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O16 Na23 Ca40 S32 C135.5 Fe56 Co59 Cu 64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

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旧报纸B. 塑料瓶C. 铝制易拉罐D. 玻璃瓶【答案】B【详解】A、旧报纸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故A不正确;B、塑料瓶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故B正确;C、铝制易拉罐主要成分为金属材料,故C不正确;D、玻璃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正确。

故选B。

2.“食在广州”,下列广州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增城迟菜心B. 从化荔枝C. 沙湾姜撞奶D. 沙河粉【答案】C【详解】A、增城迟菜心富含维生素,故A不正确;B、从化荔枝富含维生素,故B不正确;C、沙湾姜撞奶富含蛋白质,故C正确;D、沙河粉富含糖类,故D不正确。

故选C。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 手于生产氮肥的N2C. 用于医疗急救的O2D. 用于飞艇的He【答案】A【详解】A、空气中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A不正确;B、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可以分离出来,故B正确;C、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C正确;D、用于飞艇的He,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故D正确。

故选A。

4.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变成CO2气体B. 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C. 海水晒盐D. 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答案】B【详解】A、干冰变成CO2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有新物质生成,属于有新物质生成,故B正确;C、海水晒盐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B。

5.下列实验操正确的是()A. 将蒸发皿直接加热B. 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C. 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D. 将混合液倒入过滤器过滤【答案】A【详解】A、蒸发皿能耐高温,稳定性好,所以可以直接加热,故A正确;B、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试液倒流、腐蚀胶头,故B不正确;C、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易将酒精洒出,引起火灾,故C不正确;D、将混合液倒入过滤器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否则液体会溅出,故D不正确。

故选A。

6.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前反应后A. 反应物是两种单质B. 反应物有剩余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 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答案】D【详解】A 、反应物是和两种单质,故A正确;B、反应前有5个,反应后有2个,反应了3个,反应前有2个,反应后有1个,反应了1个,则反应物有剩余,故B正确;C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是和生成,符合多变一,为化合物的反应,故C正确;D 、该反应生成了,一种产物,故D不正确。

故选D。

7.下列物质的使用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 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 用碱液清洗水垢C. 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D. 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答案】C【详解】A、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杀菌消毒,不能够达到目的,故A不正确;B、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之类的,碳酸钙属于强碱弱酸盐,显碱性,所以不和碱反应,不能够达到目的,故B不正确;C、生石灰和水放出大量热,可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能够达到目的,故C正确;D、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硬水软化,不能够达到目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8.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H2O2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 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 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答案】B【详解】A、在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由2个钾原子,6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反应后有2个钾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2,故A正确;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C、反应后生成了氧气单质,则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C正确;D、反应前有两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单质,则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并相对应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详解】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耐腐蚀,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用于制作卫生间的置物架,故A正确;B、钨的高熔点以及导电性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而现在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水果时,经常人为提高温室内CO2浓度,可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不正确。

故选A。

10.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A. 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B. 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C. 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D. 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答案】C【详解】A、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故A不正确;B、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属于盐,盐酸属于酸,氯化钠不能与碳酸盐反应,故B不正确;C、氯化钠含有钠元素,可用于生产金属钠,故C正确;D、氯化钠不能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氯气有毒,故D不正确。

故选C。

11.中国古代诗句中蕴含有很多化学原理,下列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详解】A、三金合冶成宝锷,是几种金属熔合成的,则“宝锷”的成分为合金,故A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B正确;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密度比沙大,故C正确;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故D不正确。

故选D。

12.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C.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 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答案】D【详解】A、石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不是清洁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正确;B、炒菜时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B不正确;C、钻木取火可以实现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故C不正确;D、锅底出现黑色,那是碳C,说明没有完全燃烧,所以应该调大进风口,是参与燃烧的氧气更多,使得燃烧更充分,故D正确。

故选D。

13.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 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B. 实验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C. 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D. 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答案】C【详解】A 、25℃时,50g 水中加入5g ,完全溶解,则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5g100%9.1%50g+5g⨯≈,故A 不正确;B 、实验说明25℃时,50g 水中加入15g 固体,有少量固体剩余,则该物质的溶解度小于15g ,故B 不正确;C 、25℃时,50g 水中加入15g 、20g 固体,有固体剩余,则说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故C 正确;D 、25℃时,50g 水中加入20g 固体,有固体剩余,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小于20g ,故D 正确。

故选C 。

14.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是垃圾资源化的方法之一。

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甲酯(C 19H 38O 2),下列有关硬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38:2 B. 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38+16×2) C. C 、H 、O 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16 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12116++×100%【答案】B 【详解】A 、由硬脂酸甲酯(C 19H 38O 2)可知,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38:216=114:19:16⨯⨯⨯,故A 不正确;B 、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38+16×2),故B 正确;C 、C 、H 、O 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9:38:2,故C 不正确;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21219138162100%⨯⨯⨯⨯++⨯,故D 不正确。

故选B 。

15.煤和燃油的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婴原因,下列排放物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SO 2、NO 2 B. CO 、CO 2C. 烟尘D. 未充分燃烧的汽油【答案】A【详解】A 、SO 2、NO 2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酸性液体,能形成酸雨,故A 正确; B 、CO 不和水反应,CO 2是温室气体,故B 不正确; C 、烟尘是颗粒态污染物,故C 不正确;D 、未充分燃烧的汽油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D 不正确。

故选A 。

16.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向和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 C. 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答案】C【详解】A 、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A 不正确;B 、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酸钾和水,无明显现象,故B 不正确;C 、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氨气和水,氨气由刺激性气味,故C 正确;D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钙和氯化钡不反应,故D 不正确。

故选C 。

17.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 M的原子易失电子B. x只能为7C. M为金属元素D. x为8时,M为阴离子【答案】D【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M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电子,故A不正确;B、当M为原子时,x为7,当M为离子时,x为8,故B不正确;C、M的质子数为17,属于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C不正确;D、x为8时,最外层得到1个电子,则M为阴离子,故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