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考试卷(全面)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20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手指宽约是1________ 一棵大树高约8________
教室的门高2________ 铅笔长约20________
2、长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米、厘米)
一棵大树高约15(_______);铅笔的长大约是18(_______);
数学书长约20(_______);爸爸的身高是170(________);
4、按规律接着填数:980、98
5、990、(__________)、(__________)、1005.
5、至少要用(_____)个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新的大正方体。
6、在()×7<36中,括号里最大可以填(______)。
7、一个三角尺上有(___________)个角,有(___________)直角。
8、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_______)。
9、一条红领巾有(_____)个角。
数学书的封面有(____)个直角。
10、在()里填上“> ”“< ”或“ = ”。
5 m()5 cm 99厘米()1米
2米()200厘米42 cm ()24 cm
70厘米()7米1米30厘米()135厘米
72米-34米()72米-38米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张阿姨水果店买了一个火龙果13元,一把香蕉29元,张阿姨付给售货员100元,这两种水果一共()元。
A.58 B.16 C.42
2、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
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B.两个锐角 C.两个钝角 D.两个直角
3、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是( )。
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
4、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B.C.
5、下面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B.C.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10分)
1、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这两个乘数的积的末尾至少也有2个0.()
2、以不同学生的家为观测点,所描述的学校的位置是相同的。
()
3、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当长方形的宽和长相等时,这个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5、把18+54=72,72÷9=8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8+54)÷9=8。
()
四、计算题。
(10分)
9×7=7×8=6×7=7×4+2=
6×8=9×3=2×9=8×8-3=
7×7=2×7=8×4=9×9+5=
4×9=8×9=5×7=7×5-7=
五、列式计算。
(10分)
1、1、
2、
六、我会画。
(10分)
1、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七、解决问题。
(20分)
1、小马虎在计算乘法时,把5错看成3,结果得到的积是21,问正确的积是多
少?
3、三个同学买铅笔平均分,甲买5支,乙买7支,丙没买,丙一共要付2元钱,丙应该付给乙多少钱?
4、莎莎家到乐乐家550米,到图书馆700米。
君君家到图书馆500米,君君家到乐乐家多少米?到莎莎家呢?
700-550=150(米) 500+150=650(米)
500+700=1200(米)
答:君君家到乐乐家650米,到莎莎家1200米。
5、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参考答案
一
厘米米米厘米
2 4
米厘米厘米厘米
995 1000
8
5
3 1
18
3 4
>、<、=、>、<、<、>
二
C
D
C
B
A
三
√
×
×
正确
√
四
63;56;42;30
48;27;18;61
49;14;32;86
36;72;35;28
五
1、4×5=20(个)
2、 5×4+2=22(个)或5×5-3=22(个)
六
8-3=5(厘米)画图略
21÷3×5=35
2、33岁
2元=20角 5+7=12 (支)
12÷ 3=4 (支) 20÷ 4=5 (角) 7-4=3 (支) 5× 3=15(角) 答:丙应该付给乙15角钱。
3×4=12(人)一共有12个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