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室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计划
2017年11月修订
1 健全组织:在透析室设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若干成员分别负责口头宣教、教育材料的编写等项工作。
2 信息反馈:在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后,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同时分别征求患者家属希望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及时编写患者及家属需求的健康教育知识材料。
3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实践证明,要取得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必须在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沟通。
4 具体做法:
(1)认真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籍贯、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情况、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现病情、需及时解决的问题等,在评估过程中很自然地接近患者,并因此建立同患者及家属的互相信任关系。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健康的危险因素,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健康行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方法 ,如何让患者及家属知道控制饮食和自我监测的目的和意义、遵从医嘱、提高患者对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则是目前血液透析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相对薄弱环节.我们根据这一环节,分析原因,在管理上实施干预,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责任到人,便于实施,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
(3)建立内部固定宣传阵地,如设立书报架、宣传手册等。
利用多种形式的人际传播方法,利用工休会等举办科普讲座,召开患者座谈
会宣传卫生知识。
并把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纳入到科室的整体护理中,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
(4)详细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包括普通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用药、疗程、疗效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使他们了解治疗原理以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血透健康教育制度
2017年11月修订
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程序:
1 对首次透析的病人宣教的内容:心理护理、血透相关知识、静脉置管的自我护理等。
2 首次透析后动员其行动静脉内瘘术。
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心理护理、术前的配合事项、术后内瘘的自我观察与护理。
3 新瘘成熟后的使用:新瘘使用后的自我保护及注意事项等。
4 进入维持性透析阶段:心理的疏导、内瘘的维护、饮食的指导、药物指导、日常生活指导、疾病知识及血透知识等。
5进行每次透析的质量控制:治疗效果、病情的发展情况,以及们的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介。
四、宣教流程图。
1 首次HD————心理护理、血液透析相关知识、静脉置管的自我护理等。
2 内瘘手术前后————心理护理、术前配合事项、术后内瘘的自我观察与护理。
3 使用新瘘————新瘘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4 维持性HD————心理疏通、内瘘维护、饮食指导、药物指导、日常生活指导、疾病及血透知识等。
5 质量监控———质量评价、找出偏差及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具体实施:
1 对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执行首迎负责制,即患者初次透析由接诊护士对其进行入科介绍,包括《透析患者须知》中的常识。
应做到知晓率100%。
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护士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发挥语言的作用。
可以利用接触患者的机会和患者亲切交谈与沟通,宣传疾病知识,做好解释工作,使其认识到顾虑重重只能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有些有敌对情绪、不合作的患者,护士应该耐心、仔细聆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想法,通过了解患者的家庭、社会关系及工作情况,努力寻找原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除患者的顾虑,用自己的行为、语言去感染患者,增进信任感,消除患者的敌对心理。
3 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化。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可以暗示患者医护人员经验丰富、医术高明、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信任感,并可用临床病例来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
4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士要善于了解患者的需要,关心患者的饮食和睡眠,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对尿毒症及血液透析的认识,减少不良情绪反应。
5 护士要加强自我护理水平:为了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各种技能,提高患者在透析治疗中的依从性。
同时应注重着装整洁,举止大方。
6 加强沟通:加强与透析患者家属的沟通,告知家庭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应鼓励患者到心里门诊进行治疗。
鼓励患者回归社会,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减少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7 加强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对医护人员自身存在的疾病发生行为危险因素的防制,医原性感染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巧以及医学科普知识进行培训。
8 对患者宣传医学科普知识,让患者了解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方法与措施,培养个人健康技能等。
9 利用科室卫生资源的优势,参与社会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各种卫生宣传日活动,开展广泛卫生宣传、咨询活动。
10 健康教育对象主要是患者和家属,以个别指导与集体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1 护理人员在患者透析前,诊疗过程中,以及患者透析完成时均应根据病情和心理进行健康教育。
内容包括:入科介绍、探视制度、检查治疗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透析后指导等。
12 利用讲座、黑板报、宣传栏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帮助患者认识疾病,遵医治疗。
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有条件时可利用VCD、放像机等设备进行健康教育。
13 督促病员搞好个人卫生,注意病区环境卫生,对不良的卫生习惯给予指出,并劝说、帮助其改正
14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
(1)紧张、恐惧:害怕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痛苦,担心透析时产
生不适及出现并发症,担心失去正常生活能力。
(2)焦虑:医疗费用昂贵,担心给家庭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对透析认识不足。
(3)抑郁、悲观:常年血液透析使病人认识到自己病情已经发展到只有通过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从而表现为绝望、忧愁、懊丧,缺乏自信。
15健康教育程序:
(1)心理护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以取得病人的信任。
主动和患者接触,鼓励其配合治疗,在精神、经济上给予患者尽可能多的关心和帮助。
(2)透析前指导:详细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室的环境和有关规章制度,讲解血液透析的一般知识、治疗方法、作用,讲解透析前准备及注意事项,血透中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如恶心、头晕、失衡、肌肉痉挛以及血压的变化等,告知病人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3)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穿刺部位在透析完毕压迫止血时应松紧适宜,不要用力或弯曲,不要穿紧袖口的衣服。
经常检查内瘘吻合口是否有震颤,每天至少四次,如发现瘘管震颤消失或疼痛,及时来院诊治。
透析当日内瘘手臂不要碰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防感染,透析24小时后热敷,每日两次,每次半小时,再涂一些保护性油脂或喜疗妥软膏,使皮肤血管柔软。
注意瘘管的保暖,不管在透析时还
是在家中睡觉时,最好用棉被或薄毛巾覆盖。
控制体重,避免因脱水过多造成血压下降甚至导致瘘管内血栓形成。
(4)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是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透析患者的不合理饮食,不控制液体入量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应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及油炸性食物,避免进食含钾、钠、磷高的食物。
告知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
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取,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不要超过3公斤。
(5)预防并发症:嘱患者要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变动或中断,尤其是服用降压药。
家中要备有血压计,随时观察血压的变化加强自我
管理,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
(6)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口腔卫生及个人卫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胃肠道感染。
16健康教育方法:
(1)建立内部固定宣传阵地,如宣传橱窗、电视、宣传手册。
(2)开设健康咨询门诊,利用多种形式的人际传播方法,举办科普讲座,召开患者座谈会宣传卫生知识。
(3)把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纳入到科室的整体护理中,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
(4)与大众传媒合作,开展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