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仪仪器分析
可能存在的结构
醛,某些醚及胺 甲基 醇类,包括糖类 麦氏重排,CO 醛类,乙基 硫醇
M-36
M-43 M-45 M-60
HCI
CH3CO,C3H7 C00H CH3COOH
氯化物
甲基酮,丙基 羧酸类 醋酸酯
(2)注意分子离子有何重要碎片脱去
m/e 29 30 43 离子 CHO、C2H5 CH2NH2 CH3CO C3H7 29、43、57、71 等 C2H5、C3H7 39、50、71 芳香化合物 52、65、77 60 CH3COOH 91 C6H5CH2 105 C6H5CO 可能的结构类型 醛类、乙基 伯胺 CH3CO 丙基 直链烷烃 芳香化合物 羧酸类、醋酸类 苄基 苯甲酰基
图6.9 未知物质谱图
第一步 解析分子离子区
(1)分子离子峰较强,说明该样品分子离子结构稳定, 可能具有苯环或共轭系统。分子量为136。 (2)根据M+1/M=9%,可知该样品约含8个C原 子,查贝农表(一般专著中都有此表),含C、H、 O的只有下列四个式子: (a)C9H12O (Ω= 4) (b)C8H8O2 (Ω= 5) (c)C7H4O3 (Ω= 6) (d)C5H12O4 (Ω= 0)
二、 质谱仪及基本原理
有机质谱仪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 统。现以扇形磁场单聚焦质谱仪为例,将质谱仪器各主 要部分的作用原理讨论如下。图1为单聚焦质谱仪的示 意图。
图1 单聚焦质谱仪
图2是丙酮的质谱。图中的竖线称为质谱峰,不同 的质谱峰代表有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峰的高低表示产生 该峰的离子数量的多少。质谱图的质荷比(m/z)为横 坐标,以离子峰的相对丰度为纵坐标。图中最高的峰称 为基峰。基峰的相对丰度常定为100%,其它离子峰的 强度按基峰的百分比表示。在文献中,质谱数据也可以 用列表的方法表示
第二步 对碎片离子区的解析 (推断碎片结 构)
(1)找出主要碎片离子峰。并根据碎片离子的质荷比,确 定碎片离子的组成。常见碎片离子的组成见表3
离子
M-1 M-15 M-18 M-28 M-29 M-34 M-35
失去的碎片
H CH3 H 2O C2H4,CO,N2C2H4, CHO,C2H5 H 2S CI
一、概述
质谱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 MS)是在高
真空系统中测定样品的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质量,以确 定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的方法。化合物分子受 到电子流冲击后,形成的带正电荷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 按照其质量m和电荷z的比值m/z(质荷比)大小依次 排列而被记录下来的图谱,称为质谱。
第三步 提出结构式
第三步 提出结构式
(1)根据以上解析推测,样品的结构单元有
O C
(2)上述结构单元的确定,可排除分子式中的C9H12O (Ω= 4 )、C7H4O3(H原子不足)、C5H12O4(Ω= 0),所以唯一可能的分子式为C8H8O2。由此可算出 剩余碎片为CH3O,可能剩余的结构为—CH2OH或 CH3O—。
(3)找出亚稳离子峰,利用m* = m22 / m1,确定m1与 m2的关系,确定开裂类型。 第三步 提出结构式 根据以上分析,列出可能存在的结构单元及剩余碎片 ,根据可能的方式进行连接,组成可能的结构式
三、举例
某未知物经测定是只含C、H、O的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 显示在3 100~3 600 cm−1之间无吸收,其质谱如图 6.9,试推测其结构。
第二步 解析碎片离子区
第二步 解析碎片离子区 (1)质荷比105为基峰,提示该离子为苯甲酰基(C6H5CO), 质荷比39、51、77等峰为芳香环的特征峰,进一步肯定了苯 环的存在。 (2)分子离子峰与基峰的质量差为31,提示脱去的可能是 CH2OH或CH3O,其裂解类型可能是简单开裂。 (3)质荷比33.8的亚稳离子峰表明有m/z77 m/z51的开裂, 56.5的亚稳离子峰表明有 m/z105 m/z77的开裂,开裂过程可表示为: —CO —C2H2 C6H5CO+ C6H5+ C4H3+ m/z105 m/z77 m/z51
图2丙酮的质谱图
三、质谱解析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解析未知物的图谱,可按下述程序进行。 第一步 对分子离子区进行解析(推断分子式) (1)确认分子离子峰,并注意分子离子峰对基峰的相对强度比 ,这对判断分子离子的稳定性以及确定结构是有一定帮助的。 (2)注意是偶数还是奇数,如果为奇数,而元素分析又证明含 有氮时,则分子中一定含有奇数个氮原子。 (3)注意同位素峰中M+1/M及M+2/M数值的大小,据此可以 判断分子中是否含有S、CI、Br,并可初步推断分子式。 (4)根据高分辨质谱测得的分子离子的m/z值,推定分子式。
质谱分析法有如下特点:
(1)应用范围广。测定样品可以是无机物,也可以是有机 物。应用上可做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测定原子量与相对 分子量、同位素分析、生产过程监测、环境监测、热力 学与反应动力学、空间探测等。被分析的样品可以是气 体和液体,也可以是固体。 (2)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目前有机质谱仪的绝对灵敏 度可达50pg(pg为10−12g),无机质谱仪绝对灵敏度 可达10−14 。用微克级样品即可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 (3)分析速度快,并可实现多组分同时测定。 (4)与其它仪器相比,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及 维修比较困难。对样品有破坏性。 目前质谱技术已发展成为三个分支,即同位素质谱、无 机质谱和有机质谱。主要介绍有机质谱。
(3)连接部 C OCH3
O C OH
a b (4)由于该样品的红外光谱在3 100~3 600cm−1处无 吸收,提示结构中无—OH,所以该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