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


• 思考题2、队列研究和出生队列分析的区别
• 二者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出生队列研究只 是利用特定时期内不同年龄人群的疾病资 料,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出生者的疾病发生 或死亡情况,并非本章意义上的队列研究。
二、队列研究资料的分析
• 问题1、队列研究中常用的率的指标有哪些? 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 答案:队列研究常用的率的指标有累积发病率, 发病密度和标准化死亡(发病)比。 • 累积发病率是一定观察时期内新发病例和观察期 间观察人数的比值,适用于观察期内人口稳定, 无人员进出的大样本的固定队列; • 发病密度:是指观察期内任一时刻发生新病例概 率的大小,具有瞬时频率的性质,是观察期内新 发病例和观察人时的比值,适用于观察时间长、 观察人群不稳定的动态队列; • 标准化死亡比是指观察人群实际死亡(发病)人 数和期望死亡(发病)人数的比值;说明观察人 群死亡或发病是对照人群的多少倍,实际上是率 的替代指标。适用于观察对象少,研究结局的发 生率低的情况。
随访研究、定群研究。
图示
出现某种结局 不出现某种结局 特定人群 范围内的 研究对象 暴露组 暴露状况 非暴露组 出现某种结局 不出现某种结局
队列研究的特点: ⒈属于观察法 ⒉设立对照组 ⒊由“因”及“果”,时序合理 ⒋检验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科学性强
队列研究的应用范围: 1.验证病因假设 2.考核疾病的防治效果 3.观察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相关结局的关系 4.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及其长期变动
⒊标化比 • 当研究对象数目比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低 时,适用标化比。 • 常用:标化死亡比(SMR)
研究人群中的观察死亡数(O) SMR 以标准人口死亡率计算出的预期死亡数(E)
4.率的显著性检验
• 1)U检验
u p1 p0 pc (1 pc )(1 / n1 1 / n0 )
观察期间发病人数 • 累积发病率= 观察队列人数
如:某北方城市有人口200万,其中HBsAg携带
者 10 万,经两年的观察, HBsAg 携带者中 发生原发性肝癌 250 例,非 HBsAg 携带者 中发生95例,求累积发病率。

HBsAg阳性组累积发病率
=250/100000=250/10万

HBsAg阴性组累积发病率 =95/1900000=5/10万
答案
• 历史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课题一中是前瞻性 队列研究。 • 联系:都是从靶人群中抽取一个样本,按目前或过去某个 时期内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疑似病因(暴露)或其不同的 水平而将研究对象范围不同的组,观察比较各组某并的发 病率或死亡率。所以研究暴露和与之相连的后发病或死亡 危险的关联。两者都是随访从因到果的,在时间顺序上是 一致的。 • 区别:研究的起点不同,前瞻性是按现在的暴露情况分组, 对研究对象从现在追踪到将来,回顾性队列研究是按过去 的暴露情况进行分组,从过去追踪到现在。 • 另外一个区别,课题二追踪了多个结局。
• 复习: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
队列研究资料的整理表:
病例
暴露组 a
非病例
b d
合计
a+b=n1 c+d=n0
发病率
a/n1 c/n0
非暴露组 c 合计
a+c=m1 b+d=m0 a+b+c+d= t
(一) 率的计算 ⒈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CI) • 当观察人口比较稳定时,不论观察时间长短,以 开始观察时的人口数为分母,整个观察期内发病 人数为分子,得到该观察期的累积发病率。随访 期越长,则病例发生越多,所以CI表示发病率的 累积影响 。
⒉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 • 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 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因此每个观 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 是不合理的。此时可以用人时(person-time)为 单位计算率, 由此得到的发病率称为发病密度。 发病密度是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发病率。其分子仍 是一个人群在期内新发生的例数(D),分母则 是该人群的每一成员所提供的人时的总和。
按有无危险因素分组
非暴露组
发 病 情 况
暴露组
按危险因素分组
非暴露组
发 病 情 况
前瞻性队列研究
• 研究开始时, 暴露因素已存在, 但疾病尚 未发生
• 在随访过程中,可获取暴露因素变动情况
• 属于规模巨大的研均已发生
• 先追溯历史资料,研究暴露和非暴露组, 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查出研究对象的发病和 死亡情况 • 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将影响到研究 的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 • 缺乏混杂因素的资料,可能歪曲研究结果
实习目的
• • • • • 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熟悉队列研究的处理方法 人时的计算 CI、ID 、SMR的计算及其意义。 RR、AR、AR%、PAR、PAR%等指标的 计算及其意义。
复习
• 队列研究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目的,关联 强度指标是什么?
复习理论 课内容
概 念
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它将特定人群分 为暴露于某因素与非暴露于某因素或不同暴 露水平的亚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 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检验该因素 能影响发病的假设。 又称前瞻性研究、发病率研究、纵向研究、
• 思考题1、历史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 的联系和区别?
• 联系:研究开始时,结果也发生;资料为历史性。 • 区别:研究起点是过去,由因到果,前瞻性;研 究对象在过去进入队列;暴露非暴露分组;发病 率或死亡率的比较。 • 由果到因,回顾性;病与非病分组;暴露比 例的比较 • 主要区别是对暴露与其引起的后发病的观察时间 顺序不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 果,而病例对照的研究的观察方向是由果到因。
课题一
• 问题1;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 研究? • 问题2:用什么指标描述各组人群的发病危 险?
答案
• 队列研究 • 发病密度
课题二
• 问题1;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 研究?和课题一比较,有何区别和联系。
三、队列研究的种类
过去 现在 将来 双向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暴露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