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招聘计划方案

招聘计划方案

招聘计划方案
一、招聘目的
为解决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满足企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本着发扬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以20XX年度企业经营计划为依据,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与实际情况,为公司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特制定本年度招聘计划。

二、招聘的原则
公司人才招聘以岗适其人、人适其岗、人岗匹配为宗旨;招聘过程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从人才的道德品质、知识储备、思维逻辑、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以确保为公司推荐合适的人才。

选人原则:聘得起、管得了、用得好、留得住。

用人宗旨:用人所长、容人之短、追求业绩、鼓励进步;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全面考核、择优录用、专业相关优先为原则。

三、招聘计划实施主体
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此次招聘方案的主体实施,以行政部与业务部室为辅,从而确保此次人才与岗位高度匹配。

需要行政部与业务部室在岗位需求提供、人才面试考核阶段密切配合人力资源部。

四、20XX年度招聘计划需求
以公司20XX年度经营计划为依据,参照20XX年人员流动情况,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对人员需求进行统计、分析职工人才结构、岗位缺口,根据公司各部门上报数据,编制公司20XX年招聘计划,详见下表:
五、招聘策略
1.拓宽渠道,多方纳才:重视企业內部员工潜在价值培养与挖掘,实施
人才举荐与竞聘;外部进行同行业或跨行业同职等人才物色。

2.不拘一格,招纳贤才:重视人才的价值(包括潜在价值)与企业需求
的匹配度与适合度,达到人尽其才。

3.严进宽出
六、招聘方式
1.招聘广告及宣传栏:针对普通工作岗位对外张贴宣传海报。

2.网络招聘:以智联招聘、BOSS直聘网、前程无忧、猎聘为主,以58
同城网、校园招聘网为辅,全面利用网络渠道聚贤引才。

3.校园招聘:根据公司长期发展规模,逐步提高应届生引进与培养比重。

4.现场招聘:各地方市、区、街道各类别现场招聘会。

5.新媒体招聘:微信、微博、抖音、快手。

6.其他渠道:人社局、猎头公司、中介公司、员工推荐等。

七、招聘经费预算
此次招聘经费主要包括网站信息费用、现场展位费用、宣传海报、宣讲材料以及人工费用等,详细预算见下表。

八、招聘实施
1.网络发布招聘简章、宣传海报、开通网上建立投递通道。

2.积极参加现场人才市场招聘会,保持毎周2场现场招聘会.
3.坚持毎天早上班前晩下班后的更新和置顶,保持招聘信息处于最前端,
不定时査看筛选简历和联系。

4.联系专业学校的老师负责推荐和信息告知、发动同行或本公司内部员
工介绍引进人才。

5.积极筹备并参加校园招聘会,毎场招聘会需有现场公司介绍、初试、
复试,建议能有1位公司高层领导参加,现场复试确定录用结果。

九、录用决策
企业根据面试结果,将会在最后一轮面试结束当天或3天内告知应聘者结果,并下发录用通知书,告知录用者办理入职手续。

十、入职培训
1.新职工入职须准备身份证、学历学位证、行业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1
份。

2.新职工入职当天,综合人事部应告知基本日常管理规定。

3.办理好入职手续后,即安排相关培训行程、培训计划,要求由各部门
提出与综合人事部讨论决定。

4.员工转正时,综合人事部应按照员工试用期间工作情况审核把关,对
试用期不理想者或不能胜任者,可以进行沟通延迟转正或解除劳动关
系。

十一、招聘结果分析
1.招聘结果数据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统计,按月度汇总,上报人事经理。

通过当年招聘数据分析制定次年度招聘计划。

2.招聘数据内容应包括:各招聘渠道符合任职资格简历数、各渠道面试
邀请数、各渠道入职人数等信息。

十二、人才储备库建设
1.企业的人才库架构,应该分为三个层次(高层人才库、中层人才库、
基层人才库),即人才梯队。

以我公司的组织需要专门构建专业技术型
人才库和储备人才库。

2.建立企业人才库管理系统,这是完善内部人才库的重要途径,将所有
收到及下载的简历统一进行筛选后,将符合企业基本要的人才归入企
业人才库,到真正要招的时候就可以主动联系他们。

3.人才库系统的简历能够成为统一的模板,里面涵盖了人才的基础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意向岗位、岗位工龄、联系方式等等。

4.人才库系统具有过滤及筛选功能,例如,已面试人员有一个模块、未
面试人员有一个模块、面试淘汰人员模块、面试储备人模块等。

5.平台实现企业与候选人的互动,定期群发邮件或短信提醒他们更新简
历,节日问候等,让人才库中的候选人能够不断了解公司情况,从而对公司产生兴趣,一旦公司有职位空缺,HR便可向人才库中的候选人发布招聘信息,快速定位候选人。

十三、招聘其他事项
1.对离职人员做好充分的离职原因调查,多方面了解,以挖掘员工真实
的离职原因。

2.重视留人工作,安抚员工的工作情绪。

3.对于优秀人才保持一定的联系,以拓展人脉关系。

4.保持同行间的交流、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5.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多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及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