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1--10题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1. 例句:“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A. 春风不度.玉门关B.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2. 例句:“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A. 乃置酒请.之B. 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C.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D. 请.奉盆缶秦王3. 例句:“而君幸于赵王”()A. 高雅得幸.于胡亥B.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C.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D.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4. 例句:“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A. 周郑交.恶B. 初一交.战C. 合从缔交.D. 交.不忠兮怨长5. 例句:“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A. 弗听,许.晋使B. 临淄有大蛇,长十许.丈C.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D. 时人莫之许.6. 例句:“固.请,召有司案图”()A.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B.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 管仲固.谏不听D.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7. 例句:“相如因持璧却.立”()A. 敌不敢至,虽至必却.B. 王者不却.众庶C.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8. 例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A. 阿母谢.媒人B. 乃令张良留谢.C.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D.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9. 例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 私.见张良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D.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10. 例句:“赵王悉.召群臣”A. 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B. 齐悉.复得其故城C.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D. 丞相亮其悉.朕意11. 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舍.相如广成传舍B.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C. 左右欲刃.相如D.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12. 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完.璧归赵B. 宁许以负.秦曲C.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 毕礼而归.之13.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其含义。

A. 臣愿奉璧往使通,解释:B. 拜送书于庭通,解释:C. 召有司案图通,解释:D.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解释:14. 下列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王..②璧有瑕,请指示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不偿城..④决负约⑤未尝有坚明约束..复攻赵..者⑥明年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A. ③④B. ④⑧C. ⑥⑧D. ③⑥15. 将下面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

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②而君幸于赵王③君何以知燕王④拜送书于庭⑤何功之有哉⑥使不辱于诸侯⑦此人勇士⑧谁可使者⑨为夫婿所薄⑩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16. 下列对“以”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⑤以空言求璧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⑦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⑧以绝秦望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A. 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B. ①②⑤∕③④⑦⑧∕⑥⑨C. ①②⑥∕③④⑦⑧∕⑤⑨D. ①②⑤⑨∕③④⑦∕⑥⑧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一)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7.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徒.慕君之高义”A. 徒.以吾两人在也B. 徒.见欺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 班白者多徒.行18. 下列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A. ①②④∕③⑤⑥B. ①③⑤∕②④⑥C. ①②③∕④⑤⑥D. ①③④∕②⑤⑥19. 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③而相如廷叱之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20. 翻译下列语句。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

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

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

”上问:“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

”上赐之剑。

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

”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

”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

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

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

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

既巳,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

久之,迁为御史大夫。

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

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

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2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功次迁为中郎将次:依次B. 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属:通“嘱”C. 常让他将让:责备D. 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相:辅佐22.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召上左右饮B. 而绾称病不行C. 上以为廉D. 而君不任职2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②有功,常让他将③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④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⑤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⑥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①⑤⑥D. ③④⑥24. 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醇厚谨慎。

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孝景召请文帝左右近臣宴饮,卫绾借口生病推辞。

B. 景帝即位后,有一年多的时间对卫绾不闻不问,卫绾却一天比一天谨慎。

景帝曾想赐给卫绾一把宝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从不与人争功,景帝认为他廉洁忠诚,后因平叛有功而得以提升,又因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

C. 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来代替桃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只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

从他开始做官直至位居丞相,始终无所建树,亦无过错。

D. 武帝即位后,丞相卫绾因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而被免去了官职。

2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