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视频会议基础(售前)

02视频会议基础(售前)


奇数场
50场
偶数场帧Biblioteka 25帧隔行扫描技术就是牺牲清晰度,实现连续性的技术
2018/1/25 12
帧率:每秒传输的图片数量。数量越 高图像越连贯。
每秒60帧
每秒30帧
2018/1/25
2018/1/25 13 13
9
视频制式
重新采样,生成CIF格式图像 NTSC
CIF
PAL
SECAM
2018/1/25

10
视觉暂留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 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原因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 成的.其时值是二十四分之一秒。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 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5
视频会议发展史
模拟
模拟视频系统 网络化彩色视频系统
数字 网络化
标准化清晰化的视频系统
标清 标准化
高清时代
标准化高清 化视频系统
2018/1/25
2018/1/25

6 6
常见清晰度
常用活动图像分辨率
常用计算机数据内容分辨率
3
视频会议系统定义
视频会议系统是集“视频通信”、“音频通信”、“数字通信”于一体的交 互式多媒体通信系统,是基于通信网络上的一种增值业务,可以满足两个或 多个用户同时进行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2018/1/25
2018/1/25 4 4
BNC-K3
2018/1/25
BNC-Q9
29
E1专线
E1
终端
光端机:传输设备,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端机
光线路
光端机
E1
终端
E1线路:
收发各2M,每个E1线路有32个时隙,每个时隙有64K总带宽为2M(32时隙 ×64K =2048K),其中0时隙和31时隙不能进行使用。
2018/1/25

24
目录
视频会议发展及组成
视频通信体系架构 视音频编解码协议
视音频接口 关键技术介绍
2018/1/25

25
视频会议体系的作用是什么?
从一个城市去另一个城市,必须要持有相应交通工具的票据,才 可以选择相应的交通方式来到达目的城市。在视频会议中,不同的协 议体系就相当于不同的交通方式,根据不同的网络有不同的体系标准 ,而这个标准就像票据一样,有了这种标准才具备加入会议的资格。
火车票、汽车票、 飞机票??
2018/1/25 26
国际标准介绍 ITU-T 多媒体通信系列标准
H.320 :在N-ISDN(窄带)上进行的多媒体通信标准
H.323 :是在无QOS的LAN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标准
IETF 规范标准
SIP: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独立于底层传输协 议TCP/UDP/SCTP,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网上的双方或多
声音。 作用:主要用来实现视音频的编码与解码。
编码:将模拟的视频及音频信号编码成数字信号。 解码:将数字信号解码成模拟的视频及音频信号。 地位:属于核心设备,必不可少。
2018/1/25

18
分体式终端
终端(MT):
一体式终端
软件终端
用户直接使用的设备。通过它用户可以把自己的图像、声音传给对方,也可 以接收到对方的图像、声音。 视频终端作用:主要用来实现视音频的编码与解码。 编码的功能是将模拟的视频及音频信号编码成数字信号,便于在网络上传输。 解码的功能是将数字信号解码成模拟的视频及音频信号输出,便于与显示图 像及发出声音。
QCIF:176*144 CIF:352*288 4CIF:704*576 720P:1280*720 1080P:1920*1080
VGA:640*480 SVGA:800*600 XGA:1024*768 SXGA:1280*1024 UXGA:1600*1200
国际电信联盟 文献编号:《GY/T 155-2000》
2018/1/25

30
H.323框架协议-概述
H.323框架协议:是基于宽带IP网的视讯会议系统系列协议集合,
其主要是应用于无QoS保证的分组网络PBN上的多媒体通信标准。
线路类型:LAN、ADSL等IP线路
优点:一网多用、使用费用低廉、系统要求简略、操作简单、
易于互动、市场价格较低,接入方便。 缺点:IP网络环境复杂,系统稳定性较差
2018/1/25

31
视频会议基础之体系标准
视频会议的两大体系标准:H.320及H.323结构体系 H.323标准基于包交换的IP网络,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H.323 是基于分组交换的视频会议标准,基于IP线路组网。由于依托于数据网络, 因此H.323视频会议系统具有非常灵活的网络结构,不需要为视频业务提供 专门的信道。 H.323采用了先进的TCP/IP技术,在提供相同性能和更多功 能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用户终端的成本以及用户线路使用费用,具有很高 的性能价格比。
对方的声音而且还可以看到对方的图像。 MCU:又称多点控制单元。 作用: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召开会议时会用到的设备,起到 对会议的管理及控制的作用。
地位:属于核心设备,必不可少。
2018/1/25

17
终端
终端(MT):用户直接使用的设备,通常放置在各个会场。通过它 用户可以把自己的图像、声音传给对方,也可以接收到对方的图像、
H.323终端的接口:
以太网接口
2018/1/25 32
视频系统主流框架协议
H.323
1996
主流框架协议
1990 2004
H.320
还是应用在VoIP领域,有向视频领域发展的趋势。
2018/1/25
SIP
2018/1/25

7
视频会议发展趋势
CIF=352*288
4CIF=704*576
720P=1280*720
1080P=1920*1080
4K=4×1080p=2.25×720p ≈20×CIF
国家广电总局、国际电信联盟、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认定的高清电视标准
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
2018/1/25

15
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
终端
网络 外设
MCU
2018/1/25

16
MCU
常见的视频会议系统由MCU、终端、各类外设组成。主要
目的是实现图像与声音的同时交互,既在远程交流时不单单听到
方多媒体会话。
2018/1/25

27
H.320框架协议-概述
H.320框架协议:是基于电路交换的视频会议标准,是基于窄带 ISDN(包括DDN网)的视频会议系统系列协议集合。
具体线路接口:ISDN、E1/T1和V.35、线路,在国内主要为E1线路。
特点:技术成熟,专网专用,是对安全保障敏感的行业的首选类型, 由于传输图像的信道是固定分配的,其在图像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均
电影:24fps至60pfs 电视(PAL):25fps 电视(NTSL):29.97fps CRT显示器:75HZ以上 液晶显示器:60HZ
2018/1/25
2018/1/25

11 11
图像质量
隔行(interlaced Scan )扫描:480i,576i,720i,1080i等 逐行(Progressive Scan )扫描:480P,576P,720P,1080P等
机房及会控室
图像及声音采集设备与会议终端采用分离式部署,适合用于大中型会场。
21
软件终端
USB摄像机
耳机 电脑
话筒
软件终端:
2018/1/25
软件终端安装在电脑中,利用外置的USB摄像机和外置话筒即可实现基本的会议功能。

22
视频会议配套软件
MCS
MCU
有所保证。
缺点:难以充分利用当前网络资源,且建设和使用费用较为昂贵此,
设备之间需采用专线连接,组网不够灵活。
2018/1/25

28
视频会议基础之体系标准
视频会议的两大体系标准:H.320及H.323结构体系 H.320标准基于电路交换网络,DDN/ISDN/SDH E1等,产生于上世纪80 年代末。 H.320的优点是传输图像的信道是固定分配的,带宽是有保证的,不 会有其它业务挤占该带宽。但由于设备之间要采用专线连接,因此对线路要求 较高,组网不够灵活。 H.320终端接口:
2018/1/25 19
一体式终端:
摄像机内置在终端中,一体式终端适合用于 小型会议室及末端节点,部署方便快捷。
2018/1/25

20
分体式终端:
2018/1/25
视频输入输出标准、算法标准、误码校验标准及一系列互通的模式转换标
•1990年,CCITT 发布了H.320标准,主要针对电路交换的窄带ISDN网。 •1996年,IP网络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传输网络,为了实现在IP网络 上开展视讯业务,ITU-T发布了H.323的视讯标准。
2018/1/25

视频会议发展历程
•60年代初,模拟会议电视系统逐渐商用。 •60年代末期,在压缩编码技术推动下,由模拟系统转向数字系统。 •80年代初期,非标2Mbit/s彩色数字会议电视系统推出。 •80年代末,CCITT(ITU-T前身)形成了H.200系列建议,规定了统一的 准,解决了不同厂商的设备互通问题,极大地推动了会议电视的发展。
高清化
1080p时代:图像达到20CIF 效果(1920×1080)
1080p
720p时代:图像达到9CIF 效果(1280×720) 4CIF时代:图像达到DVD 效果(704×57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