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5年智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020-2025年智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018-2020年款车型主要功能的新车配置率
10万以下 10-15万 15-20万 20-30万 30-50万 50-100万
120
100
80
60
40
20
0




道 主疲

线


路 动劳
倒巡 自 自 车 自 车航 动 动 联 适




交全 刹 驾
车系 泊 驻 网 应
定 助 统离 统持 别通 系车 驶 统侧 统 车 车
2018-2020 40.1% 73.1% 87.6% 93.6% 98.1% 99.4%
10万以下 10-15万 15-20万 20-30万 30-50万 50-100万
2009-2011 2.2% 13.7% 31.4% 72.8% 79.9% 96.2%
2012-2014 5.9% 29.2% 45.6% 80.0% 89.1% 96.4%
One box将成为线控制动的主要技术。比亚迪汉是国内首款搭载了one box的车型,我们认为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同时随着 2021年伯特利的产品量产,或将加速此项技术的快速搭载。
投资建议:汽车玻璃智能化正在加速进行,包括HUD玻璃和天幕玻璃等,推荐福耀玻璃;智能大灯将是继LED光源变革之后的又 一行业风口,推荐具有较高技术和成本优势的星宇股份和华域汽车,建议关注科博达;线控制动技术含量高,未来趋势明确, 建议关注伯特利。
天幕玻璃的搭载率未来将快于全景天窗的速度。天窗玻璃经历了从电动天窗到全景天窗,再到天幕玻璃的阶段,从过去10年看, 电动天窗的搭载率呈下降态势,逐步被全景天窗替代。由于天幕的成本和体验更优,未来天幕玻璃的渗透速度可能将快 于前些年的全景天窗。
LED矩阵式大灯能更好地实现智能化功能。随着LED光源配置率从2015年开始迅速提升,矩阵式大灯可实现多种灯光控制模式, 如AFS和ADB。但同时智能大灯由于功能复杂,发热更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未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一步成熟,成本继 续 降低,将会迎来爆发期。
汽车智能行业前景分析与发展趋势
投资建议
汽车行业正面临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每个新功能从出现、快速发展到大范围应用存在一定的规律,本文对过去10年中国的 汽 车市场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5条规律:1)由高价位车型向低价位车型渗透;2)大约每3年下沉一个价格带;3)部分 ADAS功 能可短期爆发式增长;4)新兴ADAS功能,自主品牌的配置率更高;5)新能源车比燃油车配置率更高。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HUD、天幕玻璃、智能车灯和线控底盘的未来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
车身稳定控制的车型配置率
巡航系统的车型配置率
10万以下 10-15万 15-20万 20-30万 30-50万 50-100万
2009-201 1 2012-2014
0.9%
4.6%
8.7%
29.2%
34.7%56ຫໍສະໝຸດ 0%79.5%83.6%
95.6%
98.4%
98.5%
98.7%
2015-2017 27.9% 58.3% 74.2% 90.1% 97.3% 97.5%

/
控 制
预 警
辅 助
标 识

主提

动示

入 位
近 光
系系识安

4
结论2:
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似搭载率对应的价格带逐步下移:对于已经成熟的功能,如车身稳定控制和巡航系统,根据我们划 分的四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相差约3年)和6个价格带区间,可以看出,基本符合以下规律:每进入下一个时间段,即 每 增加3年,具有相同或配置率对应的价格带会下沉一个阶梯(受时间段和价格带选取的影响,该数据会有一些误差,但整体 体现出来的规律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举例如下:2009-2011年时间段,15-20万的车型中,车身稳定控制的配置率 为 34.7 , 在2012-2014年时间段中,这一配置率(与其最接近的为29.2 )下沉至10-15万价格带中,在2015-2017年时间段 中,已下沉到10万以下的车型中。
3
结论1
成本导致优先搭载在高价格车型上,逐步下探至低价车型:对于每一项新功能,一般而言都是最先应用在豪华车型上, 原因是:1)新功能成本高,在高品牌溢价的豪华车型中应用,边际成本较低;2)该类消费人群对价格的敏感性较低, 喜 欢追求新鲜事物和差异化产品。在该功能的应用更加广泛之后,由于研发费用的分摊和规模化生产导致的成本降低, 会逐 渐下探至中低端车型。
抬头显(HUD)未来2-3年将快速爆发:从2018款-2020年配置率看,10-15万的车型平均只有0.7 ,而9月上市哈弗第三代H6 的4个配置中,顶配和次顶配均搭载了HUD,配置率为50 ,我们认为这将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未来2-3年自主品牌在10-15 万价格带的车型将大量搭载HUD。将会从目前的单一爆款产品发展至“现象级”的情形。
风险提示:智能化功能进展不及预期;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预期等。
2
介绍
选取车型上市时间和价格两个维度。我们以2009年至今上市的新车作为分析对象,按照车型年款进行分类:2009-2011年款、 2012-2014年款、2015-2017年款、2018-2020年款。价格维度方面,选取了10万以下、10-15万、15-20万、20-30万、30-50万 和50-100万这6个维度。
2015-2017 19.1% 44.2% 59.0% 78.5% 90.7% 96.9%
选取了13个主要的智能化配置进行研究:分别为车身稳定控制、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系统、道路交通标识识别、主动刹车 /主动安全系统、疲劳驾驶提示、倒车车侧预警系统、巡航系统、自动泊车入位、自动驻车、车联网和自适应远近光灯。从功 能 的技术成熟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已成熟使用的功能,在2009-2011年款中已有较高的搭载率, 如车 身稳定控制和巡航系统;其他11项为2015年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功能配置。此两大类功能在新车搭载率的快慢具有一些差异。 使用配置率和渗透率结合的方法。由于部分数据缺失,我们主要采用配置率(即搭载某功能的车型数量除以总车型数量),并 在分析个别功能配置时,结合交强险的数据,从渗透率(搭载具有某功能车辆的实际销量除以该车的总销量)角度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