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必须记住的小常识f值的完整序列如下:f/1 , f/1.4 , f/2 , fl 2.8 , f/ 4 , f/ 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 , fl 44f/64 。
18-55mm f3.5-5.6 镜头的最佳光圈是f 850mmf2.8镜头的最佳光圈是f 5.6绝大多数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一般是f4或者F5.6绝大多数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一般是f5.6或者F8 要控制景深的时候,常会使用最大光圈或者最小光圈。
定焦大于100mm勺长焦镜头,如使用最大光圈拍摄,不仅背景被虚化,而且主体部分也会被部分虚化,应使用中等光圈拍摄。
拍摄风景时,用f11或f16。
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往往在f5.6-f11的范围内,所以才有那种“ f8下无狗头”的说法。
而高级镜头,即所为的“牛头”,其最佳光圈往往比较大,即使在全开的情况下,也可能很锐利。
对于最佳光圈,基本的规律是:专业镜头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2~3级; 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4~5级(或者比最小光圈大1~2级);大孔径镜头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2~3级;定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3~4级;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4~5级。
女口: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F2-F2.8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F2.8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F3.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4.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C 50F1.8此头光学素质属于中上水平,并带有大光圈,F2.8位可用,F4.0-F8.0 光学素质表现良好,C 24-85最佳光圈为F8-16,而且每个焦段的最佳光圈位不确定,使用时要注意.C 85MM F1.8光圈位2.8可用,4.0-8.0 为最佳.C 50MM1.4光圈位F2.8可用,4.0-8.0 为最佳,不知道为什么2.8光圈位虽然可用,但是成像却不如1.8的C 100MM F2.0 USM光圈2.0位表现比85头要好,比85头相对要锐一点C 100MM F2.8 MICRO US毗圈F2.8位就可用,F4.0位便是最佳C17-40 F4.0L光圈位5.6可用,8-16最佳,也有人认为4.0可用,5.6-16 为最佳,各家看法不同,有差异是正常的C 20-35L光圈F2.8位起便可用C 135 2L此头几乎没有缺点,都是优点,强烈建议有些米喜欢人像的色友购买C 24-70L头光圈F2.8可用,F5.6-16 最佳C 70-200MM F4.0 F4.0 光圈位可用F5.6-11 最佳C 351.4L F4.0-F16 光圈位为最佳C EF-S 18-55mm f/3.5-5.6 IS 18mm 端F4-F8 最佳35mm端F5.6-F8 最佳55mm 端F8-F11最佳.光学素质很好的变焦镜头,其变焦倍数一般都控制在3倍以内。
――A档光圈优先(摄影师多用此档)1. 不管拍什么.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 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 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 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一般用快门优先,是抓拍,注意提高iso,短焦段,大光圈,三脚架,等一切可以提速的选项。
拍舞台注意安全快门。
1/4000快门可以抓拍瞬间。
夜晚的车水马龙10s+,小溪流水快门稍长,0.5s、1s。
b门功能,从按下到松开,快门开闭时间你自己掌握。
对于D3100建议晴天100、200。
阴天200—800,夜晚手持、抓拍1600, 上三脚架可用100.什么是测光:早期的相机是没有自动(AE)测光功能的,相机的自动测光,是利用了物体对光线的反射原理。
所有的物体对光线都有反射(绝对不反射的可能叫”黑体”),绝对不反射的物体在地球表面是没有的(地心有没有,偶就不知道了)点测光的原理,就是用一个光传感器,对某一点进行分析,测出该物体的(一般是被摄主体)的反射率。
将光线强弱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这就是自动测光。
通常将高反射率(高调),中等反射率(灰调)和低反射率的(低调)反射光混合后,一般是18%的反射率(中灰色调)这样,相机的知道测光系统就以18%灰为标准,反射率超过18%,相机就认为是过暴了,需要调低暴光量(调小光圈,或调快快门)反之就是欠暴,需要增加暴光量。
测光模式(方式):一般为矩阵,中央,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主体在中央占据了比较大的位置时适用于如旅游照片家庭照片光比不大的风景照片不适用于主体与背景明暗对比过大。
多区域测光(评价测光矩阵测光)---主体不在中央是一种傻瓜式测光方式大部分一般拍摄题材时好用。
适用于拍摄风景团体照片等。
特别是在拍摄顺光前测光或大面积亮度均匀的场景时不适用于画面明暗光比过大。
点测光---主要应用在逆光大光比(舞台摄影)的情况使用是需准确选择订光点测光点选择不同照片结果截然不同。
点(点测距模式):就是只对一个点进行测光,该点通常和对焦点在同一个位置,(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区域而已,不是完全的点,)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摄影师的喜好,对某一个摄影师认为正确的点,或者是被拍摄主体进行正确测光,而不会被附近的其他光线干扰了测光。
比如当你拍摄逆光的时候,就完全有必要针对脸部进行点测。
当你拍摄大光比照片的时候(比如一半天空,另一半在阴影里)你就需要对你希望暴光正确的部分进行测光。
由于测光点不一定在构图的中心,或者测光后需要重新构图,这样就有了AE锁,就是测光锁,当测光完成后可以锁定暴光量。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偏中心平均测距模式)是指对中央部分和画面其余部分分别测光,然后取其平均值,各厂家往往选用不同的加权平均值,如尼康手动相机一般是中央60%, 周围取40%。
换言之也就是说以中央为重点,其他部位为次要的模式来曝光,多用于人像摄影。
矩阵测光和评价测光是一样的概念。
都是在画面中纵横等分64或128个区域,按平均为18%的灰度认为是正确的曝光,而给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结果。
而另一种说法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则是以中央区域为主要测光依据,然后平均到其余区域中去。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可以轻易获得均衡的画面,不会出现局部的高光过暴,整个画面的直方图均衡。
矩阵测光的缺点是无法满足多种情况,比如,阴影、逆光等等。
加权测光(图案测距模式)是相机对大面积测光,适合大场景。
它的意思是:取景器里每个点位亮度不一样,对很多点位测光后取平均值,然后相机再根据这个平均值曝光,这样做是照顾大多数点位曝光基本正确,加权测光有的也叫平均测光或矩阵测光。
手动摄影师都抛弃了经验曝光,采用测光+包围曝光方式用来创作,保证正确曝光。
注意: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 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 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 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使用A\T档的正确曝光方法1、选择正确的测光模式:相机提供了多种测光模式,要分清楚日常使用模式和创作模式。
从创作角度说,一般使用点侧光及评价测光模式。
口□E3B6H点测光点测光:仅对取景器画面中央部位大约1% —4%勺区域进行测光。
用于仅希望测算某一点的光量时。
⑥评价测光评价侧光:对画面中的多个区域进行评价测光,以提供适当的曝光。
3、如何使用点测光:如果相机没有点测光模式,可以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代替, 并使用最长焦段。
第一,测光要测场景里的中灰调或者中等亮度的物体。
第二,白加黑减。
新降白雪70~74%加档:1~2档白色墙面60%加档:1~2档木板45%加档:1/2~1档灰色漆20~30%加档:1/2~1档明亮砂石、岩石18~24%正常阴暗砂石岩石6~10%减档:1档明亮绿叶15~20%正常暗绿叶1~10%减档:1~2档嫩叶20~25%加档;1/2~1档红色砖20%正常黑色纸1~2%减档;2档以上黑色漆10%减档:1/2~1档下面的一些物质的反射值接近18%可以直接测光:1、草,但注意,不是墨绿、特别绿或发黄的草2、大部分浅绿的树叶或植物叶子3、一些非深色的树干4、旧的、修复的柏油路和混凝土5、长期放置、没有刷油的木材&红/棕色的砖,包括水泥墙7、干树叶4、如何使用评价侧光:评价侧光一般用在光比不很大的场合。
但在拍摄白色物体时、或白色物体、浅色物体、明亮天空所占比例较大时,就需要在照相机的自动曝光基础上增加曝光量。
在景物中黑色、暗部、深颜色物体所占的比例很大时,需要在照相机自动曝光的基础上减少曝光量。
尤其是在树林拍摄以及背景黑暗的花卉摄影。
明亮的背景下如果加曝光,会让背景过曝失去细节,尤其是风光摄影,过曝的天空预示着一张废片。
但要注意的是:在自动曝光模式下,使用曝光补偿功能来增减曝光复杂场景的测光:数码相机的宽容度,有测试提到达到十级,即能同时记录下差十档曝光的场景,其中向上4 级向下5 级,如在f8 下,测的最暗部曝光需要1 秒、最亮部曝光需要1/500 秒的场景,你如果以1/30 秒的速度曝光,最亮的和最暗的都能有细节,不会出现黑死和曝死的情况。
了解数码相机的宽容度:宽容度是所能容纳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围。
通俗理解就是画面里的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能差几档曝光。
根据我们拍摄与后期经验,将数码相机的宽容度控制在上三档、下三档范围内使用,是保证优秀画质的曝光。
即一个场景里,最亮部曝光1/2000 秒情况下,可以加三档以1/250 秒数值曝光,在着重表现亮部的同时来兼顾暗部,同时最亮部仍然有很好的细节层次表现;最暗部的曝光在1/30 秒情况下,可以减三档曝光以1/250 秒的数值曝光,在着重表现暗部的同时来兼顾亮部,同时最暗部仍然会有很好的细节层次表现。
因此,复杂场景测光方法:使用点侧光分别对最亮部和最暗部测光,计算它们之间曝光相差的档数,这七档以内,以中间档曝光,超过7 档,以最亮部为准向下推算3 档曝光。
这意味着画面会有欠曝比较严重的地方,如果这个区域不大,对画面影响很小。
宁欠死,不曝死,是风光摄影的一法,黑色也是一种颜色,而无细节的白则是作品载体的颜色,同时,风光里的曝死往往出现在天空,破坏云层的表现,无细节的黑色却出现在色彩及细节丰富的地面,对视线的吸引力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黑死一般只能占画面低光部分里很小的一个地方。
最亮部曝光1/2000秒最暗部的曝光在1/30秒可以1/250秒数值曝光1/20001/1000 1/500 1/250 1/125 1/60 1/30 +3 +2 +1 -1 -2 -3 以此为标准左右移动确定曝光值手动测光:1. 寻找画面中接近18%灰的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