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一、判断题1、钢的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低。

(³)4、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³)5、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6、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³)7、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8、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9、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10、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11、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12、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13、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14、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6、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³)17、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 3%。

(√)18、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小于4mm 时,焊条直径等于焊件厚度。

(√)19、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³)20、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越小越好。

(³)21、Ra 值越大,零件表面越粗糙。

(√)22、切削用量主要是指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³)23、提高表面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刀具的前角与后角。

(³)24、就四种切屑基本形态相比较,形成带状切屑时切削过程最平稳。

(√)25、用分布于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进行的铣削称为周铣。

(√)26、过定位在机械加工中是不允许的。

(³)27、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³)28、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29、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³)30、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31、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32、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33、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34、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35、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36、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37、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38、在一个工序内,工件只能安装一次。

(³)39、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越高。

(√)40、冲击韧性值愈大,材料的韧性愈好。

(√)41、回火目的主要是清除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42、碳素工具含钢量为0. 65%∽1. 35%。

(√)43、用直流电流焊接时,焊件换正极,焊条接负极,称为正接。

(√)44、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

(³)45、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

(³)46、表面粗糙度对配合没有影响。

(³)47、切削层是指由切削部分的一个单一动作(或指切削部分切过工件的一个单程,或指只生产一圈过度表面的动作)所切除的工件材料层。

(√)48、刀具主偏角是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即主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49、硬质合金的允许切削速度低于高速工具钢。

(³)50、特种加工中工具的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51、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称为组合夹具。

(³)52、辅助支承不起定位作用。

(√)53、加工高精度表面时所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54、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弹性变形的能力。

(³)55、断面收缩率与试样尺寸有关。

(√)56、断面收缩率不受试样尺寸的影响。

(³)57、合金钢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承受压力,要求耐磨和减震的零件。

(³)58、根据药皮所含氧化物的性质,焊条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类。

(√)59、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

(³)60、图纸上没有标注公差的尺寸就是自由尺寸,没有公差要求。

(³)61、零件表面越粗糙,取样长度就越小。

(³)62、背吃刀量指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的水平距离。

(³)63、刀具后角是主后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³)64、合金工具钢常用于制作低速,简单的刀具。

(³)65、车床的主运动为主轴的回转运动。

(³)66、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67、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利于减小夹紧力。

(√)68、在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高低是以加工误差的大小来评价的。

(√)69、当车床上的挂轮架和进给箱的速比一定时,如主轴转速变快,此时进给量加快。

(³)70、所有机床都有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³)71、车床切断工件时,工作后角变小。

(√)72、一般来说,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强度和韧性就越低。

(√)72、高速钢是当前最典型的高速切削刀具材料。

(³)73、硬质合金是最适合用来制造成型刀具和各种形状复杂刀具的常用材料。

(³)74、制造成型刀具和形状复杂刀具常用的材料是高速钢。

(√)75、车削细长轴时,应使用90゜偏刀切削。

(√)76、刀具主偏角的减小有利于改善刀具的散热条件。

(√)77、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为刀具与工件的互相挤压的过程(√)78、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变形系数越大,切削力越大,切削温度越高,表面越粗糙。

(√)79、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³)80、当切削热增加时,切削区的温度必然增加。

(³)81、切削用量中,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³)82、影响切削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工件材料。

(√)83、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背吃刀量。

(√)84、切削过程中,若产生积屑瘤,会对精加工有利,对粗加工有害。

(³)85、加工硬化现象对提高零件使用性能和降低表面粗糙度都有利。

(³)86、金属材料塑性太大或太小都会使切削加工性变差。

(√)87、增加刀具前角,可以使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减小。

(√)88、增加进给量比增加背吃刀量有利于改善刀具的散热条件(³)72. 对切削力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工件材料和切削用量。

(√)89、安装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³)90、加工铸铁、青铜等脆性材料时,一般不用切削液。

(√)91、通过调整材料的化学成份,可以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92、衡量精加工的切削加工性的指标是切屑排出方向。

(³)93 衡量粗加工的切削加工性的指标是切削力。

(√)94、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精度。

(√)95、加工质量是指加工时所能获得的表面质量(³)96、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区别在于有无反馈装置(√)97、使用数控机床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

(³)98、因为铣床丝杠传动有间隙,采用顺铣法铣削时,工作台会窜动。

(√)99、周铣时,同时工作的刀齿数与加工余量有关。

(√)100、端铣时,同时工作的刀齿数与加工余量有关。

(³)101、端铣时,切削层厚度保持不变。

(³)102、牛头刨床加工狭长表面时生产效率低。

(³)103、珩磨特别适宜于大中型孔的精加工。

(√)104、无旋转运动的机床,不能进行孔加工。

(³)105、采用同一砂轮可以磨削不同直径的孔。

(√)106、拉削加工的切削运动只有一个。

(√)107、浮动安装刀具或工件时,适用于精加工,但不能提高位置精度。

(√)108、为了降低成本,大型箱体类零件上的孔系加工可以采用普通铣床加工。

(³)109、钻—扩—铰是中小型零件中小孔精加工的常用方法。

(√)110、钻—扩—铰是加工各种尺寸孔的典型加工工艺。

(³)111、钻孔易产生轴线偏斜的原因就是钻头刚性差。

(³)112、车床钻孔易产生形状精度误差。

(√)113、纠正钻偏的应采用扩孔或镗孔。

(√)114、磨削适合于各种材料的精加工。

(³)115、车削可以进行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

(√)116、加工细长轴时,为了避免工件变形,常采用90°偏刀。

(√)117、精密加工塑性大的有色金属外圆表面,适宜的加工方法是精细车。

(√)118、因为铣床丝杠传动有间隙,采用顺铣法铣削时,工作台会窜动。

(√)119、周铣时,同时工作的刀齿数与加工余量有关。

(√)120、端铣时,同时工作的刀齿数与加工余量有关。

(³)121、端铣时,切削层厚度保持不变。

(³)122、牛头刨床加工狭长表面时生产效率低。

(³)123、珩磨特别适宜于大中型孔的精加工。

(√)124、无旋转运动的机床,不能进行孔加工。

(³)125、采用同一砂轮可以磨削不同直径的孔。

(√)126、拉削加工的切削运动只有一个。

(√)127、浮动安装刀具或工件时,适用于精加工,但不能提高位置精度。

(√)128、为了降低成本,大型箱体类零件上的孔系加工可以采用普通铣床加工。

(³)129、钻—扩—铰是中小型零件中小孔精加工的常用方法。

(√)130、钻—扩—铰是加工各种尺寸孔的典型加工工艺。

(³)131、钻孔易产生轴线偏斜的原因就是钻头刚性差。

(³)132、车床钻孔易产生形状精度误差。

(√)133、纠正钻偏的应采用扩孔或镗孔。

(√)134、磨削适合于各种材料的精加工。

(³)135、车削可以进行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

(√)124. 加工细长轴时,为了避免工件变形,常采用90°偏刀。

(√)136、精密加工塑性大的有色金属外圆表面,适宜的加工方法是精细车。

(√)137、前角增加,切削刃锋利,切削变形增大,因此切削力将增大,即前角对切削力的影响甚大,但受刀刃强度的制约,前角不能太小。

(³)138、酸性焊条的氧化性强,焊接时合金元素烧损较大,焊缝的力学性能较差,但焊接工艺性好,对铁锈、油污和水分等容易导致气孔的有害物质敏感性较低。

(√)139、金属在室温或室温以下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塑性变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