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提升版检测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提升版检测题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提升版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指待人处事真诚,言必信、行必果,。

(2)只有与国家和人民,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3)古典文献中的人文主义从文本到课堂,从课堂到人生,从人生到社会,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与今天的古典诗词启蒙热情,何尝不是?A.一言九鼎休戚相关异曲同工B.一诺千金休戚与共殊途同归C.一诺千金休戚与共异曲同工D.一言九鼎休戚相关殊途同归思路解析: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所许诺言信实可靠。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根据语境,应选B项。

答案:B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环境监测司、核电安全监管司等单位联合组织国家民用核设施检查团,将开始对我国大陆境内运行的三大核电站基地开展安全大检查。

B.近年来,房地产调控屡屡成为“空调”。

如何理顺“食利者”的利益关系,从而确保降房价的政令在传递中不至于出现太大的梯层衰减现象,仍是当下必须直面的难题。

C.新的3D电视系统突破了过去的各种局限,专门观看时无须佩戴眼镜,而图像分辨率更高,画质也更加清晰。

D.所谓“皮革奶”,是利用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以提高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思路解析:A项,偷换主语,应在“生态环境部”前加“由”,在“国家民用核设施检查团”前加“的”。

C项,语序不当,“专门”应修饰“眼镜”。

D项,成分残缺,在最后加上“而生产出来的乳制品”。

答案:B3.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语言运用不得体的词语是()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到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

具体改在何时,另行商定。

A.贵馆B.决定C.另行D.商定思路解析:结合具体的语境,“决定”用在这里非常不礼貌,因事改期,应该先征求一下对方的意见,故可将“现决定改期”改为“现能否改期”。

答案:B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再就风格言之,正经的、荒诞的、滑稽的、幽默的、庄重的、诙谐的等,流派甚多。

②人生舞台上的人间戏剧,真戏有,假戏更不少。

③人间世界的大舞台就只一个,而在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的人间戏剧,种类可就不胜杂多了。

④喜剧、悲剧、丑剧、闹剧、正剧、杂剧等,应有尽有。

⑤“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这是人们惯常说的一句喻世醒言。

⑥真戏假做,假戏真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虽是好看,却难看透。

A.⑤④②⑥①③B.③⑤①④⑥②C.⑤③④①②⑥D.③②⑥⑤④①思路解析:通读各句可知,⑤为领起句,由“舞台”引出本段陈述的主体“人间戏剧”,所以③紧承⑤。

由③中的“种类”多自然引出④①,由①中的“再就风格言之”可知,①在④后。

运用排除法可选出C项。

答案:C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

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

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

《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

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

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项,误解了王国维的本意,颠倒了“疑古”与“利用史料”的逻辑关系。

王国维的本意是,过分地“疑古”,甚至怀疑尧、舜、禹的存在,就无法充分利用古史材料。

答案:C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是可以从纯粹的文艺作品(包括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发掘史料的,但不能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

答案:D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

“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史学价值没有被史学界认识,而不是因为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答案:B三、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

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

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

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光弼麾下皆讨。

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

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

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不喜出为岳州刺史①。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

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

是时,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

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

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

又邀阍闼②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

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

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

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

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

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

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

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

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

(选自《新唐书...·张建封传》,有删节) 注①马燧、李灵耀、杨炎、卢均为人名。

②阍闼:宫门。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显:显扬。

B.希烈数败王师,张.甚张:张狂。

C.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何:怎样。

D.欲亟.去,不许亟:赶紧。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何,通“呵”,呵问,盘问。

答案:C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是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