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湿地湿地若尔盖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
下图为若尔盖湿地各类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若尔盖各类湿地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湿地退缩最大B.沼泽湿地退缩最大C.各类湿地逐年减少D.各类湿地波动上升2.1967—1982年间,若尔盖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全球变暖B.降水减少C.排湿放牧D.围湿造田阶地沼泽,指发育在各类阶地面上的沼泽,以坡面流和降水补给为主,河漫滩沼泽,指发育于河漫滩上的沼泽,以洪水、降水补给为主,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地区。
下图是该地区不同类型的沼泽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13.与阶地沼泽相比,河漫滩沼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下冻土发育B.降水更多C.蒸发微弱D.排水不畅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对三江平原的荒原湿地进行了开垦,其中最适合开垦为耕地的湿地类型是A.河漫滩湿地和阶地湿地B.阶地湿地和倾斜平原湿地C.倾斜平原湿地和河漫滩湿地D.阶地湿地和湖滨湿地湿地率是某区域湿地面积与该区域面积之比,下图示意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该流域湿地率最大区域的年降水量是()A.200-300mm B.300-400mm C.400-600mm D.600-800mm6.该流域()A.湿地的水源直接来自大气降水B.上游兴修水库有利于下游湿地的保护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湿地C.限制河口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是蒸发量D.影响中下游湿地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人类活动七里海位于天津东北30km,属沼泽湿地,地势低洼,且常年积水,湿地水域广阔,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随着七里海开发强度的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下表为七里海区域土地利用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七里海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这说明该湿地对京津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B.降解污染C.净化空气D.提供水产品8.关于七里海湿地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B.水域面积缩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C.人工湿地增加有利于生态可持续D.人工湿地变化使水质得到净化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森林面积减少②环境污染③城镇建设④兴修水利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0.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频率④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3/ 11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11.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位于江苏中部沿海的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丹顶鹤从栖息地迁徙至盐城滩涂湿地。
如图为丹顶鹤迁移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丹顶鹤选择滩涂湿地越冬,体现出的湿地功能主要是( )A.调节气候B.美化环境C.净化污染D.保护生物多样性13.作为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湿地比迁徙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的主要优势是( )A.人类影响较少B.气候更为温暖C.食物来源丰富D.栖息面积更大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湿地材料一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
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图。
材料二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试分析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有人建议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反映着湿地蓄水量的变化,而湿地蓄水量的变化则是湿地水分收支变化的结果。
下图示意实测的1997-1999年植物生长季三江平原某沼泽试验场湿地积水深度变化。
(1)说出1999年植物生长季该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2)概括1997-1999年该沼泽湿地蓄水量年际变化的特征,并分析该变化对湿地产生的影响。
(3)对该湿地,有人建议排干围垦有人建议保护性开发。
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5/ 11图中湿地为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黄河上游,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该湿地包含了约100万公顷的泥炭沼泽、苔草沼泽、湖泊和湿草地。
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的主要繁殖栖息地。
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原始、没有受到人为破坏的最好的高原湿地”。
(1)该地成为黑颈鹤主要繁殖栖息地的原因。
(2)近些年来,若尔盖湿地出现了沙漠化现象,简述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3)简述若尔盖湿地作用。
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湿地参考答案1. B2. C【解析】1.一定要注意图示坐标信息,由图可知,图中左侧纵坐标是沼泽湿地,其数值大;右侧纵坐标是河、湖湿地。
其数值远小于左侧数值,从湖泊、沼泽和河流的变化情况看,沼泽湿地退缩最大,湖泊湿地次之,河流湿地在波动变化,并不是逐年减小。
据此分析选B。
2.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不可能围湿造田,该地域适于发展畜牧业,是我国著名的高寒牧场,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的最可能原因是排湿放牧。
全球变暖导致融水增多,不会导致该地湿地的迅速减少,该地在此时段并没有明显的降水减少。
据此分析选C。
【点睛】从图文资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坐标图判断的关键是看清横轴和纵轴的含义及曲线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图中左侧纵坐标是沼泽湿地,其数值大;右侧纵坐标是河、湖湿地。
其数值远小于左侧数值,据此分析沼泽湿地退缩最大。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域因为高寒的环境特征适于发展畜牧业,是我国著名的高寒牧场。
3.D4.B【解析】3.河漫滩沼泽地处河流沿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且河流泛滥,易积水形成沼泽湿地;阶地沼泽地势较高,排水相对较易;在冻土、降水、蒸发等方面,二者差别不大,排除ABC。
故本题选择D。
4.河漫滩湿地和湖滨湿地地势低洼,排水比较困难,且易受洪涝灾害影响,排除ACD。
阶地湿地和倾斜平原湿地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不易受洪涝影响,最适合开垦为耕地。
故本题选择B。
5.D6.D【解析】5.结合图示信息,可直接读出该流域湿地率最大区域的年降水量,D正确。
1/ 116.湿地水源直接来自河流水;上游兴修水库不利于下游湿地的保护;限制河口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是上游来水;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中下游湿地呈现不稳定性,D正确。
7.C8.B【解析】7.A、京津风沙近年来危害较小,湿地防风固沙效果较差,A错误;B、湿地可以降解污染,但是这一功能不能体现“绿色肺叶”之称,B错误;C、“绿色肺叶”之称说明七里海湿地在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明显,C正确;D、湿地可以提供水产品,但是这一功能不能体现“绿色肺叶”之称,D错误;故选C。
8.A、湿地总面积是在减少,A错误;B、水域面积缩小,生物生存空间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B正确;C、人工湿地增加说明七里海开发强度的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C错误;D、人工养殖会降低水质,D错误;故选B。
【点睛】七里海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展示出特殊的生态功能。
其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比大城市中心区高出几十倍到百倍,被誉为京津地区的“天然氧吧”和“绿色肺叶”,成为天津地区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调节器,其绚丽的自然风光为津门营造了一个幽静、秀美的环境,对于净化京津地区空气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防洪滞洪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9.D10.C11.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等相关知识9.长江中下游的湿地主要指沿线的湖泊湿地,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围湖造田,人类排放的废弃物污染,城镇建设均导致该区域湿地面积减小,②③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森林资源较少,长江流域中上游森林资源破坏较大,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较大,但河流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湿地沿线水库对泥沙有一定的沉积作用,因此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①错;兴修水利不会导致湿地严重破坏,④错误,故选D。
10.湿地水污染会加剧水资源紧缺以及危害人体健康,①②正确;酸雨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冶炼以及燃烧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增多,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农业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从而盐分在地表累积导致,均与湿地水污染关系不大,③④错误,故选C。
11.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因此湿地的发展方向应该利用湿地的水域环境,合理发展水产业,同时利用湿地特有的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③④正确;利用湿地发展种植业,则需要排水改造湿地为耕地,导致了湿地面积缩小,湿地的生态功能丧失,会导致当地的生态恶化,故①②错误,故选D。
【点睛】湿地的一般功能: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12.D13.B【解析】12.丹顶鹤选择滩涂湿地越冬,利于丹顶鹤的生存,体现出的湿地功能主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D对。
候鸟迁徙受气候影响,不能调节气候,A错。
丹顶鹤能美化环境不是湿地功能,B 错。
鸟类迁入,不能体现湿地净化污染功能,C错。
故选D。
13.作为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湿地比迁徙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的主要优势是纬度较低,气候更为温暖,B对。
位于东部平原地区,人类影响较多,A错。
食物来源、栖息面积差异小,不是主要优势,C、D错。
故选B。
14.(1)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调节局地气候,减小温差;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任意三点)(3)不合理。
该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业发展受限;开垦农田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缩减鸟类繁殖和栖息地,威胁鸟类生存等。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解析】(1)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一般从该地区来水大于去水而导致积水形成湿地分析。
降水多,地势低洼,有利于水流汇集;植物茂密,土壤黏重,地表积水;河流众多,易发凌汛,河流泛滥;纬度高,气温低或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冻土广遍,不利于水流下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