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陆地教案
课件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回答世界上的七大洲。
2、结合课本28页“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
讨论回答出大洲、大陆、岛屿、半岛的概念。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1)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认真读图,同桌之间合作找出大洲分界线。亚欧两州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3、指导学生读教材第29页图2-28“七大洲面积比较”,识别七大洲的轮廓并比较大小。
4、课件展示“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图和东西半球图,让学生读图找出亚洲、欧洲分界线,亚洲、非洲分界线以及南、北美洲分界线。
提问并及时给予评价。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0页的活动题,初步了解各大洲直接的分界线。
提问组织机能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3)四大洋
1、阅读课本图文,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大洋、海、海峡?
(2)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上找出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板书】四大洋(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年级:七年级试讲人:课题:海洋与陆地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了解大洲的基本轮廓和相互位。
5、在地图上能够辨别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2、结合课本,自主学习
屏幕出示教材图2-25“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问:海洋和陆地各占多少?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板书】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比例:海洋占70.8%,陆地占29.2%。
【师生总结】由于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所以可以将地球改为“水球”;称它为地球是因为古人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受活动范围所限,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所以叫“地球”。
水星无水,地球少地。是不是真的给地球起错名字了呢?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地球的真实面目。
导入技能
思考、讨论、交流、探索海洋的大小。
2、讲授新课
(1)海洋与陆地
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
课件展示“人类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和“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卫星照片”,然后指着照片问:蓝色代表什么(海洋)?黄色代表什么(陆地)?让学生对比两图,然后提问:两幅图中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学生回答:都是海洋面积大)接着问:为什么还要叫它“地球”?(学生思考讨论)
时间
分配
教师教学行为
应用的教学技能
学生学习行为
需准备的教具、板书
1、导入新课
1957年10月11日,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篇章;1961年4月12日,一个名叫尤瑞.加加林的原苏联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环绕地球轨道飞行,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邀游地球轨道时说了一句有意思的话,“人类给地球取错了名字,不该叫它地球,应叫水球”。
【活动】课件依次展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水陆半球”图。比较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让学生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总结】通过刚才课件的演示,我们知道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而且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提问组织技能
经过讨论得出答案: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认识不到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海洋,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通过观察、读图比较得出:
1、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
(2)七大洲
2、比一比,看谁能准确快速地说出在地图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与面积的大小。(采用抢答、分组回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记忆大洲、大洋的位置,例如七大洲的分布,可用以下口诀:
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大陆连成片。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东岸。南极洲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读图比较后回答问题。
看图,快速地辨认大洲、大洋。
记忆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
3、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以及分界线,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探究与拼搏奋斗的结果,我们今后要学习科学家们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为社会多做贡献。
1、合作学习,理解概念
课件出示海陆分布图。
【过渡】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我们也经常听到大洲、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众多的称谓,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认识大洲、大陆、岛屿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的名称“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积是无数人科学探究与拼搏奋斗的结果,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