 记出入量/日(1 分)6. PG 40万Üim Bid(AST)(1 分)7. Persantin 25mg tid (1分)8. Vit B1 10mg tid (1分)9. Nifedipine 10mg tid (吞下含服)(1 分)临时医嘱:1. 书面重病通知(0.5分)2. 三大常规(0.5分)3. 血生化11项(0.5分)4.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Cr测定(0.5分)5. DNA及双链DNA (0.5分)6.双肾B超(1分)7.心电监护:BP (1分)8.吸O2 (0.3分)9.安定10mg im st (0.4分)10.Lasix 60~80mg iv 慢(0.5分)10%GS 20ml11.硝普钠25mg (1分)5%GS 500ml iv drip P 慢滴(每分钟0.5ml/分钟)(或利血平0.35mg m st)视尿量及肾功能进展,K+波动及BP变化不断调控治疗方案(1分)二、病例分析: (50分)病儿男性,6日龄,因皮肤黄染3天,加重伴吃奶减少、嗜睡1天入院。

患儿系第1孕第1产足月顺产,体重3.0kg,自然啼哭,母乳喂养,生后第3天开始有黄染。

但进食和二便正常,昨起皮肤黄染明显加深,巩膜亦见黄。

吃奶渐减少、嗜睡、呕吐3次,量中,大便稀5~6次黄色,量不多,无粘液。

尿减少。

体查:T 37.8℃,R 42次/分,P 158次/分,头围34cm,体重2.9kg。

成熟儿外貌,反应差,哭声小,全身皮肤明显黄染,延及足底,巩膜中至重度黄染,颈部见3个脓疱疹。

前囟平,咽不红,心肺(-),腹不胀,脐干,肝肋下2.5cm,脾肋下1.5cm,质均软,肠鸣音活跃,四肢较凉,肌张力下降,拥抱反射减弱。

1.相关检查2.处理原则2、病例分析: (50分)一、可能的诊断(共14 分)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分)2.新生儿脓皮病(2分)3.新生儿败血症(6分)4.核黄疸初期可能(2分)二、诊断依据(18分)1.生后第六天呈突然加重的中-重度黄疸支持病理性黄疸(2.5分)2.颈部皮肤见脓疱疹(2.5分)3.有感染灶和感染中毒症状:体温升高,吃奶差,呕吐,反应差,嗜睡,肢凉,黄疸(每项1分,共7分)4.黄疸突然加深,波及全身反应差,吃奶少,嗜睡,肌张力下降,拥抱反射减弱(每项1分,共6分)三、相关检查(8分)1.血常规,血直、间接胆红素,G6PD,血培养+ 药敏,CRP (每项0.5分,共3分)2.脓疱液培养+药敏(2分)3. 血培养+ 药敏(3分)四、处理原则(10分)光疗,密切注意黄疸消长,必要时换血(2分)补碱、碱化血液(1分)补白蛋白,减少游离胆红素(1分)联合用抗生素(2分)皮肤局部治疗(2分)部分静脉营养(2分)二、病例分析: (50分)患儿女,11月。

因呕吐4天,腹泻3天于2001年11月入院。

患儿4天前受凉后出现频繁呕吐,当天出现低热,于附近诊所治疗,给予抗菌素、止吐药等,第二天呕吐停止,仍发热,开始出现腹泻,每日7-8次,蛋花汤样,昨日加剧,每天十余次,伴尿少,今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

患儿纳差、烦躁喜哭,口渴喜饮。

体检:发育营养尚可,体重7.5kg,神倦,哭时泪少,呼吸不促,皮肤弹性差,眼眶明显凹陷,咽红(+),双扁桃体Ⅰ度大,双肺呼吸音粗,心脏检查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肝脾不大,肠鸣音明显亢进。

试分析上述病例最可能的:1.诊断(12分)2.诊断依据(18分)3.提出第一天的补液方案(20分)。

二、病例分析: (50分)1.最可能的诊断:婴儿肠炎(轮状病毒肠炎)(8分)伴中度脱水(4分)2.诊断依据:(共18分,每点2分)秋冬季节;呕吐后腹泻;大便呈蛋花汤样(轮状病毒肠炎);尿少;口渴喜饮;神倦;烦躁啼哭;皮肤弹性差;眼眶凹陷(中度脱水)。

3.第一天的补液:按照中度脱水,补液120-150ml/kg,分两个阶段补充(4分)第一阶段(8-12小时)补充累积损失量50-100ml/kg(或总量的1/2),补液性质为1/2张含钠液,一般为2:3:1含钠液,主要通过静脉补充,速度10ml/kg.h(8分);第二阶段(后12-16小时)补充总量的1/2,主要用口服补充,一般用口服补液盐。

如需静脉补充,按5ml/kg.h (8分)。

二、病例分析: (50分)患儿,男性,2岁,因"发热咳嗽5天,气促2天,抽搐1天"入院。

个人史,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神志不清,浅昏迷。

T:38℃,R:55次/分,P:135次/分,wt:13kg。

呼吸促,可见鼻翼扇动,三凹征(+)。

颈抵抗。

前囟已闭。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中小水泡音。

心率135次/分。

律齐,各瓣膜区未闻病理性杂音。

腹软,肝右肋下1.5cm,质软,脾左肋下未及。

肠鸣音活跃。

•四肢肌张力增高。

•双膝反射亢进,•双侧Barbinski征(+)。

血常规:4.0×1012/L,Hb:110g/L,WBC:8.0×109/L,淋巴细胞:75%,中性分叶细胞:25%,PLT:180×109/L。

血型:"O"型。

•••• 脑脊液检查:••• 压力:30KPa。

•• 常规:色清,蛋白定性:阴性,WBC:5×108/L,RBC:O•• 生化:蛋白:0.3g/L,糖:3.5mmol/L,氯化物:112mmol/L。

•• 胸片:双肺纹理增粗,双下肺可见斑点状阴影。

试写出本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诊断依据,治疗原则。

二、病例分析: (50分)1.诊断:支气管肺炎(10分)2.诊断依据:(16分)⑴支气管肺炎①发热、咳嗽5天,气促2天(2分)②R80次/分、三凹征(+)、鼻翼扇动、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2分)③胸片结果提示肺炎(2分)⑵神经系统的表现①抽搐一次(2分)②神志不清、浅昏迷;颈抵抗;四肢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双Babinskin征(+)(4分)③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正常,蛋白、糖、氯化物正常(4分)3.鉴别诊断:(12分)①支气管炎(2分)②支气管异物合并肺部感染(2分)③肺结核(2分)④化脓性脑膜炎(2分)⑤结核性脑膜炎(2分)⑥病毒性脑膜炎(2分)写出上述疾病的支持点、不支持点及结论4.治疗:(12分)①行三大常规、胸片、PPD皮试等检查助诊。

(2分)②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一定的温度、湿度;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分泌物。

(2分)③病原治疗:予抗生素静滴治疗及/或抗病毒治疗(病毒唑)(4分)④对症治疗:吸氧,镇静,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脑水肿的治疗(4分)二、病例分析: (50分)患儿曹倩B,男,2天,因“身目黄染1天,嗜睡1天,抽搐2次”入院。

起病后无发热、气促、口吐泡沫。

G1P1,足月顺产,母血型:“O”型。

PE:T 37℃,R 40次/分,P 120次/分,Wt 3kg。

嗜睡,呼吸尚顺,双侧巩膜重度黄染,全身皮肤中度黄染,面色稍苍白,前囟2×2cm2,平,稍紧张,心肺无异常。

腹软,肝右肋下2cm,质中,脾左肋下未及。

脐干洁。

四肢肌张力下降,拥抱、握持反射未引出,吸吮反射存在。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30g/L,RBC 3.5×1012/L,WBC 15×109/L,PLT 150×109/L,Ret:0.015。

血型:A型;肝功能:AST15u/L,ALT30u/L,总胆红素536umol/L,直胆10umol/L,间胆526umol/L。

试写出本例最可能的诊断、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二、病例分析: (50分)1.诊断:ABO溶血症(6分)并胆红素脑病(4分)2.诊断依据:20分(每小点2分)1)ABO溶血症黄疸出现早,生后1天出现;黄疸程度重,总胆536ummol/L、以间胆升高为主;母血型0型,患儿为A型;贫血(面色、血象);肝肿大;皮肤重度黄染;2)胆红素脑病嗜睡1天,抽搐2次;总胆536ummol/L,大于342ummol/L;前囟稍紧张、肌张力下降;拥抱、握持反射未引出;3.治疗原则:20分1)产前处理(2分)2)新生儿处理:降低胆红素含量:光疗、换血疗法(每点4分)药物治疗:白蛋白、纠正酸中毒、肝酶诱导剂(每点2分)其他治疗:纠正缺氧、防治低血糖、低体温,禁用磺胺类药物等(每点1分)二、病例分析(50分)患儿,男,7个月,咳嗽一周余,3天前起咳嗽加重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3℃,半天来突然烦躁、气促急诊入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